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空军司令VS多头总督,张扬演讲成资本宠儿(1 / 1)

第186章 空军司令VS多头总督,张扬演讲成资本宠儿

当会场工作人员将麦克风递到张扬手中,他目光扫过台上的五位「大佬」,眼神没有半点慌张,反而是调整了个舒服的坐姿,从容淡定地讲述懒人经济。

上过学的都知道,复习过的学生从不怕老师抽查。

「我提出的懒人经济,它的核心并不是懒情,也不是为了让人变得懒情,而是可以让人更高效的利用自己的时间。」

「例如?」

厉以宁有些期待道。

坐在他旁边的曹凤岐丶华世昌丶石波丶胡茂元四人同样面露期待,想听听眼前这位「金融新秀」的观点论述。

教员曾说过: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像早晨那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华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

青年人不一定都有深厚的阅历,但他们天马行空的想法,值得所有人参考。

张扬没有半点怯场,而是淡笑着反问厉以宁道:「厉老师,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叫时间公平的对待每个人,你觉得这句话正确吗?」

「嗯」厉以宁仔细想了想,回答道:「从宏观层面来讲,是公平的,毕竟大家都只有24小时77

「曹老师呢?」

张扬目光看向曹凤岐。

「我和他观点一样,除了支配方式不同,总量是不变的。」曹凤岐看了眼厉以宁道。

「那三位老师呢?」张扬又看向石波丶胡茂元和华世昌。

因为不是在企业丶银行或者机构,他没有称呼职务,而是统一用了「老师」二字。

称呼老师,不仅可以尊敬对方,自己还能表达谦虚。

「我和曹教授丶厉教授观点一致,总量一样,支配方式不同。」胡茂元率先回应道。

华世昌:「我也是。」

石波:「我也一样。」

就在三人话音落下之际,张扬立马接话道:「我和你们观点一样,从宏观层面,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但微观层面就有区别了。」

「有的人一觉睡到中午,不用上班,想干什麽干什麽,或许他们早上有了出国玩的念头,晚上就已经登上飞机,开启异国之旅。」

「但还有的人,朝九晚六,有些更是每天要上12小时班,回到家还要洗衣做饭,扫地拖地,处理各种琐事,别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了,他们连打游戏,或者去附近小吃摊走走的时间都抽不出来。」

「为什麽会这样?」

「区别就在于时间的支配。」

「只谈时间总量,不谈可支配时间,就和平均工资一样,你永远不知道被平均了多少。」

说到这的张扬加重了语气,眼神犀利如利刃,直视台上五人道:「能自由支配时间的人终究是少数,而绝大部分普通人的时间是零碎的,懒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将零碎时间整合化,让普通人也可以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字字诛心,直击灵魂的发言,让会场一少部分人呆若木鸡,张扬所说的,貌似就是他们的日常。

其他人参加经济论坛,可能是寻找财富机会,提升自己的眼界。

但不停记录总结的这一部分人,他们是各大机构的经济分析师,周末都得外出上班,然后晚上还得做总结报告。

可支配时间?

每天可能就两三个小时。

这还是整合起来的时间,因为大多时候的时间都很零碎,可能休息15分钟,20分钟,就得去忙,然后又休息十几二十分钟。

在这部分人憎逼之馀,有的风险投资机构经理则像是发现了蓝海,看向张扬的眼神都变了,就宛如看见了一棵摇钱树。

创过业的都知道,创业模式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是融资孵化。

一种是带资创业。

融资孵化只需要你有想法,就可以找到风险投资机构或者投资人,讲述想法的可行性和潜力,

拉到种子轮投资。

走融资孵化的好处是,创业资金不需要自己掏,而是由投资人或风险机构出资,代价就是要被拿走大量股权,有可能会被摘桃子。

带资创业则是自己出资,等经营到一定规模,再通过商业贷款丶股权转让和对赌协议,获取扩张资金,优点是股权集中,缺点就是容易资金短缺。

财研网就是第二种模式,先出资经营到一定规模,拥有自己的谈判筹码,再通过与阿里巴巴的《对赌协议》获得扩张资金。

如果走融资孵化,光是种子轮就得让出至少15%股权,像阿里巴巴的风险投资部门,他们种子轮都会尽量争取20-25%股权,要是继续融资,经历天使轮丶A轮丶B轮,甚至是C轮,创始人往往就只剩下替资本打工的份。

