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见闻(1 / 1)

第347章 见闻

京城车展今年是为期十天,但前面四天是媒体日和专业日,俞兴等人则是挑的后面六天公众日到访,又用两天时间仔细看了看各家新品。

俞兴觉得,看起来都还挺有活力的。

外资积极探索电车,合资推出混动,国产更新体系,整个车展已经足足有一半的新能源产品。

这实际比他想像的要多很多。

当然,具体做的怎麽样,那是另一个维度的讨论。

抵京的第三天,俞兴见到了IDG的章苏阳。

他不知道是不是受碳矽集团这个项目的影响,不管章苏阳还是熊潇鸽,两人对于电车项目与行业的关心都挺多,还有投资上下游公司的想法。

相对而言,徐欣的注意力主要都是在碳矽集团这一个项目身上,要更为保守一些。

章苏阳有一半的目标是来和俞总聊聊进度,所以,见面寒暄了几句车展的盛况就直接询问:「俞总,电车的发动机有选好吗?」

碳矽集团出于续航焦虑的选择来做增程车,这一定位已经得到资方的认可,而增程车除了核心的三电,承担烧油发电作用的发动机也算比较关键的零件。

不管汇川技术丶精进电动还是宁德时代等公司,这都是确定性已经比较高的环节,但发动机的选择迟迟没有定下来。

「没选好呢,渖阳航天三菱有款1.5L的,东安动力有款1.2L的,我们都已经买来研究改装,国内的像上汽的1.8T,还有比亚迪丶吉利他们的发动机,那都是当宝贝一样的,肯定不会卖给我们,所以略微接触就没再往下谈了。」俞兴介绍情况。

「这两家为什麽还没法确定?」章苏阳问道。

「章总,这不是上菜市场买白菜啊,挑中一颗就直接结束了,我们要看哪一款更适合增程。」俞兴笑道,「而且,我们现在追求的是能一起对增程的需求进行针对性优化,希望的是能一起成立合资公司来做这件事,还在谈着,只能说,进度有点卡吧。」

章苏阳顺着往下问:「卡在哪里?需要提供什麽样的帮助?」

「这种合作吧,章总,你想,我们这个项目还没什麽成绩,他们也相对宝贝自己的技术,这些都是能理解的,但我们又不能不深入优化,就目前来看,沈航三菱的4A91和东安动力的DAM12A,这两款的热效率都马马虎虎,后者是三缸的,前者呢,需要做深度米勒循环和高压直喷等优化。」俞兴娓娓道来,「让他们自己优化,他们是不肯投入研发资金的,我们要合资优化,他们又卡着股权等问题,所以……」

他耸了耸肩:「就是还在谈,这件事不急,实在不行,我们也可以继续放眼海外厂商,美国的Fisker公司做增程车,它使用的是通用的LNF2.0T涡轮增压发动机,那款的口碑很不错,是06年的全球十佳发动机,缺点就是贵。」

章苏阳微微点头,忽然感觉不知怎麽问了。

俞总和碳矽集团各方面都在推进,也有备选方案,这都需要时间才能拿到新反馈。

章苏阳思索一会,只能笑道:「俞总,你别怪我上来就问你这些,我是觉得熊总的话有道理。」

俞兴问道:「熊总有什麽指示?」

「熊总没指示,熊总就是说,再不关心碳矽集团的进展,我们以后就没什麽能说上话的地方了,合作商有没有确定,这种事还能问问。」章苏阳说道,「等到所有合作都确定,后面就需要优化和深入整合,我们投资人那时候就完全外行了。」

