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马驴之辨(5k)(1 / 1)
第359章 马驴之辨(5k)
胡煦波忽然感受到已经被自己努力淡去的痛苦!
从去年到今年,他总是有意无意的避开俞兴,哪怕百晓生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启明创投收到了邀请都没有露面!
然而,今天冷不丁听到俞兴对美业O2O前景的判断,那种痛苦猝不及防的重新降临了!
或者说,痛苦从未远去,只是被各种忙碌掩盖在了心底。
按照常理,投资有风险,项目的成与败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可是,启明创投在微信上的投资与退出太过出名,而马驴之分也是行业这几年最出圈的笑柄!
偏偏,阿里的微信还越做越大,企鹅遭受的重创也越来越深,这种巨头核心业务的深刻影响连带着启明创投的故事也总是难以避免的被反覆提及,就差被写入投资教科书当负面典型了。
胡煦波有段时间甚至经常梦到他代表启明创投与企鹅的签字时刻,而旁边总是出现俞兴的声音——驴驴驴驴驴……
他深吸两口气,默默松开不知什麽时候握紧的拳头。
胡煦波看到徐总在认真翻阅材料,语气状似寻常的问道:「哦?是吗?他怎麽说呢?」
徐欣好像完全没注意到胡总的异常,自己也从对材料中的思考中回过神,不无忧虑的说道:「俞总认为美团的发展太快了,这是美业O2O很大的隐患,团购市场很可能是强者通吃的局面。」
美团是在2010年成立,紧随其后就是团购市场在资本进入后的爆发,去年的「千团大战」也是罕见的惨烈,而今年的美团已经坐稳团购市场的头把交椅,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如今美团占据30%的市场,第二的大众点评只有不到20%,第三的糯米更是不到10%。
徐欣是注意到这一点的,之前和俞兴的交流虽然简短,但对方同样提及美团的速度,这就是不谋而合。
美业O2O绝对是典型的网际网路故事,问题就在于,这种细分市场能不能扛住美团丶大众点评那种从「千团大战」里活过来的公司的竞争,这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自打进入移动网际网路时代,以微信为代表的竞争有着明显区别于PC时代的速度,这一点越来越明显。
徐欣的判断是,美业O2O是个伪命题,但这不耽误拿着这个伪命题来游说投资之驴们。
恰恰,启明创投本身就已经在这个局里面,不得不说是缘分了。
投资亦有高下之分,下等马也是马!
胡煦波陷入明显的长考,半晌之后挣扎着提出一个有力的论点:「企鹅这次也加入了,它会对美丽说给予很大的流量扶持。」
徐欣轻而易举的给出一个更有力的反驳:「胡总,如果流量万能,企鹅至于到今天这一步吗?」
尽管遭遇严峻竞争,企鹅仍旧拥有庞大的流量,但和曾经几乎被神话的流量名声相比,它现在已经被抹去了滤镜。
微信丶微博丶电商,这种市场里的受挫很难不让人重新进行审视。
徐欣又给出一个小道消息:「据说企鹅投资的高朋团购在今年会和美团合并,两边已经在推动了,企鹅的流量在团购市场里也很艰难。」
企鹅在团购市场是试图做出成绩的,有与美国团购鼻祖Groupon合资成立的高朋网,也有投资的另一个团购平台F团,还有自营的QQ团购,但前两家已经合并整合,据说QQ团购下一步也会被整合,进而是卖给美团。
这无疑是企鹅流量威力界限的又一现实证明。
胡旭波听到这里,忍不住焦虑的拿出一支烟。
徐欣叹了一口气:「企鹅是有流量,但流量只是工具,如何使用流量才是最重要的。」
她注视着胡旭波的神色,图穷匕见:「俞总在商业运营方面确实很有能力。」
胡煦波长长的吐了一口烟气,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是的,俞兴,他这个人的眼光和运营是不错的,就是,就是……」
就是说话刻薄了点。
徐欣在心里补充胡煦波没说完的半句话。
当然了,驴马之分的具体说法出自自己之口,又用来转移今日资本在微信投资前后的问题,这一点就不用细究了。
就算俞兴没亲口说这样的话,他敢说他心里没那麽想吗?
