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登门(1 / 1)

第350章 登门

俞兴被撩动了狩猎的心思。

原本只想窝在临港,现在就不得不去咸宁瞧瞧新能源的新发展了,而在给出点齐人马的命令之后,他也让章阳煦把收集到的疑似传销的问题间接反应给有关部门,但并没有太直接的反馈。

这没有出乎俞兴的预料。

像祥天集团这种情况,必然涉及跨地域的管辖问题,很可能财务团队在这个城市,培训会议在那个城市,底层团队又在另一个城市,而要搞联合侦查就得层层上报,周期很容易拉长到数月乃至数年。

还有一个情况需要考虑,祥天集团利用新能源的名义是得到了一些地方认可的,比如,咸宁已经成立「空气动力汽车实验室」,这里面毋庸置疑是存在地方招商的期望。

祥天集团短时间里无法通过官方渠道处理,打口水仗又容易被恶心,至于能恶心到什麽程度……

不太谦虚的说,俞兴在恶心人这方面也是有些造诣的,不想和周嶝容这种人在舆论上有所纠缠,就还是决定进行线下的物理纠缠。

他发现新能源已经变成一个黑盒。

上次那个弄电池骗局的最终调查就是在做传销,这次这个传销又是把主意打到新能源上面,不仅如此,还特意蹭着临港的碳矽集团。

俞兴不知道这算不算传销圈对碳矽集团的认可,但新能源这个黑盒里还藏着一条毒蛇。

碳矽集团用三天时间临时搭建了一个打传小分队,而且,打听到祥天集团在申城还有一个办公室,又专门找了脸生的员工过去接受培训,展现对它旗下宣称要上市的公司的兴趣。

等到一切准备妥当,俞兴找来相熟的网易记者费嘉树,把已经拿到的相关材料摆到面前,询问对方是否想要一个独家报导。

费嘉树给出出乎意料的拒绝:「俞总,不。」

俞兴很诧异:「为什麽?」

「两个。」费嘉树比划出两根手指,「我要两个独家报导,传销的这个是一个,碳矽集团如今发展的状况是第二个!」

俞兴明白了,但有些踌躇:「我们做电车就已经被很多人质疑了,现在的很多进度又都看不出成果,让你这麽写报导吧,反而更容易出现疑问啊。」

费嘉树理解俞总的担忧,笑道:「那也不必是现在,不必是今年,我先取材,做做记录,等到时机成熟就写一篇或者一个系列的独家深入报导,绝对不会抹黑,但是,俞总,我也想尽量客观。」

俞兴这次就很容易的答应下来了:「那没问题。」

费嘉树很高兴,位于临港的碳矽集团先前几乎都不接受媒体采访,现在有机会对这个项目一探究竟了。

他最后问了个问题:「俞总,什麽时候走?」

「下午坐飞机去江城,然后我们开车到咸宁。」俞兴答道,「明天给你搞搞素材。」

费嘉树没什麽好准备的,乾脆就在硕和国际这边蹭了一顿午饭。

下午三点钟,他和俞总一行人一起登上飞往江城的客机。

费嘉树把同行的时间就当成两次独家采访的机会。

他询问这次去对方公司「考察」的由来,不解道:「俞总,既然这家公司可能涉及传销,你为什麽不让有关部门来处理呢?」

「需要时间,我不想等,也不觉得这样的公司会弄出多麽精巧精密的骗局,与其我在网上或者舆论上和他罗嗦,真不如现在这样见面碰一碰来得快。」俞兴很诚实的说道,「有朋友因为祥天集团提到我正在做的电车就向我询问它技术的可行性,我给了否定答案,祥天集团的老板给我打了电话,然后又在采访的时候再次提到我们,他后面要是弄个……」

他思考两秒,继续说道:「比如说,弄个『向碳矽模式学习』的口号,最后骗局被揭穿,我这不得被他碰瓷半身黑啊。」

费嘉树忍不住笑道:「要是传销公司口口声声把碳矽集团挂在嘴边,那是挺损的,没准有人受损失了还得去找你。」

他当记者,自然见证过生物的多样性。

不过,「碳矽模式」这种提法倒是可以暂定为一个角度,国内电车现在有待开拓,碳矽集团本身就是先行者之一。

费嘉树默默琢磨国内新能源行业的情况,也不怪传销公司碰瓷碳矽集团,国内现在做这方面的……比亚迪这两年遭遇挫折,碳矽集团既是落地申城,又还没有具体成果,恰好适合「空对空」的拿过来对比。

增程汽车都能落地临港,零排放的汽车不更得多弄些钱?

