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融资(1 / 1)

第382章 融资

不同于俞兴做的事,网易专访中的他显得颇为温和,表态甚至算是包容。

因为有车展上不愉快的交流与后续的舆论以及紧接着引起轩然大波的测评,许多人都觉得这位转战到汽车行业的创业者会抓住机会对奔驰等品牌大肆批评,但他在专访中竟然颇为克制和理性。

而且,俞兴竟然还要开放专利……

网易放出专访,不同媒体的解读和评价大相径庭,如新浪转载报导后给了不错的评价,认为「临港的海水逆流而上,年轻的创业者意气风发,俞兴依旧并不畏惧任何流言蜚语」,而企鹅则是抓住这次测评的合法性,认为不论结果如何,必须坚持程序上的合规。

相较于不同媒体的态度,更多的围观群众产生比较明显的倾向变化,不同平台里出现类似的话——他都要开放专利了,还要他怎样?

这种大众舆论变化除了专访的因素,不少媒体挖掘和传播俞兴提到的美国IIHS八月份的测试结果也是关键。

原来确实不是俞兴瞎编乱造,确实是行业最前沿的测试,也确实同样存在奔驰C级的表现不佳。

不仅如此,媒体找到的IIHS测试所显示的还有奥迪A4同样是最差的「Poor」,宝马3系也就是略好的「Marginal」及格,反倒是铃木丶斯巴鲁等通俗认知上不如德系结实的车型获得优丶良。

这样单纯一个环节的表现不能作为车型整体的安全评价,但不同车型在正面25%偏置碰撞的差异表现也确实是客观存在的。

以及,经过媒体传播和分析讨论,这种角度的偏置碰撞确实在交通事故中比较常见。

既然如此,纷乱的舆论就回到了重要的起点,BBA在这样的测试中确实表现很差啊。

新浪微博陆续出现了回旋镖式的热搜,#用车说话#丶#向俞总道歉#……

先别管人家俞总的车造没造出来,别管人家以后造的怎麽样,就这批售价不低的豪车为什麽会是这样的表现?

许多汽车品牌的官号没有了先前的活跃,纷纷陷入沉默。

汽车之家趁机又做了一个投票,结果……得分最低的是压根没参加测试的三菱。

至于,俞兴压根没测它,为什麽它会受到这样的差评,理由也很简单——它都造假了,它必须最低啊!

又是车展纠葛,又是用车说话,又是碰撞测评,又是三菱造假,又是戈恩抨击……

近期的车圈风云颇为出圈,但对于网际网路的人来说,嗯……「俞兴」这个名字还是冒出来了吗?听说俞总去老实造车了,终究还是按捺不住禀性了吧?!

甚至,传说还有马伝在阿里内网的隔空评价。

有阿里员工在内网聊到汽车行业的新闻,声称俞兴简直是个搅屎棍。

结果,马伝的帐号出现在评论里,给了一句:「车没成功就是搅屎棍,车做成功,那就是敢作敢为。」

可惜,或许是子虚乌有,或许是马伝在微信的蜜月结束后不想掺和到这样的舆论里,后来听闻的员工想过来考据截图发到百晓生却没找到原贴。

9月6日,车圈热度渐降,一则关于百测的处罚从工信发出,依据《道路机动车辆产品检测工作监督管理规定》,对没有取得CNAS和CMA资质的百测予以通报批评。

百测的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在流程上确实不符合「规定」,而按照「规定」,这样的违规可以处以「通报批评」的处罚。

违规了吗?违规了。

处罚了吗?处罚了。

还能继续搞吗?

