第21章 李承乾——承继皇业,总领乾坤(2 / 2)

这些帝王亦曾因自己长子的诞生而倍感欣慰。

可惜,谁又能预料到,他们终将与自己的儿子兵戎相见,刀剑相向?

天幕中的景象继续上演。

【元狩元年春天,父皇在柏梁台召见了我和大将军卫青。】

【父皇指着新颁布的《击匈奴诏》说道,太子应当学习军事事务,于是我随舅舅进入了北军大营。】

【三年后,表兄霍去病深入漠北。】

【因饮用了含有疟疾兽尸的水源,最终不幸染病去世,王朝的明日之星就此死去,父皇痛不欲生!】

“………”

未央宫的众人听后,纷纷震动。

果然,若是卫青与霍去病仍在,太子绝不至于被权臣所陷害。

汉武帝终于意识到,霍去病的死因,原来是匈奴的阴谋。

待霍去病复生的那一刻,他必定要再三告诫他,切不可随意饮水。

然而,时间并不允许人有太多的反思。

天幕中不断传来下一个声音。

【十一年后,舅父卫青骤然去世。】

【而临终时进宫见父皇,天子降阶,羽林低头,舅父无疑是我大汉的脊梁!】

【父皇在宣室殿召见了我,案前摆着漠北的战报。】

【他问我匈奴虽败,但军费消耗过大,国家财力紧张,太子认为,应该暂停对西域的征战,还是继续增兵?】

【我回答道:晁错曾言,应该注重民生,减少税赋,广积粮仓,厚待百姓。】

【儿臣认为,应该停止战争,恢复民生。】

【父皇未表明意见,三日后,下诏增设盐铁税。】

【至此,我与父皇的治国理念渐行渐远。】

【而父子之间的矛盾已经显现,这也为后来的隐患埋下了伏笔。】

【…………】

【作为太子,我理应为大汉的百姓着想。】

【战争耗尽国库,百姓疾苦,然而父皇却执意出征,征战四方。】

【我明白父皇的心思。】

【他希望完成一代人的事业,为了未来的安稳,他认为太子过于软弱,也因此决定为我处理这些纷乱的战事。】

【待我继位之后,再推行休养生息之策,实施宽政仁政,避免像大秦那样覆灭。】

【………】

这几句旁白,不禁击中了刘彻的内心深处。

确实,他就是这样打算的。

在刘彻的眼中,太子尚且年轻,缺乏足够的军事经验。

若有外敌来侵,太子恐怕无法有效应对,甚至可能再次陷入匈奴的压迫之下。

因此,刘彻决定在自己的时代彻底解决匈奴的威胁,征服四方。

这将为太子创造一个和平的局面,纵使国家与民力都已消耗殆尽。

然而,以太子仁厚的品性,恰好适合在战后恢复民生,推行宽政。

刘彻的初衷是让太子继位后成为一位稳重的治国之君。

听完这些旁白的臣子们纷纷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原来父皇的意图如此明确,难怪他会一再延续战事。

既然父皇有这样的打算,为什么后来父子之间却发生了那么大的冲突呢?

大家都屏息凝神,继续听下去。

【止戈或征战,成了朝堂上的两派政见。】

【太子一派更受民众喜爱,然而父子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开始逐渐疏远。】

【父皇大力重用酷吏,意图通过这种方式磨砺太子。】

【同时也削弱我的支持力量,以便将来我能够成为更符合父皇心意的继承人。】

【而我已经担任了三十一年的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