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声名不显(1 / 1)
第435章 声名不显
邢宏宇在临港徘徊三天,终于见到了俞总本人。
他虽然已经从电话里知道这份来自临港邀请的真正目标,但还是再次把问题摆出来:「俞总,你让我来碳矽集团跟你造车?不是去碳矽数据?这到底是怎麽想的?」
俞兴很淡定的答道:「你不是说,你身上有竞业协议吗?」
「那……」邢宏宇欲言又止。
俞兴能明白这位的意思,说道:「我是可以掏钱的,但按照企鹅的脾气,大概是掏钱了也留不下人,但碳矽集团就没这种风险了。」
法务已经给了意见,加上最近可能又添了新仇,不管怎麽说,微信增加短视频功能,这个事确实是俞兴公开又当面给出的建议,所以,企鹅没准就会拿过来祭旗。
邢宏宇叹了口气,对于留在临港的兴趣已经不断降低。
要是这麽看,真不如去别的网际网路公司了。
他沉默片刻,摇头道:「俞总,我没设想过自己的职业履历要进入一家汽车公司。」
「我们的车机系统这一块是自主研发,在国内属于很先进的,就全球而言,这样关乎汽车电气化的系统也属于很前列的项目。」俞兴给予介绍,「邢总,你可以给自己一个新选择嘛。」
他伸手想让人来为邢总介绍更具体的系统研发。
邢宏宇制止了这个举动:「俞总,章总已经和我聊了很多了,但我确实……」
他确实没什麽兴趣。
俞兴抛过去一支烟,自己也点燃一支又抽了一口:「这个事不急,论起待遇,我这边不会给低的,邢总,你可以考虑换个环境嘛,对了,嗯,我有个事很纳闷。」
「邢总,不是嘲讽你啊,企鹅这次的调整和你这边的辞职,速度都还挺快啊。」
邢宏宇不好说这个事,主要是后者不好说,难道说自己当着刘炽平面打电话,然后就让事情变得微妙了嘛。
他只是摇头:「企鹅有自己的权衡。」
至此,邢宏宇问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俞总,碳矽数据到底要不要进军短视频?如果也有这样的规划,我觉得可能还有我发挥价值的空间,如果没有,我就不来碳矽集团了,但到时一定会来试驾你们的车。」
他之前受到吸引也是考虑到碳矽数据具备让自己发挥的基础。
虽说企鹅进行了调整,微视的未来也变得飘忽,但邢宏宇依旧自傲,坚信自己在这方面的思考是正确的的,也还有机会继续在这个方向前进。
甚至,实在不行,也可以考虑自己拉个团队做这样的项目。
邢宏宇这些天已经反覆思考过未来,反正,碳矽集团是不在这个选项之中。
俞兴想给一个准话,但面对一个企鹅出身的又没确定加入临港阵营的高管,他又实在没法给出准话,只能说道:「我个人觉得短视频有搞头,但碳矽数据做不做这一块要观察,要看市场。」
邢宏宇对于这种模棱两可的答案颇为失望。
他摇了摇头,站了起来,给出最终答案:「俞总,既然这样,那我们就等以……」
「等等,邢总,来都来了。」俞兴已经阅读出邢宏宇肢体动作里的态度,念头转了转,打断道,「你是国内对短视频最有造诣的人,碳矽数据那边正好对这一块有兴趣,也有讨论,这样,你给那边指点指点,给他们上上课。」
邢宏宇略微踌躇之后点头应下。
他之前也从俞总这边有所收获,这样的交流也不算什麽,不过就是动动嘴罢了。
邢宏宇辞别俞总,对于这一趟的临港之行已有决定。
下午三点钟,他在章阳煦的引领下抵达碳矽数据的会议室,这边已经有几位对短视频有兴趣的高管在等着了。
其中,似乎是副总裁吕海颖的地位最高。
邢宏宇在彼此介绍之后出现一个大致的判断。
他对于这位没什麽印象,只知道好像是很久前就跟着俞总创业的元老,大概在碳矽数据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功劳吧。
