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财研网首接商务,赴美团队分道扬镳(1 / 1)

第171章 财研网首接商务,赴美团队分道扬镳

经常泡妞的都知道,搭讪分为第一现场和第二现场。

第一现场是公众场合,就比如说酒吧搭讪,那麽第一现场就是酒吧,在酒吧搭讪成功后,就可以约女生出去,转移到第二现场。

为什麽要转移第二现场?

原因很简单,就是脱离朋友和其他人的目光监督,营造彼此私密的交谈空间。

这也是为什麽,「酒吧三部曲」是酒吧丶饭馆丶酒店的原因。

在和霉霉室内游泳接触了半个多小时,双方也都知根知底,随即便来到了万豪侯爵酒店的套房。

「咔嚓——」

房门锁上那刻,张扬紧贴霉霉身体,将其压在墙壁亲吻。

不同于华国人的羞涩内敛,欧美人主打的就是热情奔放,每一次亲吻都能得到回应。

缺氧。

窒息。

多巴胺快速分泌。

张扬不得不说,白种人最好的年龄就是16岁到25岁,无论是颜值还是身材都是顶峰,一旦超过这个年龄,体味会变得非常大。

黄种人则是不同,16到45岁都有自己的特点,哪怕上了年纪,也不会有什麽体味。

至于黑种人,这不符合张扬的审美,哪怕他前世是华尔街的「浪里小白龙」,也没有谈过黑人,只是听说黑人的皮肤非常细腻,就像是丝绸般顺滑。

当双唇分开,霉霉精致的脸庞染上抹红晕,媚眼如丝道:「去洗澡。」

「如你所愿。」

张扬一把将其抱起,往套房的洗手间走去。

……

张扬和霉霉「旧情重燃」时,IPO重启后的首只大盘股,华国建筑开启了网上路演。

由于预计募资金额达到了426亿华国币,华国建筑的高管不得不进行网上演讲,吸引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前来申购股票。

出席网上路演的是华国建筑总经理高桥珩,以及保荐机构,中金公司的副总田皓。

此时两人正端坐着,双手放置在会议桌面,身后背景是专门定制的网上路演宣传海报墙,上面写着「华国建筑基本信息和未来发展」几个醒目大字。

待高桥珩和田皓准备就绪,主持人路曼纹面向镜头,说出开场白道:「各位投资者下午好,今天有幸邀请到了华国建筑总经理高桥珩,高总,以及中金公司田皓,田总出席网上路演,大家多多支持。」

因为是网上路演,自然不可能说鼓掌欢迎。

就在路曼纹念出开场白后,中金公司的田皓率先接话道:「很荣幸受邀出席华国建筑的网上路演,中金公司作为保荐机构,对华国建筑未来的经营模式,以及募集金额都有极大的信心。」

「当然了。」他微微一笑,目光看向高桥珩道:「我说了不算,需要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来投票,也请高总来讲解,为什麽华国建筑要募集426亿华国币。」

「田总说得没错,我们需要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投票,所以今天会着重介绍募集资金的用途。」

高桥珩没有废话,拿起演讲稿,念出上面内容道:「本次IPO发行股票总量不超过120亿股,价格是3.96元/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40%,预计募资426亿元。」

「公司计划将426亿元募资,用于六大领域。」

「1,重大工程承包项目,计划使用8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聚焦国家基建项目,如高铁丶城市轨道交通。」

「2,施工设备升级,70亿元购置盾构机丶塔吊等高端设备,提升机械化施工能力。」

「3,基础设施投资,104亿元投向高速公路丶桥梁等BOT项目,增强现金流稳定性。」

「4,房地产开发,80亿元用于普通住宅项目,把握城镇化红利。」

「5,钢结构基地,27亿元建设津城丶汉中等四大生产基地,拓展高端制造业务。

「6,补充流动资金,60亿元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

在讲述募集资金的用途后,高桥珩翻了一页演讲稿,又说道:「未来华国建筑将采取双轮驱动战略,即建筑业务与房地产业务并重,进一步提升地产板块盈利贡献。」

「同时,我们将积极布局国际,依托华国最大国际承包商地位,加快海外市场的拓展,目标在3-5年内使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20%。」

「我们承诺,将高分红政策制度化,计划上市后三年内,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净利润的30%,回报各位股东。」

短短几分钟的演讲,调动了大量散户情绪。

炒股炒的是什麽?

