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蛛丝马迹(一)(1 / 2)
('铁观音茶的独特香气在会议室里四处飘逸。但边泽成迟缓而凝重的语调儿似乎悖逆了这种应有的愉悦氛围:
“……从目前已经掌握的情况上可以断定:自九六年下半年至今,经梅艳木本人签批发放的“大型企业集团”类贷款超过五千万元。按说,梅艳木根本没有这么大的贷款审批权利。可是她竟然采取化整为零、违规修改贷款到期日、破笔收回再贷等等手段从中作祟,由此形成的暗地裹挟假、冒名贷款总额已经超过九百万元。我们检查组同志经过实地调查核实发现,这些贷款都是通过借用、或者盗用其他原有借款账户进行违规发放贷款。本来,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要求,梅艳木的欺瞒手法难以达到目的,至少不会轻易操作成功。作为高管人员、特别是营业部总经理,梅艳木本人的操作权限要求是不可能进入贷款业务的准入环节端口,更不用说自批自贷!但是,营业部下设的‘金融超市’两位五星级柜员,在梅艳木软硬兼施压力下、特别是面对丰厚利益的诱惑,最终‘缴械投降’甘愿充当违规行为的马前卒甚至是合作者的角色,使得多笔高危贷款在运作上一路‘绿灯’,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经过检查核实,这些贷款资金的最终去向主要用于梅艳木本人以及近亲属进行炒股、私人借贷以及巨额赌博。其中,累计有将近三百万元的资金先后进入梅艳木的个人存款账户用于个人挥霍。目前账户的存款余额不足万元,我们已经做了冻结处理。其它资金的流向过于琐碎和无厘头,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确实无法逐笔追查……”
边泽成后来的汇报发言如同舞台上的演员表演“绕口令”,他恨不得一下子读完那些让他心惊胆战的文字。
张茂林的眉头紧锁,几乎要凝成一道毛毛擦擦的麻绳。从边泽成嘴里蹦出来的每一个文字都如同是一只上蹿下跳的刺猬跳到他赤身的后背。
“殷行长,我记得去年上半年全市辖进行了两个多月的信贷业务监管测试,难道营业部的问题当时没被发现吗?!”
张茂林的语速尽量保持着平缓,并且努力弄出一副微笑状,但这只是他的主观愿望而已,张茂林并不清楚自己是如何的表情。
殷森的目光刚刚与之对视,便闪电般移走!诺诺地回答道说:
“哦、哦,去、去年的信贷业务测试一开始就很唐突,原因是省行部署二级分行开展自查的时间很仓促,更过分的是检查活动才刚刚几天的功夫,就鬼吹灯般地不停催促检查结果。所以,没来得及全面铺开就草草写了总结报告……”
张茂林一声轻叹:
“作茧自缚啊!知道吗,营业部的问题如果提前一年发现,那事情的结果不至于到现在的严重程度!泽成啊,你立即安排人手,把已经掌握的情况形成一份书面材料,明天我们到省行作专题汇报!其余的人员继续检查。我要求大家,凡是经梅艳木审批的贷款不得遗漏一笔!无论上溯到什么时间都必须查清查透。”
“嗯。对于本次检查范围,方案上要求只是限定从九六年初至今。如果继续向以前追溯,恐怕我们的精力和人手都难以承受,况且省行也没有特意强调这个环节。”
殷森插话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