费嘉树思考了一会,问道:「俞总,那这一趟具体要怎麽做?」

「我们是申城投资考察团,是要做投资交流的。」俞兴淡淡的说道,「既然要投资,当然要弄清楚项目技术的原委,而且,祥天集团宣称有专家评审的意见,有专家签字认可项目的可行性,我已经把人找来了。」

他往后呶呶嘴:「那边那位就是宋教授,他说他的签名是研讨会的报到签名,只是被邀请参会,完全没有所谓的可行性论证。」

费嘉树往后看了看,瞧见一位一脸倒霉相的老学究。

他叹道:「骗子就是喜欢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啊,真是什麽行业都有骗子。」

俞兴「嗯」了一声:「欺骗永恒嘛。」

费嘉树看了眼俞总。

俞兴忽然发现自己说顺嘴了,略一迟疑:「这是谁说的来着……」

费嘉树给出准确答案:「是过山峰。」

俞兴点点头:「好像是。」

「俞总对过山峰怎麽看?」费嘉树闲聊,又憧憬道,「我要是能给过山峰也做个独家报导就好了。」

俞兴抿抿嘴,没有聊这个话题,你都快成过山峰的外围记者了……

从申城到江城,又从江城驱车前往咸宁。

关于祥天集团,其实没什麽太多要说的,所以,俞兴和费嘉树一路上聊了很多国内电车供应链的现状与展望,着实让后者惊讶于学医出身的俞总似乎显得博学的行业知识了。

因为打传小分队的人还在陆续到来,今晚先在咸宁休息。

次日上午,两辆大巴车载着整个队伍直奔祥天集团在咸宁设立的实验室,而周嶝容已经托由前今日资本副总裁刘建凯约在这里。

正当俞兴嘱咐费嘉树做好隐藏拍摄的时候,他微信上忽然收到上次来临港视察的领导秘书的消息,提前两个小时得知事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即将到来。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 - 2020年)》。

不同于之前的规划,这次是做了一个连续八年的重要规划。

俞兴感谢了这位秘书的通知,脑子里刚转着公司在发动机方面有藉此推动的可能性,大巴已经抵达祥天集团的空气动力汽车实验室。

位置略偏,已经挂牌,一片厂区里还摆着辆车身写有「祥天空气动力试验车」的大巴,但没什麽生产的迹象。

刘建凯约见的时间是今日下午,一行人提前半天的打了个时间差,而厂区里还有十来位疑似来参观新能源技术的人。

俞兴瞟了一眼,觉得这些人可能是被哄骗来的潜在下线,居中介绍的不知是中层还是高层。

「喂,你们是干嘛的?」厂区有保安瞧见忽然来了一帮人,愕然的询问。

「我是来和周嶝容周总谈投资的刘建凯,已经约好时间了。」刘建凯高声道,「周总人呢?」

「刘建凯?约好了?」正在院子里介绍原始股的黎天瑞有些懵,又看了眼这群人,不知道这是哪个省份的弟兄,又或者,面前这位也是在做资金盘,现在是想并过来?

他下意识的说道:「我是黎天瑞,负责实验室的研发工作,周总等下过来,你们先进去坐,我把这些东西和他们讲完。」

俞兴和刘建凯对视一眼,这是不忘把传销工作做完啊,还传还传,干你们来了!

刘建凯笑道:「那我们一起听了,周总也是要给我们说空气动力汽车呢。」

黎天瑞传十个是传,传五十个也是传,心里闪过一丝对下线提升的计算,热情的笑道:「行啊,来来来,大家一起听,周总等下就来。」

刘建凯欣然点头,给了宋宇锋一个眼神,让他先带几个人去办公室里休息。

俞兴挥了挥手,四十来号人乌央央的把人和车都围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