邢宏宇没有过多的倾诉欲,权当是来上上课,但他也没有藏私,谈到自己为微视设定的降低内容创作的考虑。
他注意到吕海颖频频点头,心里觉得有些安慰,碳矽数据这边的姿态还是很低的。
「邢总,我有琢磨过内容产品这方面。」吕海颖等到邢宏宇喝水的时候出声,「如果要具体来做,我觉得这类内容产品在运作的时候都要先抢夺制高点,然后再推动它的蔓延。」
邢宏宇不置可否:「制高点?怎麽个抢夺法呢?」
「这类移动网际网路的新产品,最主要的用户群体还是中青年,人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喜欢和比自己年轻的人建立联系。」吕海颖举了个具体的例子,「就好像当初的脸书,它是先在哈佛学生里流行起来,然后扩散到青少年,再接着向更广泛的人群扩散。」
她继续说道:「更通俗一点吧,一大群人都是喜欢更具有性吸引力的人群,喜欢帅哥,喜欢美女,他们总是能更吸睛,是有利于软体的前期运营的。」
邢宏宇思考一会后说道:「目前的微博在秒拍上发力是利用明星效应来推动,也算这样吧。」
「不不不,微博的秒拍还是在做微博,像微视这样的产品是要做一个新的微视。」吕海颖存在不同意见,「要做一款内容产品,明星效应可以利用,但更多的可能更生活化的帅哥美女看起来更有实质的传播性,明星嘛,都是在粉丝群体里打转。」
邢宏宇忍不住微微点头,这倒是。
「我觉得微视在推广的时候需要更具化运营的重点。」吕海颖侃侃而谈,「这种内容类产品,要先攻克枢纽,然后再向其它区域蔓延,微视应该从一二线城市起步,嗯,就好像,如果一款产品想在海外做起来,那就先抓美国,再顺势进攻欧洲,这是一个道理。」
邢宏宇有了更多探讨的乐趣,称赞道:「吕总,你的思维很清晰啊。」
吕海颖微微一笑:「我就是感兴趣的稍微研究了一下。」
邢宏宇想着对方的身份与此刻所在的位置,笑道:「看来碳矽数据做最新热点是有心得的,你们本身是一家做内容产品的公司,就有这种经验。」
「不,碳矽数据不是一家内容公司。」吕海颖否认了这种定义,「如果碳矽数据真要来做短视频,虽然短视频这种产品的定位是内容平台,但背后支撑它的公司更多的要在技术和算法上发力。」
邢宏宇沉吟不语。
「移动网际网路的时代,本身就很碎片化,像微视那种内容产品,又要降低创作门槛。」吕海颖提到一个邢宏宇还没做到的阶段,「如果创作门槛降低了,必然是用户内容的大爆发,很多内容涌进来,如何把内容推介到合适的人面前,如何为内容筛选流量,这就是很关键的问题。」
「这种能力其实不容易,移动网际网路的UGC平台在降低创作门槛后至少要有三重的考验。」
吕海颖竖起三根手指:「一是人和信息的匹配要有高效的推荐算法,二是用户增长本身的高效与留存,三是高效的商业化。」
她说到这里又为第三点稍加解释:「如果没有高效的商业化,单纯做一个烧钱的平台,在这样一个移动网际网路的时代也很难做到很耀眼的规模。」
邢宏宇沉吟不语,你这个……
他觉得后背有点出汗,转了几圈的念头才说道:「吕总提出的要求很高,企鹅目前做起来也很有难度。」
怎麽说呢……就是说,国内目前还在摸索阶段,之前还在讨论是独立还是内置丶是15秒还是6秒丶是极简还是滤镜……冷不丁的讨论这种更前瞻的发展阶段……
邢宏宇心中莫名冒出两个字——内行。
很内行哈。
他不自觉的坐直,继续就内容产品与公司体系等问题往下探讨起来。
这天下午结束交流,邢宏宇有些意犹未尽,但临港之行还是要结束了,他需要回家继续考虑自己个人的未来。
第二天下午,邢宏宇乘坐航班,返回鹏城。
因为工作问题涉及到一家人,所以,他把这一次offer的总体情况都和妻子马沛文聊了聊。