俞兴没有回答来自微博丶百晓生丶汽车之家等平台的问题,但百晓生论坛有人透露,「百测」的活动将会接受指导,等到申请了CNAS和CMA资质才会进行第二期的测试。

至于何时能申请下来……这就没有消息透露了。

不少人就觉得已经事实上不会出现下一次的碰撞测评了。

9月8日,IDG的章苏阳丶今日资本的徐欣丶启明创投的胡煦波丶浙产投的蔡皓宇,应邀前来临港商量碳矽数据公司下一阶段的发展与融资。

蔡皓宇是自己来的,前三位是联袂而来。

等到徐欣他们到的时候,能明显看到俞兴已经和蔡皓宇聊了一会。

「俞总,都被通报批评了,你还挺淡定?」徐欣上来说了这麽一句。

俞兴确实很淡定:「是保护性批评,这个流程就走完了,估计明年上半年能再继续做一做。」

章苏阳好奇道:「明年上半年,是那两个资质能申请下来了?」

俞兴点头道:「市里的其实这个月就行,但看起来比较惹眼,那就都等明年了,正好明年上汽有车型用宝钢的1500Mpa的高强度钢,到时候可以一起测测看。」

他说着这话又冲启明创投的胡煦波点头致意,算是打过了招呼。

胡煦波本来还略微踌躇怎麽开口,但见到俞总没有丝毫异常,也就同样点头,算是揭过之前的事。

两边关系的缓和来自蘑菇街与美丽说的合并,他之前面对企鹅的时候展示立场,而在见到阿里结束蜜月后有意出售碳矽数据的股份,也就积极联系的吃下了一份。

不管怎麽说,启明创投还是百晓生的股东,虽然在微信上面有些龃龉,也不是什麽过不去的事嘛。

虽说本次是为了碳矽数据公司而来,但IDG和今日资本都是碳矽集团的股东,自然也就关心电车的进展。

俞兴介绍了大体情况,目前已经定下来增程六座丶前后电机四驱丶5T增程器丶双叉臂加多连杆的悬架等环节,也就出来了整体的轮廓,等到再冻结尺寸参数与布局,经过CAE仿真验证,就会进行原型车的试制,也就差不多会到明年年中之后能见到原型实车。

四位投资人尽管有两位没投碳矽集团,听到这样的时间节点都颇为兴奋。

徐欣更是追问:「外型设计出来了吗?现在能看什麽样吗?」

俞兴直接投出PPT,放出了一部分的外形设计,一张张的展示后解释道:「这还没定稿,增程器能优化到什麽样,双叉臂和多连杆的位置,这些都会有影响,现在就是大概。」

「而且,还有个电池包的尺寸问题,这些都还需要很长时间。」

「我们现在就是先尽量把不会变的东西定下来,然后再优化那些『可变』的参数,比如,这个前脸格栅的比例,这个尾灯的造型。」

俞兴随手指着屏幕上的设计。

徐欣凝神看了一遍设计图,忍不住说出直观感觉:「俞总,为什麽你们的车,它这个前脸……感觉都挺圆啊?」

「不太传统是吧,其实,徐总,你看路虎的前脸比上一代也变得有点圆。」俞兴解释道,「我们是增程车,还保留了进气格栅,但它的重要性也不如油车,所以,这种圆润的车头可以降低风阻,增加用电续航。」

徐欣不解道:「既然可以降低风阻,为什麽油车不这样?」

俞兴笑道:「优先级不一样啊,油车也会追求风阻的,但发动机的进气丶空调散热和变速箱冷却等需求都更优先,它要先满足这些功能再考虑风阻的事,两边的功能优先级不一样。」

徐欣点点头,寻求章苏阳的类似感觉:「章总,你觉得这麽圆,是不是太怪了?」

章苏阳确实有这样的感觉,摸着下巴寻思道:「是怪,不知道能不能看习惯。」

胡煦波反正没投碳矽集团,这时候也就出声支持:「其实看着挺简洁的,没那麽多线条的棱棱角角。」

俞兴笑着关掉PPT:「还没定下来,班戈有很多想法,但有一些已经被工程部否定了,这等定下来再给你们看,今天还是要聊碳矽数据公司的事,怎麽你们不愿意掏钱呢?」

他半句话就陡然把事情直接拉了过来。

——不愿意掏钱。

这就是锺志凌找机构谈融资做预装所碰见的态度。

他前后联系了两次,大家虽然没拒绝的那麽明显,但还是对花大钱砸预装市场有疑问。

这不是小钱,这是要攒10亿出来的大手笔。

锺志凌现在虽然主导碳矽数据公司的运营,也确实把工作做得不错,可是,这种规模的融资与计划还是需要俞兴本人出面才能推动。

其实,四家机构都有类似感觉,俞总这次就是狮子大开口,然后想要还价出来一笔资金。

「俞总,你别来这套,碳矽数据公司这笔融资怎麽定,你不要耍那些套路,你让锺志凌喊个10亿,然后再出面和我们争,哎,你自己造车那麽忙,有话就直接说。」徐欣直言不讳的试图点出俞总的心思。