预期!

华国建筑有预期吗?

很明显,预期非常明显。

先是表态了426亿华国币的用途,并给出了「双轮驱动战略」,还要即将布局海外,甚至还承诺每年分红净利润的30%,几乎奠定了大盘股的格局。

了解过华国经济体系的都知道,国内是以国企为经济主干,民企充当绿叶。

华国建筑毫无疑问,是浓眉大眼的大国企。

此时财研网丶东方财富丶同花顺等财经网站的财经编辑,已经将网上路演的主要内容进行摘要,呈现到投资者面前。

[财研网时事摘要]:华国建筑426亿天价募集资金,将用于重大工程承包项目丶施工设备升级丶基础设施投资丶房地产开发丶钢结构基地和补充流动资金,未来华国建筑将采取双轮驱动战略,将房地产业务与建筑业务并重,积极扩张海外市场,并承诺上市三年内,每年分红净利润的30%。

随着摘要发布,注册用户达到26万的财研网瞬间热闹不已,无数用户评论飞速刷出。

[小猪猪]:感觉好有发展潜力,有没有老哥说说,我二级市场有30万,应该分多少出来申购?

[老哥就是稳]:还得是浓眉大眼的国企上市,每一笔募集资金都有明细,桂林三金丶万马电缆我都不想吐槽了,完全不公开。

[霜寒十四州]:信息量好大啊,高总说要调整华国建筑的房地产业务占比,这是不是说,房产开发依旧是未来发展主旋律?

[和尚洗头用飘柔]:城镇化红利各位还不懂吗?别看现在整天说要刺激农村消费,提倡家电和汽车下乡,但一个国家的重心永远在城市,现在去北上广深买房,十年后,你们会感谢我的。

就在华国建筑网上路演推进,A股市场情绪明显回暖,两大指数都出现了V字拉升。

为什麽会V字拉升?

两个字,信心!

投资是共识,而非价值,亦或者说,共识就是价值。

就像是梵谷的画,在投资共识没有形成前,一文不值,送给别人都嫌占地方。

可随着他死后,生前的画被资本青睐,逐渐的,全世界都认可了梵谷画的价值。

被426亿募集资金吓走的股民,也选择相信大盘股的格局,重新进入A股市场。

随着华国建筑展现出价值投资的未来预期,泽熙私募的徐翔立马嗅到了炒作风口。

「情绪面回暖。」

「价值面回归。」

「华国建筑有炒作空间。」

他没有迟疑,立马打电话给私募好友李旭利。

「嘟嘟嘟——」

短暂忙音过后,电话接通。

「喂老徐,怎麽这个点给我电话,有行情?」

李旭利笑着询问。

现在是下午2点27分,属于尾盘阶段,一天的走势基本定调,私募丶公募丶游资丶散户都进入了懈怠犯困期。

徐翔这时候打进电话,李旭利便随口一问。

「你还别说,真有行情,华国建筑有未来预期支撑,要不要约上公募割一茬?」

「400多亿那个?」

「对,等上市开盘拉溢价收割,吃饱应该没问题。」

「确定?大盘股喔!」

「所以约上几个公募经理嘛,这麽大的盘子不带公募资金可不行,有没有想法?」

「我得仔细评估一下,你先问问其他私募吧。」

「行,你先评估。」

徐翔也不着急。

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虽说都会涉及利益输送,但为了吸引新客户,他们还是会装饰门面,尽量保证基金基础收益率。