马沛文觉得这不是一个值得纠结的问题:「既然不是做网际网路,那还有什麽好想的?58那边的诚意不是很足吗?」
「碳矽数据是有流量基础和运营经验的。」邢宏宇纠结道,「而且,我昨天下午和那个吕海颖聊,她确实很有水平,就好像……就好像有过实践和思考似的,哎……」
他摇了摇头:「连一个没什麽名声的吕海颖都这样,碳矽数据公司内部得是什麽样?这家公司这两年能这麽快发展,看来是很有理由的。」
马沛文惊奇道:「她很厉害吗?比你怎麽样?」
「跟我比……」邢宏宇「咳」了一声,「不要这样比,我毕竟是带着团队做出微视的,我就是觉得,碳矽数据内部已经在酝酿进军短视频的意愿了。」
马沛文看着丈夫,小声的说道:「不考虑58吗?」
邢宏宇陷入纠结之中。
不得不说,那位吕海颖吕总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深度与高度都很打动人,包括那种战略性的考量,微博是做社交类产品,是从高往低打,微视是做内容和算法,应该从低往高打。
这种考量如果是自己还在企鹅担任职务,可能就要召开会议来讨论正确与否了。
昨天到底是谁给谁上课?
邢宏宇不自觉的抽了半包烟,迟迟无法下定决心。
马沛文瞧见丈夫这麽难受,问道:「你是还想继续做短视频吗?如果不去碳矽数据公司,国内就没有其它公司能满足你这样的冲动吗?」
她知道丈夫的业务三战三败,现在依旧盯着短视频,恐怕很大的动力就是证明自我。
邢宏宇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缓缓说道:「你这麽问,我倒是觉得碳矽数据更有基础了,它现在做的最新热点就有在研究推荐算法,从百度挖了不少人。」
马沛文点点头,认真的说道:「那你就按照自己的心意吧,我们一家都支持你。」
邢宏宇想着被调整的微视,想着被搁置的战略构想,思考良久后拿出手机,郑重其事给俞总发了条消息:「俞总,我可以去碳矽集团,如果碳矽数据未来想做短视频,还请到时一定优先考虑我。」
很快,俞兴就回复了一条信息:「欢迎邢总加入临港,碳矽数据那边也特别欣赏邢总的能力,我们的事业一定有更远大的未来(握手)。」
邢宏宇发了一段感慨,也进行了表态,虽然最终目标是碳矽数据,但进入碳矽集团也会尽心尽力。
俞兴在办公室瞧见一长串的内容便只扫了扫就放下手机,转而询问恰好过来汇报工作的吕海颖:「企鹅昨天那个邢宏宇,你觉得怎麽样?我看你们聊的效果不错,他刚才和我说,愿意来临港了。」
「是吗?嗯,邢宏宇……还不错。」吕海颖给了一个评价,又补充几个字,「也就还不错。」
「我觉得邢宏宇在企鹅的环境下把微视做到这样的程度,评价是应该有权重调整的。」俞兴笑道,「我和他前前后后聊过好几次,他不是那种钻牛角尖的人,他来碳矽集团,我打算观察一阵,如果可以,后面试试放在新加坡来帮帮忙,怎麽样?」
他徵询MusVid负责人的意见。
至于竞业协议,目前不清楚企鹅那边的具体条款,但牵扯到独立的海外公司,又没有形成直接的竞争关系,还是以碳矽集团的名义提供类似技术谘询的服务,风险就大大降低了。
吕海颖笑道:「这行啊,Mus确实缺人,刑总带团队也是有经验的,正好磨一磨,未来反攻国内市场就直接用了。」
俞兴也正有这样的考虑。
吕海颖见师兄没有继续要交代的了,提到她这一阵的一个工作:「师兄,脸书负责亚太销售的就是一个华夏人,我就不露面了,让Mus新加坡的团队和他接触一下,看看怎麽给他搞搞业绩。」
俞兴问道:「有什麽章程?」
吕海颖言简意赅:「就是流量和金钱的狂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