此时的张扬还没注意到,他的演讲已经吸引到了风险资本的关注,依旧在讲述自己的观点。

「回到今天的议题,华国宏观经济与未来展望。」

「从宏观层面分析,华国最大的优势是人口红利,我们拥有全亚洲,甚至是全世界最完整的中低端制造业工业体系。」

「只要美国丶欧盟走出次贷危机阴霾,恢复工业产品进口,以华国的工业输出体量,国内经济自然而然就会恢复。」

「但在此之前,大力发展内需经济,如懒人经济丶网际网路经济丶低碳经济都是不错的选择,特别是网际网路经济,可以一定程度上,带动实业经济的增长。」

从懒人经济,延伸到宏观经济,再从宏观经济,把话题拉到发展内需经济,不少人都感到跨度极大,有些没反应过来。

「不错。」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听后,点评道:「先修内功,再练外功,但我有一点搞不明白,那就是懒人经济该如何发展?」

「我刚才提到了碎片化时间,谁能提升普通人的可支配时间,谁就可以吃到这块蛋糕。」张扬没有点明,而是让他们自己去想。

这时,石波不解道:「我有个问题想请教张总,你刚才说发展网际网路经济可以带动实体经济,

我怎麽记得有人说过,网际网路经济的发展会挤压实体经济啊?」

「我也听说过这个观点,好像是说淘宝丶京东丶当当网的出现,让一些实体店铺经营不下去。

」华世昌附和说道。

面对两人的「纠错」,厉以宁和曹凤岐露出看好戏的眼神,想知道张扬怎麽圆回来。

然而张扬依旧淡定从容,微笑道:「网际网路经济不一定是网购,还有游戏丶影视和音乐,如果非要说网购的话,现在宛如雨后春笋般冒尖的快递公司,不就是实体经济的再分配嘛。」

当这句话说出,台上的胡茂元几人算是彻底服了,不愧是能拿到阿里巴巴5000万投资的男人,

嘴皮子功夫确实了得。

坐在张扬旁边的杨德龙瞳孔闪烁着惊讶,此刻他不得不说,旁边这位20出头的青年确实异于常人,不仅没有怯场,连论述逻辑都处于上风,可能这就是天才吧。

坐在另一边的何婧看向张扬的眼神带着抹崇拜,她之所以喜欢张扬,就是喜欢他的思维逻辑。

有人爱钱。

有人爱颜。

有人爱身材。

而她不一样,她喜欢智商丶思维丶眼界都高的人。

因为在她看来,容颜和身材终究是一时的,钱同样可以被败光,唯独智商丶眼界和思维,它们可以伴随人一辈子。

远在燕京的鲍星纬听了张扬的论述,哈哈大笑道:「好样的,不愧是我选中的人,说话一套一套的,小程你看厉以宁和曹凤岐那两个老家伙,哑口无言了哈哈。」

「张扬确实嘴皮子功夫厉害,或许这就是为什麽,他能拿到阿里巴巴5000万投资的原因吧。」程宏发点头附和道。

对于张扬与何婧,他内心其实是有意见的。

在程宏发看来,鲍星纬屈尊收徒,何婧拒绝就算了,张扬还拒绝二次,简直就是不懂珍惜机会。

如果鲍星纬收徒做徒弟,那他会毫不犹豫答应,

鲍星纬心情愉悦,笑道:「嘴皮子是建立在思维上的,这叫有前瞻性,我觉得他的想法非常好,改天我得回趟单位看看。」

「咕噜—」

程宏发咽了口睡沫。

回原单位?