就比如房地产板块涨了10%,相关板块的基金经理只要把收益率控制在5%到7%,散户根本发现不了,这就像是在米仓偷米,一天偷一粒,神仙来了都发现不了。

随后徐翔又联系了几个私募和公募经理,阐述自己想法。

有人答应。

有人考虑。

有人拒绝。

徐翔并不在意。

他之所以想到开盘拉溢价,再收割这部分溢价,是想到前段时间「富春路」收割游资的手法。

「钓鱼砸盘」总归就三步,1是有利好消息驱动,2激起其他做多资金情绪,3快速砸盘获利离场。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新股上市首日没有涨跌幅限制,而且还有临时停牌规则。

新股开盘价上涨20%和50%,分别停牌30分钟。

只要调动散户情绪到位,完全可以二档砸盘。

徐翔能做到50亿资金,绝不是泛泛之辈。

此时不仅是徐翔,一些知名公募丶私募丶游资都看见了华国建筑情绪面的高涨,他们就像是一条条隐藏在水下的鳄鱼,看着岸上的散户自投罗网。

……

下午2点40分。

临近收盘,A股再起波澜。

财研网的股民社区丶东方财富的股吧丶同花顺的散户交流板块都传出了一则小作文。

《震惊!调整在即!国家将出台房地产限购政策,二套房首付比例由40%提高至50%。》

这则小作文的出现,直接击沉了房地产板块。

万科A丶保利地产等房地产龙头均出现了跳水,并带动水泥丶钢铁板块下跌。

眼看出现跳水苗头,立马有资金选择避险。

经常玩A股的都知道,一旦出现跳水苗头,特别是临近尾盘,大概率可以做反T降低成本。

或许会有人疑惑,首付比例从40%提升到50%,幅度就10%,有这麽大威力吗?

还真有!

先不说100万总价的房子,就得先多付10万,这还涉及到炒股的炒预期逻辑和揣测上面意图。

提高10%首付比例,谁敢保证这不是国家要给房产市场降温?

个人资金与国家意志相比,不亚于螳臂挡车,不对,准确说是螳臂挡大运,压过去别说COS减速带了,人家压根没感觉。

随着下午3点收盘,上证指数跌幅1.63%,收在了3213.21,成交量是2322.84亿,深证成指下跌1.52%,收在了13177.21点,成交量是1136.31亿,两市成交量已经站稳3000亿这个区间。

无论是站上3000点,还是站稳3000亿,对A股市场情绪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华国建筑的IPO申购进度已经达到了70%,已经有298.2亿资金认可了高桥珩给投资者画的大饼。

市场的火热,给财研网带来了滔天的流量,特别是3点收盘,用户注册量飙升到了28万。

熬了一天一夜,还坚守在岗位的戴书翰看着突破28万的注册量,赞叹道:「张总竞拍巴菲特的慈善午餐,简直是我见过最成功,用户画像最精准的一次引流。」

仅一天一夜,注册用户量翻了一倍,按照这个速度增长下去,晚上突破30万毫无悬念,甚至可能达到35万注册用户。

创业最难的是什麽?

收支平衡!

如果连收支平衡都做不到,那就得源源不断投入资金,维持创业项目的平稳运行。

按照财研网目前的注册量和用户增速,别说收支平衡,盈利都是有可能实现的。

在戴书翰感慨时,商务合作部门的经理唐远航也接到了第一个GG商电话。

「喂你好,欢迎致电财研网商务合作部,请问你是?」

「你好,我这边是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我姓王,方便谘询一下财研网的GG报价吗?」

对方自报家门。

如果张扬在的话,肯定会立马知晓对方底细。

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2009年并不出名,属于公募基金垫底的存在,旗下仅有四只基金。

它的转折点是在2013年,当时天弘基金与支付宝合作,推出了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开创「网际网路+货币基金」模式。