胡煦波又抽了两支烟,前前后后的把事情捋了捋,发现面前的局面陷入一个绝境。
假设俞兴这次的判断也对了,前面的美业O2O难以转型,后面的阿里电商流量被断,自己转型做垂直电商又面临激烈的竞争……这种局面太难了!
问题在于,启明创投还有两个面临这种局面的项目!
一个蘑菇街,一个美丽说!
胡煦波左想右想,忽然注意到一件事,这次一起投资美丽说的还有红隼资本,而俞兴与红隼关系匪浅,他不能眼睁睁看着红隼就这麽折在项目里吧?
他想到这里,缓缓问道:「徐总,既然俞兴说美业O2O不行,那他是怎麽看美丽说这次遭遇的情况?」
「我和他聊了。」徐欣先说半句真话,再说半句假话,「和他聊了很久。」
胡煦波凝神细听。
「他认为美业是死路,但电商里还有生机。」徐欣认真的说道,「蘑菇街和美丽说被断掉流量和佣金这两头,他旗下的碳矽数据公司现在拥有不错的流量,两家公司原本也有流量,而电商除了阿里,别家也还是需要流量的,导购这一块仍然能做,这样的话至少能先活下来。」
胡煦波惊讶道:「碳矽数据公司,阿里有股份的啊,那边能让碳矽接手吗?」
徐欣点了点头:「是啊,这也是俞总的踌躇所在,碳矽数据要是出手,阿里方面必然不悦,他现在对于这件事的走向也很犹豫,你觉得碳矽数据公司的未来怎麽样?」
胡煦波迟疑一会,不得不承认道:「碳矽数据公司比很多人想像的都要好,拦GG和K歌的表现一般,但那个WIFI万能钥匙真是很不错,最新热点里的内容良莠不齐,也没公布数据,不过,它的活跃度看起来也不错。」
「是啊,所以,碳矽数据保持现状的发展就会很不错,它是否有必要主动打破这种局面就是俞总在担心的。」徐欣认为自己观察的应该很接近俞兴的考量。
这波整合本来就是俞兴提出来,但他后来又有些保守,无非就是在考虑碳矽数据的未来。
徐欣觉得不能让俞兴就这麽观望下去,该做事做事,自己先把能整合的整合了,到时候借他的「运营」一用,这桩事就成了一半,至于整合过后的未来……
电商市场的竞争确实激烈,但移动网际网路能带来新的机会。
徐欣不是说一定能行,只觉完全可以尝试。
只要眼前这次的整合能完成,她希望今日资本接下来投进碳矽数据的下一轮,而且,蘑菇街和美丽说未来也可以用资产的方式并入碳矽数据。
这是徐欣正在施行的运作方向。
与今日资本过去的操作不同,这次要更为复杂,也需要各方面的配合,但完成之后的收益值得想像。
「碳矽数据的流量……」胡煦波思考这种可能性,问题重新回到对断流局面的解法上面,不同于大力转型到O2O,这种寻找新流量和新佣金的方式是更「传统」的。
但如果是这样的解法,启明创投不用那麽急切的投进来,完全可以观察观察情况,毕竟已经有在蘑菇街里的股份,手里已经有个倒霉蛋了。
偏偏,启明创投又特麽的跟着企鹅一起投进来了!
