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落地支持(1 / 1)

第305章 落地支持

俞兴没有对外公布电车项目拿到投资的事情,只通知了有限的几个需要这消息来开展工作的人。

庞瑞阳就是其中之一。

他七月三号接到通知,抵达硕和国际的四楼办公室,然后被秘书章阳煦口头通知了融资方面的进展。

「2.8亿美元?!就这麽拿到了吗??」

庞瑞阳很惊愕。

「庞厂长,俞总的名字就值着钱呢啊。」章阳煦不无得意的说道,「2.8亿美元算什麽?我看俞总对这个数字还不太满意呢,要是做移动网际网路的项目,这笔钱可能早就到帐了!」

他见庞瑞阳没有给出自己想要的反应,聊起了先前马伝愿意多花四千万美元留人的事情。

庞瑞阳还真不知道这种事,视线在办公室里一摞摞的文件上扫过,叹道:「你们搞网际网路的,来钱怎麽那麽快啊?」

俞兴恰好这时推门进来,听到了这麽一句,笑道:「人家是投钱,不是把钱扔过来就不要了,庞厂长,坐啊。」

他冲着秘书挥挥手,见庞厂长面前已经有茶,便给自己倒了一杯,随后问道:「融资的事都清楚了?这笔钱至少够我们前中期的运转了。」

庞瑞阳从知道融资数字的时候就在心里评估。

他听到这句里隐含的规划,犹豫两秒后说道:「省着点花,这钱能用很久,公司肯定能走银行贷款,或许就能运营到推向市场的那一步,一旦初步取得不错的反馈,后续都不用融了。」

俞兴很简单的给了三个字:「不用省。」

庞瑞阳喝了一口茶,现在再听到与自己截然不同的想法,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批评,而是思考:「供应链上的预算是不用省,虽然现在拿出来一条大概的供应链,但很多地方都需要完善。」

「嗯,该花花,我们把位置选在临港这边就已经省了不少钱了。」俞兴从面前抽出之前已经过目的文件,翻了两页,问道,「临港那边工业用地的价格不能继续谈了吗?380块钱一平米是个什麽水准?」

庞瑞阳端着茶杯,摩挲温热的杯壁。

片刻之后,他思忖道:「应该还能再谈,但这个价格是比照近期的出让价格,空间不会太多了,所以,我认为现在还是争取政策,政策支持的折扣优惠要比现在锱铢必较更好。」

「我上个月28号去看的N0405地块,有点小,只有3.4万平方米,下半年会有一个招拍挂,价格大致也就在380左右了。」

「俞总,但你看,这块地前期拍下来估计是1300万,后面申请成重点产业项目,出让金返还30%-50%,这里面还有20%的空间,按理说,临港这边在吸引新能源汽车丶集成电路丶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投资,起步应该能有40%,我们拿40%和50%就是几百万的差距了。」

俞兴点头,问道:「这个比例怎麽认定?」

庞瑞阳琢磨一会后答道:「按照正常流程,咱们这边先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那边组织专家评审,再给《项目准入意见书》,然后会明确返还比例和条件,这个能不能到最高的50%……」

他沉吟着给了个办法:「俞总,送送礼呢?」

俞兴笑吟吟的问道:「送多少?你这个副厂长就是这麽上来的是吧?」

庞瑞阳「咳」了一声:「我没有那事,以前人家给我送礼,我都不收,你不信你去打听!」

「土地出让金的返还比例,这种就找今日资本的徐总来问问吧。」俞兴心里有决定,翻着文件,继续说道,「临港这边还有专项基金,电池丶电机上面的关键技术研发有10%-20%的资金补贴,嗯,这边的政策支持都挺明确的。」

土地出让金有返还比例,关键技术研发有资金补贴,所得税的税收是免徵三年和减半三年,销售增值税按17%徵收再对实际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

以及,市里对于新能源汽车研发项目提供最高500万的资助。

这些林林总总的政策支持可以有效降低前期投入,已经比俞兴想像的要好不少。

俞兴再次过目一遍,抬头问道:「临港这边对人才政策没有支持吗?」

庞瑞阳答道:「我听朱主任说,年底之前会明确出炉,但大致就是安家补贴丶子女教育和医疗绿色通道这三块。」

俞兴微微点头,放下文件,陷入思考。

庞瑞阳不知道俞总对于现在洽谈的结果是否满意,等看到他开始抽菸,建议道:「我们也可以去别的地方谈谈。」

他见俞总的目光扫了过来,笑道:「未必是去别的地方,但有备选项,临港这边的条件也许能谈到更好,我能感觉到,临港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还是有期盼的。」

