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更迭(1 / 1)

第388章 更迭

「还是特麽的网际网路的钱好赚!」

「看看人家丁总,看看人家张总,掏钱痛快,做事大气,再看看那帮投资人,啧啧,斤斤计较,生怕我卷钱跑路!」

「我早就应该从网际网路那帮人手里化缘啊!」

俞兴在碳矽数据公司的会议召开之前闲聊,提到隔壁的融资进展,实在不能不感慨。

吕海颖听到这番话,忍不住笑道:「哎,师兄,人家丁总和张总是看到碳矽集团的现状才愿意投,你不能现在吃饱了就说前面吃的馒头没用啊。」

她又补了句:「我看英姐就是一位很好的投资人。」

俞兴张了张嘴,没说出来话。

说小英不一样吧,好像有损她的专业性,说她一样吧,在这间会议室里这麽说又没什麽意思。

他只能略微悻悻的说道:「我就是这麽一说,但这个融资思路确实可以拓展拓展,那些搞网际网路的啊,有闲钱的大富豪啊,都可以找找,还省事。」

翟逸飞闻言笑道:「俞总,听你这语气倒像是要勒索他们一样。」

「有吗?张总和丁总都是被碳矽集团的规划所折服。」俞兴瞧着会议室里的人逐渐落座,评价也变得客观,「不过,该说不说,IDG丶今日资本他们这次给碳矽数据掏钱还是很爽快的。」

吕海颖把逻辑圆回来,微微一笑:「这不正因为网际网路的钱好赚,所以投钱也好投。」

俞兴颔首,话题完全回到这场会议之上:「碳矽数据公司距离赚钱还有距离,我们需要先解决面前的问题,三大门户不给内容了,传统媒体也要起诉。」

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凝重,碳矽数据公司这半个月所面临的情况让内部十分紧张,一个消息连着一个,几乎都是负面的反馈。

CEO锺志凌不在,他代表公司飞去京城和运营商谈合作推广。

作为近期才正式加入公司的副总裁,吕海颖观察了会议桌前的众位,见他们没有开口的意思便率先说道:「我感觉三大门户包括受他们影响的新浪微博和搜狗,这次之所以这麽快反应有三大原因,一是资讯类存在直接竞争关系,二是大家现在对『超级APP』这个定位很敏感,阿里拿到了微信就直接和企鹅正面对抗,这种情况还是很吓人的。」

企鹅的窘境是业内都看在眼里的,而微信前后的竞争无需赘述。

一旦被最新热点彻底做起来,不管是它持续发展,还是又被卖给阿里或者百度乃至企鹅,整块市场都容易沦丧。

这种警惕很难不说是俞兴先前作为所带来的「恶果」。

吕海颖瞧着大家都在注意听,笑道:「这第三嘛,师兄运营口碑的这一块不用多说的,这一点可能有点微妙,大家未必想看到这个口碑持续下去。」

俞兴没管会议室里轻微的笑声,示意吕海颖继续往下说。

「传统媒体内容诉讼的这一块不是不可控的,我们还是尽量和解为主,拿钱开路来做内容授权,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的立场不同,他们是能谈的,没必要非走完程序,包括临港这边的关系都可以用一用。」吕海颖侃侃而谈,「不过,门户网站这麽一断,我们现在既被动也需要主动的来做内容团队的建设,没道理新浪他们能做资讯,我们找人做不了。」

她顺势把这个话题和自己负责的业务联系在一起:「此外,这种内容团队建设的必然性也有助于我们用户活跃的提高,公司今年最初的目标是1000万日活,现在看来,可能很难完成。」

翟逸飞听到这里,有些踌躇的说道:「日活这个问题,我们的算法技术不够成熟,预计到年底能够有更多的提升,公司下个季度也从百度挖了不少人。」

他简单介绍了技术团队的努力。

吕海颖静静听完之后说道:「我今天提到日活的事不是要谈责任,也是认为这方面的资源需要加大投入,日活的问题是综合性的,锺总现在做的用户总量提升会自然的带动日活的增长,其次,翟总在做的个性化算法推荐从同类资讯软体来看也是比较先进的,同时符合移动网际网路这种碎片阅读的逻辑。」

「还有,类似于新浪微博的这种用户自己生产内容的模式也值得学习,有助于在我们自建团队的时候帮忙解决内容匮乏的问题。」

「最后,我认为我们在用户日活这一块需要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策略,还是拿前辈和竞争对手举例,比如新浪,它的门户网站在很多年前就有地方站,就好像新浪申城的网页,而申城本地的访问者也必然更关心自己这块地方的新闻与信息。」

「只是,因为技术问题,新浪这种分法在PC还行,但在移动网际网路时代就很粗糙了,我觉得翟总这套个性化既然是针对到具体的用户,也就应该可以针对某个地区进行信息推送的优化。」

「我反覆看了搜狐丶新浪丶网易包括企鹅他们的移动APP,我认为它们的调整是比较缓慢的,但移动网际网路应该给出更快捷的调整。」

吕海颖总结了自己这番建议的主题:「总的来说,移动网际网路时代如何迅速的触达用户,这会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她这是加入碳矽数据公司以来在正式场合系统性的来谈日活问题的解决策略,如此一番娓娓道来着实让会议室里的高管们侧目。

关于吕海颖,虽然过来时间不长,但不管是和老板还是锺志凌的关系,她都受到额外的尊重,而今天这样的发言是她自己能力上的体现。

俞兴「嗯」了一声,给予简要的总结:「日活是重中之重,日活无法提升,这个项目就会沦为死水,预装市场能带来新量,算法系统是具体到用户的个性化推荐,内容生态能保证持续的输出供给,快速调整的策略是移动网际网路提出的必然要求。」

他这麽一总结又瞬间想到吕海颖拿来举例的新浪这一类传统门户,不论用户生产内容还是地区信息策略,他们都有动作,但移动网际网路的特点才有把这些发扬光大的基础。

由此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营收。

俞兴抬杯喝茶,放下杯子后忽然说道:「新浪丶搜狐丶网易这门户三剑客用一个时代的时间来证明,只依靠GG来做营收是不可取的,它们做了很多游戏来提升营收这一块,所以,从碳矽数据公司成立以来,业界就不看好资讯聚合这种属性的项目。」

「但是,我刚才在想,PC时代无法完成的事情是不是依旧适用于移动网际网路?」

「你们看,他们传统上只能依赖于横幅丶弹窗这一类的品牌展示GG,但我们要做的信息流既能在展示也能在精准度上带来不一样的发展。」

「这种依托于技术驱动的GG为主的营收,也未必就不能覆盖我们的成本吧?」

他看向若有所思的翟逸飞,笑道:「翟总,技术这一块对商业模式的重构很可能是能实现的,至少值得我们多多尝试,你技术团队的实力还是需要多多加强。」

吕海颖听着师兄的这番推陈出新,消化之后认真的提出一个定位上的不同:「如果这样能走通,新浪它们过去是内容的生产者,我们需要做的是流量的运营商。」

会议室的议题出现变化,就好像碳矽数据公司对于自身的定位和思考一样出现了变化。

外界在对碳矽数据发起围剿,碳矽数据则依据移动网际网路的特性来进行新一轮的更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