难不成这位老爷子真觉得张扬说的路子行得通?

不仅鲍星纬觉得可以行得通,观看直播的网友,此刻都在惊叹张扬的想法。

[小喵喵喵]:原来这就是财富经济的再次分配吗?网际网路平台挤压实体店,但又催生出快递行业的高速发展。

[箱子有妖怪]:张扬学长太吊了,1V5毫不逊色,有这样的天才校友,实属荣幸!

[欧豆豆哦]:怪不得资本市场会格外关注美国和欧盟的经济数据变化,原来是关注工业商品的出口,joker大神牛逼,不愧是我们散户的保护神。

[止戈为武]:我张梓涵实名支持joker大神的所有观点,网际网路经济绝对是未来主线,因为刚才我打CF,又忍不住花30块钱买了一个月的加特林。

[小呆不呆]:不懂就问,joker大神就是张扬吗?

[白色圣堂]:没错,我是他的死忠粉,下周一开盘,我要布局网际网路概念了,希望能赚到钱。

就在网友们议论纷纷,赞同张扬的观点时,沉默了许久的厉以宁突然又问:「懒人经济丶低碳经济和网际网路经济谁会是未来主线?」

「三条都是。」

张扬语气非常平静,讲解道:「也正如石老师所言,低碳经济是敲开欧盟市场的砖头,想要和别人做生意,就得按他们规矩来。」

「网际网路经济不仅可以产生新的产业链,还可以更高效的处理因外需不足而滞销的工业品。」

「懒人经济同样会催生新的产业链,创造大量岗位,三条经济主线并不冲突,如果非要分出个胜负手,那麽我认为网际网路经济会更具潜力,更有市场。」

张扬话音刚落,自家的财研网编辑团队就已经把他的话,制作成投资风向标。

[财研网金融时事直播]:张扬(joker)在《陆家嘴经济论坛》表态,华国恢复出口增长需参考美国与欧盟景气度,国内未来发展的三个大方向是懒人经济丶网际网路经济和低碳经济,并着重看好未来网际网路经济的发展。

提醒发出不到半分钟,浏览量就已经达到了3472人。

自从接入了淘宝流量,财源网每天新增注册用户达到了1.76万,引流效果十分显着。

此时文字直播的下方窗口,不断有用户评论刷出。

[钓鱼佬]:网际网路经济肯定是未来主线,没网际网路前,我还是个纯情小男生,现在只需要看马赛克就可以知道是哪位老师。

[大王叫我来巡山]:我滴妈耶,joker大神用心良苦啊,特意参加经济论坛来告诉我们,未来投资哪几个方向。

[可乐鸡翅]:这才是真正的经济专家,而不是像隔壁李大霄那样,疯狂喊牛市。

[小圈圆圆]:真没必要踩一捧一,大霄老师也是有实力的,这轮A股牛市多亏了他的提醒,我收益率才实现翻倍,joker大神和大霄老师都是棒棒哒。

[体育生的腹肌」:说的没错,两人都是实力派,不过现在问题来了,大霄老师依旧看涨,

joker大神则是持续看空,到底相信谁,这就得有待思考了。

也正如网站用户所言那般,主会场的李大霄依旧在发表看涨言论,让散户信心倍增。

「内资方面,我们来看组最新数据,国泰君安昨晚发布了上半年券商报告,里面指出上市券商自营业务因权益投资规模扩大而大幅受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8%,其中华信证券丶海通证券等头部券商二季度投资收益环比增幅超270%,55家非上市券商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四成,华西证券等中小券商净利润增幅甚至超过1350%。」

