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机会(1 / 1)

第352章 机会

网络与舆论的纠缠太费口舌,线下的碰撞很容易见真章。

俞兴带人撞碎祥天集团的事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他对此有两个明悟,一是物理纠缠很有效,二是谨防别人物理纠缠自己。

以及,Pony确实是个斯文人。

换了自己碰见他的情况,至少得有「热心群众」的一顿打。

刘琬英对于他这样的感慨分享,想到一句名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倒也没到那种程度吧。」俞兴没想到小英来了这麽一句,斟酌道,「我找企鹅是有很多人叫好的,这次突击祥天集团也是打掉一个传销窝点,怎麽也不能算卑鄙吧。」

刘琬英笑眯眯的总结道:「那改改,这叫高尚心肠,卑鄙手段。」

俞兴觉得原句就挺好:「菩萨心肠,霹雳手段,没那麽菩萨,也没那麽霹雳。」

刘琬英点点头,若有所思的说道:「我觉得吧,就目前新能源行业这个状态,骗局肯定还会有的,搞传销的还算低级,那种半真半假弄资本运作的,才更高端。」

俞兴很难不同意,事实证明,传销这种骗局就是很薄弱。

至于更高端的……

不提威马丶高合丶拜腾等一批可能确实很菜的车企,像恒大丶乐视丶赛麟就很值得一提。

哦对,还有一个也是宣称加水就跑的青年汽车。

俞兴转了转念头,想到与这次祥天集团类似概念的「水氢车」,而主导这个骗局的青年汽车早在2001年就成立了,它甚至凭藉2008年为京城奥运提供用车而火了一把,现在也还正在进行不错的运营。

他忽然生出疑惑,青年汽车是怎麽走向邪路的?

俞兴现在的重心工作主要是自家的项目与电车供应链,确实不清楚青年汽车这种车企的具体情况,而等他抽空在吃饭的时候委婉询问胡铮南,立即就得到了答案。

「青年汽车?它过去几年是发展的不错,08年的京城奥运,后面09年到10年的济南全运会丶申城世博会和羊城亚运会,它都拿到了高档接待车的服务权,营销和势头都不错。」胡铮南先给予评价,又说道,「但它一直在蹭莲花的品牌啊,它的底盘调教丶动力匹配等核心技术都是『莲花工程』提供支持的,发动机等关键部件也全都依赖外部的采购。」

他耸耸肩:「莲花进入国内市场,发现青年汽车在蹭自己,一怒之下就让『莲花工程』的技术断供了,今年刚断的,所以,青年汽车后面会面临很严峻的挑战。」

俞兴纳闷道:「青年汽车不是和莲花有技术支持吗?莲花才发现在蹭?」

胡铮南解释道:「『莲花工程』和莲花跑车不是一起的,它们只是在一个集团旗下,『莲花工程』有为很多品牌提供技术服务,这是两码业务,但青年汽车这种刻意模糊品牌的行为肯定把人激怒了。」

青年汽车旗下就有命名为「莲花」的系列,有莲花L3丶莲花L5丶莲花T5,而真正的莲花跑车在2011年进入华夏市场,因为商标被抢占,只能采用音译名「路特斯」。

俞兴捋了捋关系,彻底明白青年汽车为何走向骗局,没了核心技术的支持,销量丶资金炼等一系列的事情都会面临连锁反应,而且,时间很短。

所以,本就蹭起来的青年汽车最终出现了一个「造出全球首辆水氢燃料汽车」的故事。

胡铮南目光炯炯的看着自家老板,略带深意的说道:「所以,掌握核心技术是极其重要的,青年汽车的发动机就有从东安动力购买。」

俞兴回神,笑道:「到底有什麽是不重要的?资金重要,核心技术重要,市场渠道重要,品牌形象重要,人才培养重要,胡总,你告诉我,什麽不重要?」

胡铮南的游说一触即退:「俞总,都重要啊,我只能负责我重要的部分,你是老总,所以,你负责所有重要的部分,这就是在其位嘛,吃饭,吃饭。」

俞兴知道胡铮南还是想全力推动自家开发发动机,但这涉及到太多的问题,且不说需要更庞大的团队,就是制造或代工也是问题,碳矽集团现在也没法自己再弄出来一条发动机的生产线。

他思考片刻,透露一个最新的情况:「胡总,国家的规划出来了,我反应了我们目前遇到的问题,看看能不能从中撮合,崔之愚已经在整理资料,希望能拿到一个『增程器』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在07年出炉,是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而设立,今年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八年发展规划,会有一批行业内的项目获得支持。

国内目前只有碳矽集团在增程路线上最为坚定和投入最多,先前又获得领导视察的认可,所以,这是一个用来解决「增程器」的机会。

如能入选项目,不仅能获得拨款支持,对于发动机厂商也有更多的意义,而那意味着双方的合资与合作必然水到渠成。

因为,这样的项目是根植于新能源的「增程器」,并不是发动机。

发动机进行针对增程场景的优化之后才是「增程器」,才能入选项目,国内现在只有碳矽集团主要在做这个,也需要这个。

如果不是「增程器」,不管东安动力还是沈航三菱,他们手里的仍然只是用于燃油车的普通发动机。

这种有希望获得政策支持的天然机会自然需要把握。

饶是力主全新开发的胡铮南,他听完老板的一席话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个打破僵局的好机会。

「领导那边愿意支持吗?」胡铮南问了一句现状。

「我们打了两通电话,我感觉到的态度是倾向于积极的。」俞兴笑道,「稍微等一等,我觉得希望很大。」

胡铮南默默点头,思考新的变化。

不过,俞兴想等,沈航三菱那边不想等了,要求直接与碳矽集团的BOSS谈。

从长城过来接手谈判工作的崔之愚带来一个让俞兴难以拒绝的理由——「他打传销都亲自去,凭什麽不和我们直接谈?」

俞兴只有两个字……有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