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棉花丰收(1 / 2)

('轧花机的轰鸣声震得地皮发颤。林晚星站在棉田边,看着雪白的棉絮像瀑布似的涌进传送带,阳光透过棉朵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织出片晃动的光斑。

“测产出来了!“王二柱举着记录本狂奔过来,红背心被汗水浸得透湿,“亩产480公斤!比去年翻了一倍还多!“

村民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张寡妇手里的棉筐“哐当“掉在地上,捂着嘴直哭:“老天爷......终于让咱们喘口气了......“老李头用拐杖敲着地头的胡杨,老泪纵横:“长风啊,你看见没?你孙女比你强......“

林晚星的指尖抚过饱满的棉桃,绒毛蹭得手心发痒。系统解锁的“生态循环系统“果然没让人失望——用胡杨落叶堆肥,引暗河活水灌溉,甚至连棉秆都能粉碎了还田。那些曾经被赵曼妮嘲讽“能长出金子“的盐碱地,如今真的结出了沉甸甸的希望。

【系统提示:生态循环系统运行稳定,土壤改良率75%。触发连锁奖励“优质棉认证“,收购单价提升30%。】

面板上的数字还没看完,远处扬起阵尘土。三辆印着“绿洲纺织“字样的卡车停在田埂边,穿西装的男人踩着锃亮的皮鞋走来,手里拎着公文包,和满脚泥的村民们格格不入。

“哪位是林晚星女士?“为首的男人递出名片,金丝眼镜后的眼睛扫过棉田,难掩惊讶,“我是绿洲纺织的采购总监,特意来签长期合同。“

林晚星挑眉。绿洲纺织是省内最大的棉企,以前从不屑于收散户的棉花,更别说红柳村这种被污染过的地。

“你们怎么知道......“

“我们不仅知道,还做了检测。“总监掏出份报告,“你们的棉花纤维长度比国标高12%,杂质率低于0.3%,是做高端床品的好料子。“他竖起三根手指,“我们按市场价上浮30%收,先签三年,怎么样?“

村民们的抽气声此起彼伏。30%?这意味着光今年的收入,就够还清所有外债,还能给孩子们添新衣服。王二柱媳妇当场就给自家男人一巴掌,疼得他龇牙咧嘴——是在确认是不是做梦。

林晚星却注意到总监眼底的急切。她接过合同翻到最后一页,甲方签字处留着个模糊的印章痕迹,像被人刻意蹭过。

“你们老板......“

“老板很看好红柳村的潜力。“总监打断她,笔都递到了眼前,“林女士,这价格在整个西北都找不到第二家,别犹豫了。“

【系统提示:检测到合同附加条款存在陷阱——乙方需无条件配合甲方“土壤采样“,涉及生态数据泄露风险。】

林晚星的手指顿在签名处。果然没那么简单。她合上合同,突然笑了:“价格很诱人,但我们有个条件。“

“你说。“

“采样可以,必须有我们的人在场。“她指了指正在巡林的牧云,“而且所有数据要共享,我们要知道你们拿土壤样本做什么。“

总监的脸色僵了下,显然没料到这个农村丫头这么难缠。他摸出手机躲到一边打电话,回来时脸上堆着笑:“老板同意了。现在能签了吗?“

签完合同的瞬间,卡车就开始装棉包。村民们扛着棉花往秤上送,磅秤的指针一次次被压到底,报数员的声音喊得嗓子冒烟。

“老李头家,860公斤!“

“王二柱家,1200公斤!“

“张寡妇家,750公斤!“

傍晚分账时,合作社的油井房里挤满了人。林晚星把一沓沓钞票摆在桌上,崭新的人民币带着油墨香,映得每个人眼睛发亮。

“这是第一批的预付款,除去成本,每家先分这些。“她点出一叠钱递给老李头,“李伯,您的养老钱能赎回来了。“

老头抖着手接过去,数到第三遍突然哭了:“我那老婆子要是还在,就能看到这一天了......“他掏出张皱巴巴的纸币,塞进念念手里,“丫头,买糖吃。“

念念举着钱咯咯笑,小手往林晚星嘴里塞。张寡妇戳了戳女儿的小脸:“没出息,跟你娘一样,见了钱就乐。“

笑声里,林强背着巡林工具走进来。他晒得黢黑,裤脚还沾着草籽,手里攥着个布包:“姐,这是今天卖沙棘果的钱,我......“

“自己收着。“林晚星没接,“攒够了给爸买台制氧机。“

林强的眼圈红了,默默退到角落。牧云跟着走进来,把张纸条放在桌上:“刚才在林子里发现的,钉在胡杨树上。“

纸条是打印的,只有一句话:“别以为丰收就结束了,赵哥很快回来。“

空气瞬间凝固。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僵住,有人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钱,像是怕下一秒就会飞走。

林晚星捏着纸条的边角,指节泛白。赵卫东。这个名字像根毒刺,总在最安稳的时候扎出来。

“怕什么?“她突然把纸条揉成一团扔进火塘,“他回来一次,咱们就打回去一次!“她举起桌上的钞票晃了晃,“这钱是咱们用血汗换来的,谁也抢不走!“

“对!“王二柱把钱揣进怀里,“大不了跟他们拼了!“

老李头拄着拐杖站起来:“我这就去把老伙计们叫上,晚上轮班守着!“

热闹的气氛又回来了,只是每个人眼底都多了份警惕。林晚星看着村民们揣着钱回家,突然觉得那沓钞票沉得像块石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