「同志们,这说明什麽?」

「这说明在你们恐高的时候,券商机构还在加码华国股市!」

此话一出,观看实时直播,以及来到会场的散户皆是一惊,像是明白了什麽。

「卧槽!怪不得6月传出消息是机构减仓,原来是假消息,目的就是为了骗出我们的筹码。」

「机构真是一群畜生啊,自己偷偷赚钱,连汤都不给我们散户。」

「看大霄老师旁边的王亚伟和赵丹阳,两人脸色都变了,肯定没想到会点破他们的计谋。」

「妈的,简直就是畜生,还好我们有大霄老师。」

「买好股,做好人,得好报,相信大霄老师。」

主会场观众的议论声,逐渐盖过了台上的讨论声,此时的李大霄已经被散户视若神明王亚伟看见这幕,没有去反驳,而是顺着李大霄的话往下说,同样开始唱多A股。

不仅仅是王亚伟,赵丹阳和刘纪鹏都没有了脾气,因为现在的散户情绪太高涨了,他们的言论已经影响不了大局。

李大霄说完内资,又说外资道:「我们再来看外资数据。」

「7月外汇占款达2205亿元,约322亿美元,创年内次高,国际热钱正通过QF1等渠道,加速流入华国股票市场。」

「深交所数据显示,QF11当月净流入深市17.8亿元,而国内某大型保险公司在7月下旬分批申购了230亿元股票基金,摩根土丹利丶高盛等国际机构的资金流向监测显示,被动型基金在7月底集中入场39亿美元华国股市。」

「同志们,内资外资都在买,不要让便宜筹码被抄走了!」

一句又一句,散户的情绪已经被李大霄勾起,大量股民都在摩拳擦掌,想要大干一波A股。

然而在另一边的分会场,曹凤岐目光直视张扬,问出所有股民都感兴趣的话题,

「都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既然华国经济有多个驱动力,张总你为什麽要持续看空A股?」

雾时间,会场其他人精神紧绷,满脸期待张扬的回答。

「短期看空,长期看涨。」张扬只回答了八个字。

在这种线下公开场合,还是不宜唱空A股,

厉以宁眼神闪过抹玩味,追问道:「哦?那为什麽短期要看空,你发现了什麽?」

远在燕京的鲍星纬听见这句话,立马不淡定了,掏出手机就打给厉以宁。

「嘟嘟——」

「您好,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请稍后再拨。」

「还关机了?」

他又拨打曹凤岐号码。

「您好,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请稍后再拨。」

连续两个电话关机,让鲍星纬紧皱眉头道:「公开场合可不能乱说A股坏话,被有心之人抓住把柄,那可就不妙了。」

唱多A股没有人管,但要是唱衰A股的话,那就有可能触发扰乱金融市场罪了。

鲍星纬怕张扬说错话,又连忙打电话给他。

「嘟嘟嘟——」

「您好,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人接听,请稍后再拨。」

长时间的忙音,让鲍星纬急得像热锅的蚂蚁。

远在香格里拉大酒店分会场的张扬依旧从容,作为拥有两世经历的重生者,他自然可以听出对方言语埋下的坑。

在短暂考量后,他保守回答道:「我看到了数据,认为短期会进行盘面调整。」

「什麽数据?」

「A股的整体市盈率。」

「多少?」

「约30倍。」

说出「约30倍」后,张扬又讲述道:「A股动态市盈率来到30倍,较年初已经翻倍,而同期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仅12%,价格与价值的偏离度达到历史高位。」

「除了数据外,我们还能引用线位支撑去分析。」

「先看MACD,双线沾合,且处于缩量,提示风险变盘。」

「再看KDJ指标,D线向下,K线和J线趋势向上,看似要形成金叉,实则还在D线下方,具体能不能形成金叉,还得看下一个交易日。」

「RSI线就更清晰了,三线往同一个点收缩,同样提示变盘。」

张扬没有说量能丶信贷资金和IP0重启引发的问题,因为他很清楚,这是不能公开说的秘密。

为了增加可信度,他又说道:「我们再用斐波那契周期计算一下,A股短期到底有没有见顶,

「在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时间周期里,如21丶34丶55丶89丶144丶233天常被视为趋势可能转折的「窗口」,而2008年10月28号,上证指数触及1664点低点后,开启了一轮强劲反弹,截止到2009