俞兴踱步片刻,摇头道:「算了,就在这边谈吧,年内能把这件事敲定下来就很好。」

庞瑞阳有些不解:「为什麽?去不同地方考察也是正常的流程。」

俞兴说道:「既然是想落地临港,这边优惠条件也很多,那就按这样谈,我这个人是习惯待人以诚的。」

庞瑞阳下意识的「啊」了一声:「待人以诚?」

他没觉得俞总和这个词的联系很紧密啊,尤其,最近还知道了智波公司创始人被换掉的事。

像俞总这样搅动商业风云的人,是怎麽诚的?

那边陷入战略困境的企鹅答应这种评价吗?

俞兴看了眼老厂长的表情,说道:「待人以诚与老实巴交是两个词,庞厂长,那你就还谈着,3.4万的N0405地块太小,但可以当我们的配套面积,如果要拿这块地,别的区域也需要很近,要是分开太远,那就不拿它了。」

电车项目按照规划至少需要30万平的工业用地,也就是500亩左右。

需要冲压丶焊装丶涂装丶总装的核心生产区得有200-300亩,用来配套的研发中心丶物流仓储以及员工宿舍等需要100-200亩。

这样规划出来的年产能在5万-10万辆,后期如能成功,还需要再扩建增产。

俞兴知道特斯拉后来的超级工厂就是在临港一带,但不清楚它的面积是多大,只知道按照自己手里的资源规划,现在算是比较合适的计划。

他和庞瑞阳又谈了一会与临港方面的接洽,最后说道:「庞厂长,这一块你就先接触着,人要是不够用就再招人,你可以把要求告诉小章,也可以直接到六楼找百晓生。」

「我们的资金预算会花一半在研发上面,差不多三成用来工厂建设上,算上后面的返还和优惠,咱们再出个更详细一些的预算表。」

一半研发,三成建设,两成人员和营销。

这是初步的资金使用。

庞瑞阳认真点头,忽然站了起来,神色有点激动的表态:「行,俞总,你既然在这麽大的事上面都信任我,我绝对会把它搞好的!」

俞兴没想到一直平和交流的老厂长会来这麽一出,怔了怔,说道:「我还是觉得研发上面的事更大一些,你冷静,可以慢慢来。」

庞瑞阳站起来的这一刻已经想好了彼此鼓励的戏码——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没想到迎接自己的是这样的回应。

他有那麽一丝丝的泄气,瞪了俞兴一眼,建议道:「你有时候也不用那麽诚。」

俞兴好笑道:「事缓则圆,我是怕你太急。」

庞瑞阳摇头:「走了,你忙吧。」

他风风火火的离开办公室。

俞兴揉了揉脸,伸了伸懒腰,踱步到窗边欣赏外面的电线杆。

钱要多,地要拿,人要招。

今年做事的目标还是挺明确的,但这几天可以歇一歇了。

俞兴静静的抽完一支烟,不确定能做到哪一步,不过,确实很喜欢把事情往前推进的感觉。

临近中午,俞兴看了两份关乎百晓生上市的SEC问询,随即把秘书喊进来:「小章,你把这边的文件和材料都归归类,就按照供应链的优先级来放,留着我备用查询。」

章阳煦应了一声。

俞兴刚想去六楼,又问道:「我舅说是几点过来?」

章阳煦答道:「楚总说是下午3点钟。」

俞兴点点头,边走边琢磨舅舅那边做水果连锁的一点小情况,趁着在办公室吃盒饭的功夫把想法捋了捋。

等到下午两点五十,他见到了像模像样的舅舅。

「哎哟,怪不得章阳煦都喊你楚总,小舅,除了黑了点,你这俨然就是一个乡村企业家啊。」俞兴欢迎舅舅的到来,迎着他坐到沙发,又给倒了茶。

楚金祥咧嘴一笑:「乡村企业家没有『新农业领军人』好听。」

俞兴哑然失笑:「葡萄没上市,你这词先会了啊。」

「都是你的人教我的。」楚金祥说道,「现在不都讲究一个新嘛,新农业,新能源,新电商……」

俞兴笑道:「坏了,被你学走真东西了。」

他陪着舅舅聊了一会水果连锁的事,随即才进入一个小小的正题。

事情倒也不复杂,这一摊家乡的生意有很多亲戚参与,其中一件事是葡萄新品种的扩产,而在品尝楚金祥这边的质量之后,一个为了第一批拿到阳光葡萄的人给负责这件事的远房堂哥塞了钱。