俞兴张了张嘴,没说出来话。

他看着徐总自觉聪明的表情,忍不住询问旁边的章苏阳:「熊总怎麽没来?我不想和自以为是的下等马聊了,我想直接和熊总聊。」

徐欣蹙眉:「你是又想吵架了?」

胡煦波听着这话,脸上习惯性露出笑意,但露到一半就僵住,等等,自己还是不要参与调侃下等马这种事了。

俞兴有些无奈的说道:「就是因为我造车很忙,所以,这是实话,碳矽数据公司需要10亿的资金来打预装市场,甚至,我觉得10亿都不够。」

徐欣瞪眼:「不要夸大其词!」

俞兴叹了口气,端起茶杯默默喝茶。

一口一口又一口。

等到茶杯见底,他也没有再说话。

这种没有话术和花招的表现就传递出一个信息。

章苏阳有些惊讶:「俞总,你是认真的?」

俞兴反问:「章总,你也觉得我不认真?」

章苏阳探讨道:「碳矽数据公司现在的软体矩阵已经有不错的流量,Wifi万能钥匙的推广也很棒啊,现在这种时候用这种规模的资金去做预装市场,是不是……再考虑考虑?」

「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打法,软体矩阵这样做流量已经有放缓的趋势,WIFI万能钥匙这种切入点也有很多城市的项目在跟风。」俞兴认真的说道,「如果说从2011-2012年,我们还能相对物美价廉的做项目,但是,到了明年,不舍得砸钱,不舍得烧钱,那就是落后版本了。」

「你们看团购,看微信和微聊,明年不拼资本,后面再想拼就是加倍的难度了。」

「明年按照不同机构的预估,国内智慧型手机出货量要超过4亿部,我们估算的手机预装市场规模在30亿左右,如果想做到预装第一的目标,至少是20%-30%的份额,预算就是6亿-9亿。」

「而且,预装市场是要和主流手机品牌聊,想做『独家预装』或者『优先展示』,预算还得更高。」

「大家现在都知道智慧型手机的增长势头很猛,不是我们有钱就能拿到合作,还得有一定的溢价,这个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是百度丶360丶阿里丶企鹅,时间越拖,成本越高。」

俞兴仔仔细细的聊了一通。

胡煦波听到这里,说道:「那要是和阿里丶企鹅它们争市场就会很难争了啊。」

「一部手机里预装的软体不会只有1个,所以,这是可以共存的,但也有数量限制,我们现在对阿里丶企鹅其实是有优势的。」俞兴用笃定的语气说道。

徐欣问道:「怎麽说?」

「大公司的决策链比较长,加不加价,加多少价,他们做决定都比较迟缓。」俞兴严肃的说道,「有钱的公司没我决策快,决策快的公司没我有钱,这就是预装市场可以抓到的窗口期。」

章苏阳笑道:「好,俞总,你开始一套一套的了。」

「阿里不愿意掏钱,它走了,你们进来的时候就没给我们钱,现在又不愿意掏钱,那你们进来接盘干什麽啊?」俞兴无奈道,「当断不断,搞到最后是大家一起亏啊。」

徐欣提醒道:「阿里不是不愿意掏钱,是你得罪了人家。」

俞兴摇头:「错了,阿里想把公司买走,是它得罪了我。」

一直没怎麽说话的蔡皓宇这时候回味道:「有钱的公司没你决策快,决策快的公司没你有钱,还真挺差异化的。」

俞兴微微点头:「这是现状,但这个现状不会太久的,你们既然进来了,蔡总是投进来的,你们是买进来的,但就要在这个时候当个顺应时势的好股东。」

徐欣哑然失笑:「什麽是好股东?」

俞兴极其认真:「愿意掏钱的是好股东。」

徐欣伸手指着俞兴,侧眼去看章苏阳。

章苏阳也笑,但心里仔细的琢磨着当前的情况,俞总看起来真的是想融那麽多钱。

俞兴添茶,刚坐下两秒钟就看到手机屏幕上的新信息——据知情人透露,日产正与三菱洽谈收购34%的股份而成为后者大股东的事宜……

他拿起手机,确认消息内容,终于知道戈恩为什麽会在风头浪尖跳出来。

戈恩要趁机压低三菱股价,意图把雷诺-日产联盟变为雷诺-日产-三菱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