优化和整合进入深水期,那就需要非常专业的解析和分析,资方完全外行,到时候就是项目方说什麽是什麽,就算存在第三方的口径,技术领域也是可以圆回来的。

章苏阳原则上相信俞总和碳矽集团,但作为一名投资人,他的理性碰见这些思绪又有些不安,当前阶段一旦结束,后面就像是黑盒,不知道最终会摸出来什麽结果。

俞兴瞬间理解章总的意思,明白他略微戏谑背后的某种担心,哈哈大笑道:「章总,你们这些外行想赚钱还想安稳睡觉啊,我天天压力那麽大,就得让你们跟我一样担着压力。」

章苏阳没想到俞总直接把话说开,只能无可奈何的跟着笑。

俞兴摸出来烟,递过去一根,又帮忙点燃,随即抽了一口自己的烟,认真说道:「章总,放心吧,你想想,我的钱也投进去呢,我比你们任何人都上心。」

章苏阳抽着烟,深深点头,这一点确实是一种保障。

但话说回来,碳矽集团迄今为止对上下游的投资已经超过10笔,这种不普遍的拿着资方的钱去投资的行为也稍微让人相对不放心。

章苏阳看着俞总,原则上还是愿意相信他,这位自从提出「老实造车」以来就确实很老实很扎实的在推动项目工作。

俞兴的车展之旅接近尾声。

他对于各家产品和市场动向有了最前线的体验,有一种不同于纸上资料的落实,也就不打算熬到最后才撤。

不过,俞兴临走前还是从长城的展台绕了绕,又和王凤瑛聊了许久。

虽说长城后来闹出接班上的种种问题,但哈弗H6这种精确的市场定位还是值得学习的,相关的市场体系也值得思考。

碳矽集团不能局限于造车,后续还需要考虑市场方面的问题。

俞兴只在最后询问了一句想跳槽过来的长城高管:「王总,崔之愚崔总想来临港试试,你觉得他怎麽样?靠谱吗?」

「你就这样直接问我啊?」王凤瑛哭笑不得,年轻人现在做事都是这样直接吗?

俞兴点点头:「嗯啊,这种事坦诚一些更好,行业就这麽大,人各有志,也许他来碳矽集团历练历练又回流到长城,未来都说不准嘛。」

王凤瑛笑了两声:「崔之愚是很看好新能源未来的,已经在我们公司内部提了好几次,但行业未来是行业,具体到不同公司,我们认为需要分先后,我不舍得他走,但他一定要走的话,我认为他是一位很优秀的人才。」

俞兴「嗯」了一声,伸出右手:「好的,王总,有缘再会,你如果在长城不开心……」

王凤瑛有些生气的打断道:「俞总,你不要再提这种话。」

俞兴耸耸肩,从善如流,结束交流。

事情光说肯定不行,落到头上才知道。

这一见长城的这位二把手,他又想起一件长城千金的手笔,彼时网络上声称长城有款车的配色名称有问题,他一直以为那种很离谱的话是谣言,后来闲来无事的上官网验证,才知道长城竟然把旗下某车型的绿色官称为「原谅绿」。

某些时候,一些事确实过于离谱,反而是真的……

俞兴离开长城的展台。

另一边暗中观察的崔之愚眼见潜在老板离开,立即窜到王凤瑛身边:「王总,我可能要去碳矽集团了,俞总是不是问我呢?是不是找你做背调呢?」

王凤瑛「呃」了一声:「是吧。」

崔之愚认真问道:「我看你们聊了很多,他都问了我什麽啊?」

王凤瑛很想说俞总只问了一句,但又觉得似乎不太好,只能答道:「问你……反正问了你很多,我都是说好话,你真要去碳矽集团?为什麽是它呢?」

崔之愚思考几秒后答道:「也不是一定要去,但我打听了那边的待遇,确实不错,国内能认真做新能源的本身就没多少,我看他这个人还是挺靠谱的,反正,我会到临港看看再决定。」