胡煦波提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企鹅这次投资美丽说是拿到了15%的股份,已经是最大的机构股东,如果要接入碳矽数据的流量,未来走向……这很容易起争执。」
「企鹅过去这些年在电商上不断的失败,让我来选,我只会选择更擅长移动网际网路的碳矽数据。」徐欣毫不犹豫的给出表态,「它是最大的机构股东没问题,但这些股份并不足以让它决定美丽说的走向,我现在正考虑的是,不光美丽说内部要有一个统一的认知,就是美丽说和蘑菇街最好也要减少竞争,这样才能更好的在激烈的环境里活下来。」
胡煦波微微点头,明白徐总的意思:「你是说,美丽说和蘑菇街可以换股?这样在危急时刻结成同盟确实不错。」
他还是蘑菇街的股东,从这一点考虑,两家搁置竞争来一致发展,这肯定是最好的。
徐欣摇摇头,纠正道:「不,我认为,这两家只有彻底整合到一起才能走出困境,而且,走出困境之后还要有所发展,这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长远问题,不是活过这一阵就不管了。」
胡煦波下意识的说道:「合并是很难的啊,蘑菇街和美丽说都是AB股,陈琦和徐逸荣的投票权都很多。」
徐欣再次借名头一用:「俞总说,整合不彻底,不如彻底不整合,如果不沿着这个方向来运营,碳矽数据公司压根没有下场的意义。」
胡煦波心里默念这句话,整合不彻底,不如彻底不整合……
这听起来比自己考虑的结盟更狠,也似乎更能从本质解决问题。
他感觉自己额头开始有汗要下来了,伸手一模,真流汗了!
「我认为这话是有理的,也正因为两家合并到一起的难度,碳矽数据公司迟迟不动。」徐欣抛出野望,「但这种难度不是解决不了,阿里断供这件事很让大家生气,这种忽然出现的外界压力或许就是两家合并在一起的契机。」
她看着情不自禁点头的胡煦波,严肃的说道:「只是,我们需要先说服一些人。」
胡煦波摸了摸下巴,感觉徐总心里已经有了章程:「先说服谁呢?」
「我也在考虑啊。」徐欣摇了摇头,「我还没和徐逸荣谈过,也没和红杉丶纪源他们谈过,俞总那边连带着碳矽数据的判断到底怎麽走,这些都还需要冷静的思考和交流。」
胡煦波又抽了一支烟。
第一,俞总说,美业O2O一定不行。
第二,整合不彻底,不如彻底不整合。
第三,碳矽数据至少要掌握一定的运营方向决策权。
胡煦波是和俞兴打过不少交道的,全盘考量之后忽然说道:「我记得俞总说过垂直电商的未来很难。」
「是的,他在很多场合都说过这话,所以,这波先活下来,下一波的方向到底往哪里走,这也是一个需要大家来确定的事情。」徐欣斟酌道,「从现在的局面来看,徐逸荣考虑做O2O,蘑菇街那边想转做垂直电商,但不管O2O还是垂直电商的前景如何,他们走到今天都证明他们对于这次阿里的动作是预判不足的。」
胡煦波听出来徐总的意思,那两个人的判断不够精准,眼下局面就还需要一位真正能主持大局的人。
俞总是这样的人物吗?
他确实很有操盘项目的经验,江湖口碑也顶尖,但精力目前都投在汽车上面,退而求其次,碳矽数据公司能不能引导出正确的方向?
胡煦波叹息道:「徐总,你投资之前也没找俞总聊聊这方面吗?」
「别说我了,红隼怎麽样?不也还是陷进来了?」徐欣摇头,「他现在的心思都在碳矽集团上面,投资也就是这样有风险,你投蘑菇街的时候就能料想阿里会翻脸吗?」
胡煦波没料想到,所以现在只能叹息。
同样的,他也没料想到转型O2O的前景被那麽轻易否决,至于要不要头铁的再往O2O上试试……
上一次不相信俞兴的判断已经导致很难受的后果。
胡煦波忽然问了句不相关的话题:「碳矽集团现在怎麽样了?」
自从俞兴创立碳矽集团并为之努力,他其实已经变得很低调,很多时间就在汽车产业里打转,先前出现的打击传销事件也是和汽车相关,而碳矽数据公司的动静很多都是锺志凌丶翟逸飞等人。
「他很忙,进度在预期之中。」徐欣如实的说道,「我上次见他,他刚拿到政府的扶植政策,和沈航三菱的发动机合作立项了,还有一个……」
她想了想,继续说道:「说是还有一个支持政策是和雷达频率有关的,工信那边会出一个有利于毫米波雷达频段的试行办法。」
徐欣之前听俞兴聊了一堆,但没怎麽记住具体细节,就知道这次是刚获得两个政策支持。
胡煦波无法感受碳矽集团的具体进度,只听这种政策支持就觉得……俞总这次杀入汽车行业的判断也是对的吗?