年7月24日达到阶段性高点3478点,期间涨幅约109%,持续时间约9个月,大概是270天左右。」

「如果时间跨度是270天,可以拆解出233和34,这是临近270天的数字,233天是重要中长期周期,34天是中短期周期,这种「周期末端」往往意味着趋势动能的衰竭,市场容易出现转向或调整。」

「最后我们用江恩角度线的陡峭与趋势强度,看看当前市场是否存在超涨现象。」

张扬停顿了数秒,用大脑快速计算数值道:「从1664点到3478点,270天内上涨1814点,平均每天上涨约6.7点,远高于1×1线和2×1线,甚至超过5×1线。」

「这种极度陡峭的趋势意味着价格上涨速度远超时间承载的合理范围,属于透支性上涨,必然面临向平缓角度线回归的压力。」

张扬后续使用的两个技术指标,一个是斐波那契数列,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衍生的黄金分割比例,这一比例在价格波动中常被视为自然平衡点。

另一个是江恩角度线,它的核心是「时间=价格」,即通过固定的时间与价格比例,衡量趋势的强弱与平衡。

无论是斐波那契数列,还是江恩角度线,它们都是判断短期是否见顶的信号。

特别是江恩角度线,是判断超涨和超跌的重要指标,像1×6.7的陡峭程度,远远超过平衡位的1×1,即1天涨1点。

两个关键数据,五个技术指标的并用,让观看直播的观众惊了,纷纷扣出弹幕。

「这这这,这貌似比李大霄喊牛更靠谱啊,A股不会真要短期见顶,准备下跌了吧?」

「一场经济论坛,两种不同的看法,A股到底是要涨还是跌啊?」

「李大霄引用券商数据,表明内资外资持续进场,joker大神用整体市盈率丶利润增速丶

MACD丶KDJ丶RSI丶斐波那契数列和江恩角度线判断风险,太激烈了!」

「我们大霄老师说团结牛,你们joker说什麽熊?」

「我是joker大神粉丝,我替joker取名,就叫北极熊吧!」

「为什麽叫北极熊?」

「因为北极熊会游泳,还会潜泳,要是真回调的话,那就是一次轰轰烈烈的大潜水。」

直播间弹幕飞速刷出,遮住了整个画面。

也正如观众所言那般,此刻的经济论坛,一墙之隔,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看法。

李大霄拿数据。

张扬同样拿数据。

张扬用技术指标佐证李大霄同样说站上了5日线,并且成交量没有缩减,不存在什麽资金流动性危机。

此时台上的曹凤岐丶厉以宁其实心里都清楚,张扬刻意避开了最重要的原因。

为什麽要避开?

很简单。

免得暴露国家队资金意图。

其他人或许不知道,但张扬是清楚徐翔经历的。

股市赚50亿没事。

拉帮结派,搞出个几十人的柠波涨停敢死队没事。

创立泽熙私募,大搞内幕交易,资金滚到数百亿都没事。

可偏偏他碰了最不应该碰的事情,那就是把国家队的救市资金挂山顶吹风。

效仿?

算了吧!

他还想多潇洒几十年!

不仅厉以宁丶曹凤岐丶华世昌丶胡茂元和石波心知肚明,何婧和杨德龙都清楚,张扬遗漏了什麽重要数据。

谁敢提?

没有人敢公开提。

或许MACD丶RSI丶KDJ丶斐波那契数列和江恩角度线都没用,但人家列出来,就是为了证明,张扬依旧是看空状态。

至于谁对谁错,那就只能交给A股去定夺了。

而与此同时。

另一边。

东方财富总部大厦。

董事长沈俊眼神复杂,他万万没想到张扬对股市的造诣如此之深,而且他也明白了,为什麽对方要参加这个经济论坛。

九个字!

刷自身的圈内知名度!

为什麽要刷知名度?