「真要走了?」王凤瑛问道。

崔之愚默默点头。

「好吧。」王凤瑛伸出手,「我和魏总说一声,反正,行业就这麽大,以后没准还能继续合作。」

崔之愚握手,感谢王总对自己在工作中的照顾。

他还是相当认可和钦佩王总的。

崔之愚的辞职很快获批,而趁着离职程序在走的周末,他直接飞到临港来对碳矽集团一探究竟。

因为俞兴还要在京城参观车企的工厂,所以,临港这边就是隔空打了电话让人接待。

崔之愚抵达临港,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正在施工的碳矽集团汽车工厂。

这种建设没什麽好看的,就是证明至少确实在花钱。

随后,他驱车到了碳矽集团直线距离不远的临时总部,见到接待自己的已经彻底从百晓生转到碳矽集团负责人事工作的傅运良。

崔之愚刚寒暄闲聊几句,忽然被远处的喧嚣所吸引,一辆货车驶入厂区,而边上的人都颇为兴奋的等待卸货。

「傅总,那边是什麽到了?」崔之愚有些好奇。

傅运良看了一眼,随口答道:「特斯拉Model S同款的电池和电机到了,崔总,这边请。」

崔之愚刚刚挪动的脚步停下,愕然问道:「Model S的?它不是还没交付吗?」

「我不太了解,好像是6月交付吧,但电池和电机什麽的零件,这些拿到应该不困难吧?」傅运良不负责那边的工作,迟疑道,「松下的电池,我们之前有和松下谈合作的,哦对,公司订了Model S,不知道什麽时候能到。」

崔之愚刚过去围观围观,又有些不太好意思:「嗯……我是挺意外的。」

「这是必要的学习嘛,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傅运良引着这位长城的高管上楼,又说道,「崔总要是对特斯拉感兴趣,车间里还有一台特斯拉的超跑Roadster,等你有空也可以去看看。」

崔之愚惊讶道:「真的?」

「是啊,上一周拆开了,这几天不知道有没有装回去。」傅运良思考道,「反正,车间里有好多车,有油车,也有混动和电车,他们很喜欢玩……哦,按照俞总的说话,这叫『拆拆乐』,什麽汉兰达,什麽比亚迪,有贵有便宜,俞总这次去京城,不知道会不会带回来新的车型。」

崔之愚忽然有些明白,为什麽俞总在荣威550混动上的看法能和王总不谋而合了。

很快,这个额外的念头消失不见。

因为,崔之愚被傅运良介绍的碳矽集团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和已经搭建的团队所惊住了。

班戈这种宝马前设计总监还能理解,他毕竟离开宝马有几年了,但沃尔沃那种安全总监托马斯是什麽时候加入的碳矽集团?

崔之愚忍不住问出这样的问题。

「嗯……托马斯是挺快的。」傅运良是亲眼看到托马斯用手指比钱的场面,「咳」了一声,「他是被俞总的个人魅力所吸引,也认为新能源是未来,所以就很快过来了。」

崔之愚舔了舔嘴唇,明明感觉碳矽集团出现没多久,但似乎已经做了很多超出想像的工作。

他又问了句:「毫米波雷达,那玩意能研究出来吗?」

傅运良诚实的摇摇头:「崔总,这个我真不清楚,我也不想骗你,但确实在投资和推进。」

崔之愚觉得傅总要是直接骗自己一句,那就顺势进入谈薪酬的环节了。

但,这位还挺实诚。

他喝了口茶,觉得还是要稍微保持矜持:「嗯,傅总,我基本清楚碳矽集团的情况了,俞总说我这边还需要背调,咱们就都想想。」

傅运良笑道:「崔总,行啊,你是直接和俞总聊过的,他过几天也就回来了,你们到时还可以当面沟通。」

崔之愚点点头,结束对碳矽集团的探访。

等他带着资料下楼,先前的货车和喧闹都已经不见,想必那些东西都已经在车间里研究起来了。

崔之愚没有立即回酒店,又去建设中的工地转了转,边看边琢磨情况。

这天晚上,他打了几通电话,打听了一些碳矽集团在供应链方面的动作,确认今天听到的内容没什麽夸大,甚至还有些保守。

崔之愚觉得自己这边的意向基本可以敲定了。

夜里十一点,他刷着手机忽然看到一条俞总的最新报导,是媒体对他在车展的简短采访,询问的是本次参加车展感受。

俞兴的回答很谦虚:「我这一趟过来就是学习的,真的,像奔驰丶宝马等等,他们既有品牌又有技术,合资车像上汽的荣威,它对混动的探索真的很棒,还有长城丶比亚迪等等,都是我们的榜样。」

「碳矽集团刚刚进入汽车行业,不管外资丶合资还是国产,都是碳矽集团的老师,我就希望以后和老师们多学习,多请教,多交流。」

崔之愚刷着这些文字,刷着这些谦虚的回答,再想着偷听时的俞总语气,嗯……俞总在移动网际网路竞争的本性不知道能憋多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