那就也相信他在O2O上的判断吧。
胡煦波经过交流,又仔细思考眼前局面,给出自己的想法:「徐总,我们应该先和红杉丶纪源丶蓝驰丶清科丶肇信丶IDG丶红隼丶贝塔斯曼他们都聊聊,然后再和两家的创始人聊聊,既然O2O不行,既然两家都需要流量,这种事得现在就开始聊,又有这麽多家,不好聊啊。」
不算企鹅,两家公司涉及到10家投资机构,想要统一大家的想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徐欣也认同这一点,不好聊,现在也就是IDG丶红隼丶今日资本加上今天刚搞定的启明创投这4家嘛。
剩下的6家,带着4家接近一致的意见去一家一家的聊,而只要再聊一家,这10家也就过半了。
具体拿什麽聊?
就拿今天和胡总聊天的内容聊,再加上已经同意的机构数量,以及,碳矽数据那边不俗的流量。
徐欣对于这种运作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她没有把这种信心表现出来,只是赞同胡总要即刻开始行动的判断。
果不其然,只在一周之内,同意进行彻底整合的机构数量就到了6家。
徐欣打电话向俞兴通知了最新的进展。
俞兴对此大吃一惊:「六家股东都同意合并?这……大家都很……很痛快啊。」
这着实出乎意料。
随即,他估摸着徐总的积极性,又称赞道:「徐总,你的游说很成功啊。」
徐欣不提借用了俞总名头的事情,只是笑道:「俞总,你别小看我,毕竟,下等马也是马。」
俞兴哭笑不得:「徐总,我是真没说过这话!」
「反正都传是你说的,是不是你说的也不重要了。」徐欣正色道,「俞总,我们之间还会继续沟通,我认为,碳矽数据公司的入场可以进行实质性的讨论了。」
俞兴沉吟片刻后也没有在这件事上再纠缠,事实上,红隼投进去之后就已经象徵着事情正式运转的开始。
他答应了下来:「好,我会让锺志凌他们讨论这件事如何来做,碳矽数据公司的作用其实相对简单,这个阶段只是流量的提供方,嗯,机构们愿意合并,现在还需要看陈总和徐总的意思。」
两家公司的创始人都拥有过半的投票权,没有他们点头其实是无法整合的。
徐欣自然知道这一点,只是说了句:「俞总,不是所有人都像你那麽能扛压。」
俞兴想着碳矽数据公司时不时借用今日资本的名声来压力其它公司,由衷的说道:「徐总,哎,你呀,你有时候是强势了些,我对他们俩印象都很好。」
他上次参加网际网路大会的时候就见过蘑菇街的陈琦和美丽说的徐逸荣,当然,那没耽误当着马伝的面提起两家的发展目标。
徐欣也由衷的说道:「俞总,强势也好,弱势也罢,这次归根结底是看如何走出困境,公司死了还能谈什麽呢?我们相信你的运营手段和眼光,也相信碳矽数据在移动网际网路的发展。」
俞兴到了这时也没了谦辞,乾脆的说道:「那行,咱们就一起试试。」
徐欣的脸上露出笑容。
电话结束。
俞兴捏着手机,暗忖徐氏风格的强势。
徐欣拿起茶杯,琢磨俞总运营的口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