原因也很简单,只要他成功预测A股的下跌,到时候再买一些通稿,立马就可以把财研网的专业属性立起来。

「斐波那契数列,江恩角度线,科班出身的吗?」

沈俊喃喃自语。

他也是搞金融的,自然知道这些技术指标的作用。

正所谓行家出手,就知深浅,他已经断定张扬和他一样,都是搞金融的好手。

就在沈俊神情复杂,观看直播的时候,东方财富的财经编辑团队正紧锣密鼓地将张扬「匿名化」。

「都利索点,时报绝不能出现张扬和joker的文字!」

「图片尽量截选台上角度,不要露出张扬的脸!」

「还有就是,要完完整整地把张扬说的东西精炼出来,绝不可能遗漏半个字!」

「好的主管。」

「收到。」

不仅是东方财富,同花顺和企鹅财经丶百度财经丶新浪财经都没有提到张扬或者joker,而是用了「论坛嘉宾」替代。

分流量给同行?

抱歉,它们做不到!

就财经网站明争暗斗的时候,远在杭城的马芸,他经过其他人提醒,同样在观看这场直播。

目睹了张扬发言,他不由得连连惊叹道:「宏观经济丶微观经济丶股市经济的全才,要是不能为我所用就浪费了。」

马芸是惜才的人,他可以为了挖人才付出几亿,甚至十几亿。

因为他很清楚,成事的是人,而不是企业本身,如果没有人才来掌控发展方向,再大的企业都会有破产倒闭的一天。

「如何让他输掉对赌呢?」马芸低声喃喃,他太渴望得到张扬这尊猛将了,只要对方输掉对赌,或许就可以收入魔下。

同一时间。

燕京某四合院。

鲍星纬听见张扬的讲述,看向程宏发道:「看看,这就是分寸,这就是藏在骨子里的精明。」

「额有点不明白。」程宏发不是金融科班出身,压根不明白鲍星纬为什麽这样说。

鲍星纬警了他一眼,讲解道:「张扬这小子不可能不知道砸盘的是哪路资金,但他偏偏不说出来,而是用技术指标来判断A股下跌,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

「一旦说出来,破坏现有趋势的话,那就很容易得罪人。」

程宏发仔细斟酌,然后不确定道:「鲍老你是说,7月29号的A股全面暴跌,是国家队所为?」

「猛砸银行,只能是他们,现在我估计他们是发现,下方承接力度太弱,要做双头趋势。」

鲍星纬点破玄机道。

「原来如此,怪不得当初张扬说要去炒股,确实有两把刷子。」程宏发感慨道。

「等等!」

鲍星纬突然想到了什麽,询问道:「对啊,他不是炒股吗?怎麽突然开财经网站了?」

「有没有可能是炒股赚到钱,然后开的财经网站?」程宏发试探性询问。

「有可能。」

鲍星纬点了点头。

观察这麽久下来,他很清楚张扬在交易上的天赋,当个一线游资绝对没问题。

「这小子估计还有秘密,你看看能不能查出来。」

「好的鲍老。」

鲍星纬现在才回过神,当初张扬拒绝他的理由是当游资,如果对方真的已经成为游资,那就肯定会留下有痕迹。

一想到这,他就忍不住笑道:「倒想看看你小子藏得多深。」

黄昏时分,橘色绸缎温柔地铺满天空,8月1号经济论坛对经济丶股市的探讨悄然结束。

在张扬站起身那刻,杨德龙连忙邀约道:「天色不早了张总,不如我们一起吃个饭再走吧?」

还不等张扬开口,一位身着修身西服,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靠近,连忙递上道:「您好张总,我是红杉资本的一名经理,我对你所说的懒人经济非常感兴趣,能不能约个时间聊聊?」

「张总,这边是深城创新投资,我们对你的想法也很感兴趣,可以互换名片,约时间聊吗?」

「我们软银赛富也很感兴趣,希望张总能给我们一次机会,资金方面肯定没问题。」

「你好张总,君联资本———」

不知不觉间,张扬面前挤满了人,无一例外,都是风险机构和投资人对懒人经济概念感兴趣,

想和张扬瓜分这块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