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大哥驾崩,侄子要把江山让给我?(2 / 2)

可李世民对这个孩子仍未完全死心。

他没想到,竟有一天,父子二人会刀兵相见。

他的心潮起伏,如怒海惊涛,久久难以平复。

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等朝臣也一言不发,低头不语。

而东宫中。

李承乾同样盯着天上的天幕不放。

他急切想通过天幕,窥得后世走向!

并借此找到一条通向胜利的出路。

叛乱?

此刻已无路可退!

……

画面尚未浮现,天幕中却已有声音传来。

那是铁蹄声中交织的低语,回荡于宫墙深处。

似乎早已预示着某种可能性的到来!

紧接着——

一段低沉而又饱含情绪的旁白缓缓响起。

【武德二年,承乾殿传出婴儿啼哭,李世民的长子出世。】

【李渊亲自为其命名承乾,寓意“承皇业,控乾坤”,李世民对其寄予厚望。】

【八岁册立为皇储,太宗遣陆德明、魏征等名臣为师,望其继承帝统。】

【年幼时,他才识过人、仁厚谦恭,处理政务井井有条,朝堂众臣皆称其有太宗之风。】

【………】

旁白声中,简要勾勒了李承乾前半生的轨迹。

幼时的他堪称楷模,父子之间也相处融洽。

李世民极为宠爱这个长子,每当他染病,都会请来僧道祈福祷告。

听到这段往昔,李世民忆起旧事,心中不免黯然神伤。

旁白仍在继续。

【至贞观八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足患毁了太子的光辉形象。】

【从此他渐沉逸乐,模仿胡人语言,自娱自乐,甚至命人盗民间牛马宰食以图快意。】

【东宫之中,他令人绘制胡风图卷,并悄声对近臣道:得天下时,当率铁骑驰骋西陲。】

【此言看似荒唐,实则是他内心对父皇宠爱李泰的抗议。】

【………】

年少时的李承乾温良聪慧,是典范太子,

可随年岁渐长,他性情日渐乖张。

他宠爱一位姿貌出众、能歌善舞的男乐工,称之为“称心”。

李世民得知后震怒,下令将其处决。

此事对李承乾打击极大,他在宫中为其设室安灵,日日夜祭。

这些行径令李世民愈发寒心,遂转而更宠魏王李泰。

而李承乾感受到的压力与日俱增。

即便李世民从未明言想改立李泰为储,

但他屡屡赏赐李泰超过规矩,仍令承乾坐卧不安。

他急切地想要一个有分量的大臣,加入东宫阵营。

于是他找上了侯君集。

一场密谋已悄然拉开帷幕。

【贞观十六年寒冬,太子私召侯君集,商讨大计!】

当这句话响起时,画面终于显现。

“侯将军乃我大唐开国功臣,扫平高昌、击败吐谷浑。”

“而今日得见,深感荣幸。”

李承乾举杯敬酒。

侯君集表情冷峻地回应:

“可惜,功高者常遭猜忌。”

他曾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战功赫赫,却仍被众多朝臣诋毁弹劾。

李承乾微笑:“本宫又何尝不是如此?觊觎此位之人,早已暗中布局。”

侯君集已猜到他所指。

却仍装作不明真意,不动声色。

李承乾见他犹豫,便语气真挚地说道:

“侯将军,今日请你前来,实是肺腑之言。”

“当年你协助父皇夺位,今日若有教训和经验在身,是否愿为我所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