到了2015年底,天弘基金更是成为了国内首家,资产管理规模破万亿的基金公司,其中馀额宝贡献超95%的规模。

「方便线下沟通吗?我们GG合作有多个方案,电话可能表述不够清楚。」唐远航反问的同时,又解释了原因。

「我们这边是想初步询价,如果价格合适的话,再线下谈。」

王经理也说出顾虑。

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总部在津城,距离沪都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为了避免白跑一趟,这才提前电话询问价格。

「那你们是要首页核心位置,还是二级页面,或者两侧弹窗?」

「首页核心位。」

「顶通GG位的话,是2万元/天,7天起投,目前我们注册用户正在飞速上涨,这个价格属于滞后价,心动不如行动。」

「首页中部呢?」

「1.3万元/天,同样是7天起投。」

「首页的两侧弹窗报价是?」

「这个属于强制曝光,用户争议比较大,同样需要2万元/天,方便线下详谈吗?」

唐远航一直约线下,是因为事情只要到了线下,基本能成功。

网上谘询成本低,可以再三考虑,但线下谘询成本就高了,不仅有交通费用,还有住宿吃饭的费用,一般出差跑业务的经理也不想来回折腾,事情基本能成。

「大致了解了,方便发一份《用户新增趋势表》到我们公司邮箱吗?」王经理又提出要求。

「这个就涉及到公司的核心数据了,我建议是王经理你来我们公司总部亲自查看。」

唐远航也不傻,没有什麽要求都答应对方。

有些数据粗略查看可以,但流传出去就绝对不行。

谁也不知道同行底线有多低,网站核心数据泄密,很容易被对手恶意竞争。

「行吧,我近期会来你们公司一趟。」王经理先是表态,然后又问道:「线下谈合作需要预约吗?」

「你可以直接打我电话。」唐远航回应道。

「好,知道了。」

「那这边先挂电话了。」

「好的,再见。」

「再见王经理。」

当电话挂断,唐远航忍不住激动道:「卧槽了,终于有GG商了,真他妈不容易啊。」

他也不得不感慨,财研网开站才三十多天,居然就可以接到GG商电话,简直不可思议。

刚才他的报价,还是翻了一倍的价格,因为财研网的注册用户数量出现明显增加,之前和张扬商议好的GG位价格肯定得淘汰。

2万/天,7天起投,只要有1个GG商来投GG,财研网就可以拿到14万的GG收入。

要是在现有价格,把网站的GG位铺满,说不定光凭GG费就可以实现收支平衡。

一想到绩效奖和年终奖有望,唐远航止不住笑意道:「找巴菲特吃饭这招,真是一次精彩绝伦,可以写进创业教科书式的投流,张总真他娘的是个天才!!」

……

往后的数天。

美国纽约。

霉霉不知道喊了多少次「YES」和「Oh my god」,可能比她前面19年加起来还多。

张扬晚上与霉霉再续前缘,白天则是搭乘公交车,来到郊外的电话亭,联系格莱德基金会的塞西尔·威廉斯,想要以J先生的名义,每年捐赠不低于50万美元,用于资助伤残退役大兵。

单独注册慈善基金,需要的手续文件和审批时间,张扬等不起,也没有关系去运作。

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其他慈善基金,让对方细分出来。

起初塞西尔·威廉斯还以为有人在开玩笑,但张扬并没有废话,而是让他报出卡号,顺带告知对方半个月内到帐第一批资金。

拥有两世阅历的他很清楚,跨国企业都需要「清道夫」。

如果财研网,亦或者说张扬创建的集团扩张到美国,就不可能说没有自己的势力。

摆在张扬面前的有两个选项。

1,资助帮派。

2,资助伤残退役大兵。

美国黑帮文化盛行,几乎每片街区都有自己的帮派。

如果选择资助帮派,先不说对方干不干活,就他们天天「吸面粉」的体质,战斗力就完全信不过。

选择伤残退役大兵就不一样了,他们基本都是战场退役,哪怕身患残疾都有一定战力。

最关键的是,美国退役大兵的待遇极差,而且贪污伤残费,退伍费的案例比比皆是。

也正因如此,张扬在黑帮和大兵之间选择了大兵,为自己未来插旗美国华尔街做铺垫。

除了基金会的事情,张扬又和「中本聪」团队的杰姆探讨了一番比特币,然后无情拒绝了对方。

为什麽拒绝?