店还没开,葡萄还没推广,旗号还没亮出来,回扣先出来了。

楚金祥是这摊生意的领头人,但碰见姐夫家亲戚做出来这种事,又见事情很快传开,一时间也有些为难如何处理,而且,人家家里还拎着人上门来认错和保证了。

可是,店还没开,出了这种先例……影响很不好。

但不管怎麽样,都是亲戚。

俞兴坐在办公桌上,耐心听完讲述,听完求情和保证,给出意见:「开掉啊。」

楚金祥愣了下:「他那边再三保证了,还是开除吗?大家心里得怎麽想?估计也都得劝我。」

「这桩生意就是这样的,亲戚这麽多,你不从严,后面上下其手,你怎麽搞?」俞兴笑道,「这样吧,你就说,我听说这件事,打算撤资不干了,开出的条件是把所有亲戚都隔开才继续投,然后你拼命劝说,我才改了主意,只让他一个人走。」

楚金祥没想到是这样扩大再缩小的方法,但仔细一想,八成还真有用。

俞兴抿了一口茶,继续说道:「小舅啊,做生意就是先划出来道嘛,只要你最后能带着大家成功,这些都不是事,你不要挂心上。」

楚金祥想了想,问道:「要是没成功呢?」

俞兴理所当然的说道:「没成功的话,你当然要被戳脊梁骨了,不然呢?」

楚金祥:「……」

他挠挠头:「好吧,他们戳我的,到时候我再戳你的。」

俞兴笑道:「可以,可以,小舅,对了,你那边葡萄先给我送点,我送朋友,唔,还有,如果你觉得谁不方便在公司,那就把他送到采购上面去,那里最能经受考验了。」

楚金祥明白这是什麽意思,面露复杂,感慨道:「这样考验,这样……我于心不忍啊。」

俞兴连连点头:「对对对,就这样,下次到别人面前不忍。」

楚金祥看着外甥,觉得自己确实学到真东西了。

他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离开。

没过两天,俞兴就听到了自己建议的处理结果,也从电话里听到不同家的反应,大抵是为之一肃。

7月8日,刚从金融中心返回硕和国际,俞兴这边就接到临时的电话,临港管委会的副主任朱泽辉要过来交流。

虽说还没打算这样直接谈,但人家这种登门的这种见面自然也不能拒绝。

俞兴迅速点人,把先前负责接洽的都喊了过来。

朱泽辉不光是管委会的副主任,还是浦东的副BOSS,而这一趟登门交流的唯一目标就是为了开诚布公。

他没说太多套话,谈及临港的现状。

就今年而言,临港的工业投资在PD区域只占15%,汽车领域就更少了,还不足5%,所以,他很希望看到碳矽集团在临港的顺利接洽。

「主任,我们绝对是在认真做这个事。」俞兴表达自己的态度,「而且,我认为临港的发展前景很好,产业的协同和配套都会很快发展起来,我们也愿意加入进来促进这方面的发展。」

他看了眼庞瑞阳一眼,笑道:「主任说话很实在,那我也不瞒你了,我们项目有人是建议找找别的地方,多谈一谈优惠,但我觉得既然看好临港的发展,那就不用搞这一套了。」

朱泽辉顺着视线就很轻易的看到先前在接触的庞瑞阳,点了点头,相信这种建议是能从老江湖嘴里说出来的,随即便和俞兴握了握手。

庞瑞阳看着两人的交流,这虽然没点名,但一眼就够了啊……

实诚话是往外面说了,可是,非要当着自己的面来说吗?

庞瑞阳吐了口气,俞总确实挺诚,也确实没必要那麽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