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蓬莱(四)(2 / 2)

出乎意料的是,四面八方涌来的剑气并没有攻击她,而是聚拢在她的身侧。

旋即,她的面前缓缓打开了一条路,道路的尽头是一扇门。

花梨木的门柱,漆金的门面,垂花柱上雕刻着镶嵌金丝的木海棠,精致的花丝垂落,末梢细细地刻了一瓣卷翘的花叶。

青蘅微微怔了一下:这扇门和她上次来时完全不一样。

可是却有一种特别熟悉的感觉。

安静片刻后,她走过去,推开了门。

轰然洞开的门后,一束洒金般的阳光泼下,洒在她的足边。

眼前是楼台重叠、飞阁流丹,漆金描红的廊柱之间满植大花紫株与海棠花,拔地而起的水榭亭台前铺开大片的水塘,白色的水鸟掠过,翅尖轻点水面,荡起微微的涟漪。

阳光如瀑布般倾泻而下。但见绿荫千顷,碧梧金井,风吹满庭花影。

青蘅知道那股熟悉之感从何而来了。

她收了剑,踩过一庭花影,推开一重重金缕小门,走进了最高处那间阁楼。

阁内地板上铺着一方勾金丝的白色竹箪,几个蒲团坐垫,四角压着精致小巧的席镇,中间一张榧木小几,上面一架金箔纸风车吱吱呀呀地转动。

——这里是青蘅从前在人间时的闺阁。

“原来是这样……”她喃喃自语。

此地是可以根据心境幻化而成实景的太虚秘境。

天机阵的背后居然藏着这样一方由浩渺灵气构建而成的秘境,想来是一处专门为内阁弟子准备的的私人修炼之地,能够根据进入之人的心境具象变换为此人最为熟悉的所在。

而青蘅最熟悉的地方当然是她自幼时起足足待了十一年的、坐落于中州城的青氏府邸。

她伸手触碰着那些堆满房间的、令人有些怀念的、质地柔软的绫罗绸缎,忽而想起第一次闯入天机阵时、在门后撞见洛子晚的那一日所见的景象。

为什么那时的门后是一间下着雪的僻静小院?

算了。她也不关心。

她收回手,正欲转身,突然一件白色弟子服兜头罩下来,把她整个人拢在里面。

站在阁楼窗边的少年以指节叩了叩窗棂,语气冷淡:“换衣服。等下去见长老会。”

“你什么时候跟进来的?”青蘅恼火,“这是我的私人领域。”

“我根本不想进来。”洛子晚平静地回答,“你在秘境里面待太久了。二师姐催我把内阁弟子服送进来,等你换好出来后再带你一起走,以免你在太一阁迷路。”

说完他转身,“我在外面等你。”

青蘅抓着那件弟子服,冲着窗外冷声喊:“不必你在外面等我。”

“可以啊。”

背抵在窗边,穿白色弟子服的少年忽地微笑,“师妹想要我在里面陪你?”

这王八蛋果真知道怎么说话最惹她生气。

“你走。”

青蘅咬字,清清楚楚,一字一句地对他说:“不必你带我也不必等我。我自己会去见长老会。”

“好哦。”手肘撑在窗边回过头来,外面的少年笑眯眯的,“既然不需要我,那就请师妹自便了。”

说完,很轻的“嗒”一声,倚靠在窗边的人影不见了。

看起来这就是这家伙的目的。他根本不想等她也不想带她。等到她这句话说出来可以跟二师姐交差,这人就直接消失了。

青蘅也不在乎没有人带,蹬掉鞋履,换上那件崭新的弟子服,赤着足踩过木地板,站在一面巨大的落地铜镜前,抬着脑袋注视一会儿自己,有点儿得意地翘起嘴角。

镜子里穿白色弟子服的少女扎着高高的乌发,编成股的发辫间穿插着青色绸缎,纤细的腰肢用一根极宽的青色帛带束紧,其间别一把雪光洌洌的长剑,意气风发,顾盼间自带着明剑照霜、玉锋截云的少年气。

像极了她年幼时憧憬的模样。

如今已成为最年轻的内阁弟子的青蘅,离自己想要的天榜第一只差最后几步之遥了。

为此,她要更努力地修炼、更快地破境,并且首先要解决掉那个总是妨碍她的、讨人厌的小师兄。

转过身,推门而出,离开秘境的青蘅,抱着剑在太一阁的楼阁亭台间穿行而过,在没有小师兄带路的情况下自己去找长老会。

走着走着,她注意到一处不起眼的所在。

那是一间矮矮的木屋,周围一圈种着成片的方竹,葱翠的竹叶交叠着,隐去了一个藏在竹林间的结界。

青蘅提起足尖踩过竹叶,几乎不发出任何声音,借着竹叶的掩映,靠近到木屋的窗底下,指尖凝聚灵力,微不可察地轻点了一下结界,就像是拨开一层透明的纱帘。

结界里隐约传出对话的声音。

听起来是几位宗门仙长在对话。青蘅想了想,决定偷听,于是把结界拨得更开了一些。

她以前也常用这个办法偷听到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其中有的十分有用,比如某些不对外门弟子开放的试炼地的位置。

青蘅经常违反门规偷偷去修炼,这件事只有她自己知道,从来都没被人发现过。

结界被拨开一道窄窄的缝,对话的声音变得清晰起来。

里面的人似乎在谈论有关这次下山历练的事。

青蘅试着再凑近一些,踮着脚,挪到窗台底下。

这时,忽然头顶上方一只骨节分明的手压下了她的脑袋。

压下她脑袋的少年贴在她背后,稍稍俯身,凑近她的耳边说话,说话时微低着头,离得很近,微凉的气息擦过她的耳垂,几乎像是鬼魅。

“喂,师妹。”

他轻声问:

“想干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