是比特币不值钱?

并不是!

由于是重生者,张扬知道比特币有个「中本聪」钱包,这里面存放了100多万枚比特币,占总量的5.2%。

在2024年,比特币就突破了10万美元关口,100多万枚比特币的钱包,可想而知它的价值。

可就是这样一个钱包,它十几年来从未交易过。

有人猜测「中本聪」团队在比特币被资本炒作后,所有成员就已经被人秘密处决。

因为除了死亡,谁也想不通为什麽「中本聪」钱包一直没有使用,而且连「中本聪」团队也都没有任何消息,只有一些未经证实的人跳出来说自己属于该团队,结果却一枚比特币都没有。

有生命危险的事情,张扬可不敢轻易做决定。

况且他有信息优势,完全可以在一年后,甚至两三年后购入比特币,毕竟十几年后,它的价值会突破10万美元。

追求原始股?

有点大可不必。

不过有一点,张扬还是感兴趣的,那就是做虚拟币交易平台,赚取手续费。

做过商业的都知道,真正赚钱的都是平台。

比如说阿里巴巴和企鹅,两家其实都是平台。

阿里巴巴就不用多说了,衣服是第三方卖家的,它坐着就有交易佣金抽成。

企鹅公司则是有点迷惑性,很多人觉得它是游戏公司,但实际上,它就是个买游戏和推广游戏的「中介平台」。

像英雄联盟丶穿越火线丶地下城与勇士这些热门游戏,都是海外爆火的游戏。

企鹅公司就相当于一个平台,让这些游戏「上架」国区,自己运营,疯狂捞金。

……

7月24号。

在与许芷若丶许芷柔丶廖国沛丶林广昌几人玩一了圈纽约着名景点,打卡拍照后,张扬也订了明天回国的机票。

入夜时分。

广场酒店套房。

许芷柔帮许芷若收拾行李的同时,叮嘱道:「老爸说了,让你好好跟着巴菲特学习,这可是来之不易的镀金机会,回国哪怕不想跟着张扬创业了,也可以到任意一家金融公司入职当咸鱼。」

「不过老妈也说了,让你小心点,晚上不要瞎出去玩,也不要喝陌生人的饮料和食物,她会抽空过来陪你的。」

进入巴菲特的公司工作,这是多少投资者的毕生愿望?

半点不夸张的说,只要镀了这层金,想走仕途走仕途,想当高管当高管,这完全没开玩笑。

连许芷柔都羡慕起许芷若,交易技术不咋样,脑子也笨笨的,但运气就是这麽好。

「放心放心,我可是要成为华尔街女王的,等我学成归来,给你们露一手,哈哈!(ˊωˋ*)」

许芷若叉腰笑道。

本来她是不想去的,觉得跟在张扬身边能学到更多东西。

然而目前国内的期货市场还没上线A股指数期货,购买在新加坡上市的富时华国A50指数期货又涉及汇率变化,构建对冲策略相对困难。

在国内没有对冲策略土壤的情况下,张则是两次建议许芷若好好考虑考虑。

许芷若先是问了自己妹妹意见,又问了自己父母意见,得到的答案都是留在美国。

在综合了种种因素,许芷若也下定决心,前往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镀金,认真学习如何对冲。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张扬丶许芷若丶廖国沛等人来美国都是拿的商务签证。

许芷若想要留在美国,就得把商务签改为工签。

如何更改?

