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太平奇术(感谢神炎枫大盟!)(1 / 1)
一听杨玄感名讳,老管家神色一变。
「鹰扬府军离雍丘不远,兴许会过阳堌,郎君切不可表露与此人有染,以免惹上大祸。」
孙管家谨小慎微,曹承允却无所忌讳:「昏君向辽之心不死,乱局已定。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乱世雄心,或成凌云之剑,老管家不敢打击主家壮志,只能换个说法:
「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长白山下,知世郎举旗震动四海,但张须陀二击之,一败岱山,二败章邱,积攒功勋已成柱石。四大阀焉能看不透?
却不愿当这个出头之鸟,只明争暗斗,以待天时。」
这句话曹承允听进去了,他们华山派掌门韦节也是如此说的。
当下不再争论。
他又回看太平道车驾,低声问:「此人武功如何?」
这算是问到盲区了,孙管家摇摇头:
「太平道行事素来低调,角悟子天师曾在夫子山会过诸多江湖豪杰,乃是前辈高人。这是他的得意门徒,定有不凡之处。」
曹承允跟随华山掌门许久,自有一股傲气。
「本派掌门也是一方高手,绝不会比太平天师差。这位高徒,不见得能胜过我。」
「诶...」
孙管家带着浅笑:「来者是客,二郎君作为主人,何必与客人争个高下?」
「这倒没错,」曹承允道,「今日是祖父寿宴,可不能拂了他老人家的面子...」
盏茶功夫,他们就来到了八斗庙。
这庙中只有一块石碑,乃是为了纪念曹植所立,因南朝谢灵运之言,故有八斗之才,八斗庙就是这般来的。
曹府祖先并不姓曹,因受过曹子建的恩惠后改曹姓,到了这一代,曹家老太爷甚重旧恩。
于是整个八斗庙都被重新修葺。
过了庙,再往前走就是曹府。
周奕看到一连排的马车,显然贺客极多。
有孙管家引路,太平道的马车直接驶入府内大院,又命乖人看守,极为慎重。
「吉时临近,老太爷正在接贺。」
孙管家笑问:「可要我准备些甚麽?」
「不必,」周奕摆弄一个挂镜,「到了时辰,替我引路便好。」
「那就请静歇片刻。」
他话罢朝外边招手,立马有人将香茶果品端到方亭的石桌上。
孙管家离开,周奕朝四周瞧看。
曹府可比太平道场奢侈多了,大宅院墙青砖绵延,一路挂着羊角琉璃灯。
此时又高挑灯笼,添红置彩,分外喜庆。
「府上来了好多人,」晏秋一边装禄米,一边回忆,「上次见过这麽热闹喜庆的场面,还是在郡城内。」
「有什麽稀奇?」
夏姝在一旁搭腔,「曹家这位老太爷早年间是一位大夫,结交甚广,后来又做生意,开当铺丶茶铺,这麽多年下来,能认识好些人。如今做古稀之寿,怎麽少得了贺客。」
「师兄...」
她忽然道:「你可注意到,曹家那位二郎君一直在看你。」
「也许他是想结识一番吧,」这个人周奕不怎麽在乎,又问夏姝,「曹家可与西河浑元派有往来?」
夏姝一直跟在角悟子身边,加上人机灵,对雍丘一地的事比他熟络。
「有,听师父提过,那是早年间曹老太爷的侄子还在东都做官时,现在就不清楚了。」
没过多久,晏秋站了起来:「鞭炮响了。」
噼啪声传入周奕耳中:「走吧。」
孙管家跑了过来,周奕走在前面,两小道童紧紧跟上。
今日所布之道名为「接寿」。
接寿就是续命,信客认为人的寿命有限,但经过打蘸后能躲过灾星,可延续寿命。
按照《仪礼》旧俗,过寿时一般只穿深衣,点缀珍珠。
而此时厅堂之上的老翁身着锦袍,形似宫廷褘衣,寿服上还绣着日月星辰。
若按律法,民间豪富这般置礼,可问个僭越之罪。
但今时不同往日,谁还理会这等细枝末节。
厅堂外搭着星桥,乃延生桥,周奕提前看过蘸仪,领着两小道童走延生桥时,口中念着「曹芮年本命星君」。
又闭目祈祷逢遇凶神而还吉。
这个关口,大堂附近上百双目光汇聚在他身上。
包括一些江湖人在内,对这位有些名头丶颇为神秘的太平天师都比较好奇。
周奕来到星桥末端,忽生出敏锐感觉!
右颊生寒,心中明悟那是一缕杀机。
睁开眼时侧目朝右方一瞥,那边聚着五六人,为首的方脸汉子一脸冷笑,正与旁边的矮个精瘦男人密谋什麽。
突然,这方脸汉子面色微变。
一个瞬间,他与周奕的眼神碰撞交汇。
那个精瘦男人显然也注意到了,眼睛微眯,低声道:「好生敏锐。」
「观澜兄,此人与你所说有点不一样啊。」
方脸汉子轻哼一声:「不急,有的是机会试探...」
这时周奕已过延生桥,来到老太爷曹芮年身前,见他面如古铜泛着光泽,银发垂肩却根根清爽,精气神极佳。
「老人家福生无量,以享太平。」
「多谢天师赐福。」
曹芮年双手接过两小道童递过来的禄米丶天尺丶明镜,他一一谢过。
这时命人端上暖玉托盘,覆以锦缎,下方自然是黄白之物。
规矩大家都懂。
周奕谢过,晏秋端在手中。
夏姝把手中最后一样物件摆上桌案,那是一根照烛,比寻常灯烛大上数倍,上面雕刻着仙鹤祥云。
此烛一亮,寓意照去病源,身体康宁。
到此,祈福就算是完成了。
夏姝熟练地点燃照烛,曹芮年被烛火映得红光满面,像是年轻十岁。
贺客们都围聚上来道贺祝喜,没想到...!
忽有一道劲风划过,那福寿照烛上的火苗骤然熄灭!
烛芯处袅袅白烟腾起...
这可是极坏的兆头!
事发突然,曹家人与贺客们都没想到有此变故,老太爷神色一变。
就在此时...!!
一直没有动作的周奕伸手朝袖中一钩,将一个小火摺子藏于掌心,朝未燃尽之蜡气迅捷戳去。
旁人没瞧清什麽门道。
只见太平天师一指点向烟霭,顷刻星火顺烟而下,如灵蛇入洞,奇妙非常,俄顷烛芯复明,照人面颊。
观者但觉周奕指尖生焰,实则是蜡气为媒,火借气行耳。
加上这蜡烛属于太平道特制,烟中混入硫磺细末,更增其幻。
周奕心知肚明,此乃《戏法》加《化学大法》。
可厅堂一众贺客,啧啧称奇,全道「太平奇术」!
曹家的二郎君眼皮大跳...
这...
曹承允看不透了,于是向一旁年长一些的华山派师兄请教:
「岳师兄,这是什麽奇术?」
那师兄摸了摸胡须,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周奕,他微微摇头,小声对曹承允道:
「此人不简单。」
「我看这不是什麽太平奇术,而是极为高明的内家真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