流程很简单。

只需要拿着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出具的拟聘用证明,前往移民局就可以把商务签更改为工签。

值得注意的是,商务签更改工签不能提供在职证明,而是需要提供拟聘用证明。

如果提供在职证明,说明已经是入职状态,这就涉嫌非法就业,可能被直接遣返。

拟聘用证明则是未入职,并不存在非法就业,等商务签更改为工签,就可以名正言顺留在美国。

张扬和巴菲特电话沟通过,对方让许芷若直接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报导,到时候会有专人带她走快捷通道办理。

金钱至上的国家,按照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体量,商务签变工签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

而在另一边。

纽约万豪侯爵酒店。

与霉霉做了最后告别的张扬洗去身上的汗水,将定制的高奢意式西装穿上。

在他整理头发时,抽着女士细支香菸,坐在床边的霉霉坦言道:「我会去华国找你,你会是我演唱会的特邀嘉宾。」

「当然。」

张扬应答的同时,调侃道:「我会买光你的票,让你专门为我一个人演出,甚至我们可以在台上一同演出音乐。」

霉霉:「真的是音乐?」

「可以不是。」

张扬微笑道。

「好了,再见,有空记得打我电话,我会想你。」

「会的。」

简单闲聊两句,张扬和霉霉吻别,走出酒店,张扬望着纽约的车水马龙道:「还是那麽热情奔放,纽约好啊,得常来。」

「先生需要用车?」

他在门口站了一会,门童就立马上前询问。

「需要。」

张扬掏出20美元小费。

在时薪7.25元的纽约,这些门童的时薪都在10美元左右,20美元小费属于略低水平。

不过聊胜于无,门童立马跑去通知酒店的专车。

不一会。

一辆崭新奔驰停到张扬面前。

搭乘酒店专车,张扬返回了广场酒店,并连夜收拾回国所需的证件和行李。

……

第二天。

甘乃迪国际机场。

张扬丶许芷若丶廖国沛丶林广昌等人集体进入机场。

由于许芷若目的地是奥马哈市,需要与团队分别,她有些不舍道:「这就是留学生的痛苦吗?大夥等着我,我会回来的。」

「加油。」

张扬鼓舞道。

他并不指望许芷若能为自己赚钱,之所以为她铺路,还是为了报答当初的恩情。

常言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张扬不是绝对的好人,但也不是什麽坏人。

有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这层光环,许芷若哪怕前往华尔街奋斗都是零门槛。

「会的,我会回来的师父。」

许芷若不舍道。

「哈哈,好,我们等你回来。」张扬笑道。

「自己加油,做事多带点脑子,去到奥马哈市,姑姑已经在那边机场等你了,别一个人瞎跑。」

许芷柔叮嘱。

江浙沪的富裕家庭,基本都有移民海外的亲戚。

许家自然不例外,桂若英得知自己女儿要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镀金,立马就联系了亲戚,让她们帮忙看着点。

「知道了。」

许芷若点了点头。

「真是羡慕,可以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许妹妹加油。」

「千载难逢的机会,要抓住!」

廖国沛和林广昌也开口。

「会的会的,我绝不会辜负师父的栽培,我若若可是要成为华尔街女王的交易员!」

张扬:「……」

华尔街女王,不得不说,确实有点中二。

在他印象里,华尔街能闯出名堂的女人不多。

别看西方常说女士优先,但越往上走,资源往往更倾向于男性,纽交所更是如此。

被称为「华尔街第一夫人」的缪里尔·希伯特,她的交易席位还是高溢价买的,足足花了44.5万美元,她也是首位打破纽交所170年男性垄断的女性。

张扬不清楚许芷若的未来规划,他只能微笑哄着道:「华尔街女王加油,该登机了。」

「拜拜。」

「再见。」

七人在寒暄过后,许芷若独自离开,前往她所在的登机区域,张扬丶许芷柔丶廖国沛等人则是朝着相反方向走去。

两波人马跟随机场提示,分别登上了燕京中转沪都,以及奥马哈市的飞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