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天竺宝经故人去(1 / 1)

第130章 天竺宝经故人去

「左道友,左道友」

冠军城,棺林中心,周老叹正拍着一副黑漆漆的棺材,一旁的丁大帝抱着棺材盖。

那棺材中正躺着一位肌肤如婴儿一般的老道。

月光闯过窗扇,让老道的脸更显苍白。

望着老道两鬓整齐的鬓发,丁大帝面露愉色,左游仙入棺时衣衫褴褛,眉发散乱。

经他之手,这才收拾妥帖。

装睡的人无论如何也叫不醒,何况他还躺在棺材里。

周老叹又连续拍打棺木,左游仙安详闭目,仿佛没有听见。

金环真突兀道:「白衣剑客提剑找上门了,他说要一剑斩你。」

此言一出,沉睡的左游仙二目睁大,他浑身僵硬,不见脚下动作,直直从棺材中立起身体。

他游目四望,哪有什麽白衣剑客,复又躺平。

「左道友,你怎变成这副样子。」

尤鸟倦用手背打手心,搞不清楚左游仙的状态。

周老叹也盯着左游仙,陷入沉思之中。

想当初,他的养煞法多为残道,乃是人之精神出现问题,失心者本身不完整。

后来以大明尊教精神法门控制煞根精神,以残道种出真道丶真魔,再结合己身,完成另类种他,练就道心种魔大法。

自江都一行,又得了长生诀。

照着练功图尝试一番,这才明白其中难处。

这道家奇书一练便要走火入魔,自个是练不成的。

但他多生智慧,想到「种他外练」这一荒诞奇法,让心思纯粹的真魔去练长生诀,弥补道基道心。

此法虽还没有完善,却能以道养魔,让真魔煞气更加精纯。

按照道心种魔大法推算,成魔第九之前乃是「催魔」。

该让道心魔种逐渐融合。

他的法门虽与道心种魔偏离,却也该想法子让两股异种真气水乳交融。

起先一点门路也没有,忽然出来一个不贪和尚。

佛魔同流还有石之轩这个先例,从不贪和尚身上,叫他顺势推演出了「道魔同流」。

而左游仙的子午罡法,正有气神分离的要旨,最后的剑罡同流便是元气与元神分而再合。

这等合流之法,岂不是对应了道魔同流与大明尊教的精神相合之法?

周老叹凝神打量着左游仙,对他十分看重。

他虽有道心种魔大法做参照,但何尝不是在浑水中一步一步往前蹚,靠着师兄弟几人不断交流研讨,结合各家路数,点点滴滴的灵感都不敢错过。

故而长居棺宫,日日苦修,沉浸在探索武道的至高乐趣中。

左游仙是个异类,但也异类过头了。

堂堂魔门八大高手之一,一辈子苦修,当着那麽多人的面,几乎被一剑斩杀。

故而,这家伙心中有一道极其强烈的执念。

以致于,才入棺宫修炼《真魔随想录》,短短数日便从其中超脱,和裘千博一样不受精神所扰。

但他却没有遁出棺宫,反倒是整日练功。

对其他所有事情,都不感兴趣。

这一点与那些真魔很像,比如这次他们去隆兴寺大战,左游仙也全无兴趣。

唯一不同的是,一听到「白衣剑客上门」,他便和猫一样炸毛。

周老叹正寻思呢,一旁的尤鸟儿望着左游仙,抱怨了一句,道出众人心声:

「这道门老妖真是害人不浅。」

「不过.」

尤鸟儿话头一转:「左兄你也太不厚道,我们喊你,你分明听见,怎不理会?」

左游仙躺在棺中,梦呓一般:「我正神游物外,况且,对于隆兴寺之战的前因后果,我着实没兴趣知晓。」

丁大帝奇了:「你记挂的那人,可就在那处。」

「哦,他啊.」

左游仙沉吸一口气:「清流那一剑,他将我身心全数斩死,如今,我的身体焕发生机,算是活了,但现在还不想面对他。

得几位相助,我已明悟剑罡同流的机巧,加上真魔随想这等奇法,我现在只想静心苦修。下次再见时,我定要一剑败他。

并藉此斩去死掉之心,完成第二次蜕变。

身心皆斩,身心再造,褪去旧皮囊,三花重绽,登临真正的武道之极。」

他的话触动了棺材旁的几人。

左游仙的凡念被真魔随想化去,周老叹露出一丝赞赏之色。

又很中肯地提醒一句:「你那对头的真气精纯至极,连我也不能媲美,你想一剑败他,基本不可能。」

「不见得,待左某功成,必然超越长眉老祖,你且静观便是。」

左游仙容色平静:「我受了你们大恩,任何与武学有关之事,我都愿毫无保留与你们交流,哪怕是剑罡也一样,倘若有人打入棺宫,我也会出手。其馀事,便不用说给我听了。」

他看过众人一眼,意思很明显。

丁大帝抱着棺材盖子上前一步:「左兄一直在棺宫,应该注意到,你旁边棺材中那人的动静了吧。」

左游仙回了一句:

「他破棺而出,没有在此逗留,想来是窥破了真魔随想,他一出棺,便将魔煞完全收敛,连我也感受不到。」

看到周老叹露出若有所悟之色,左游仙不再理会。

大帝则是扣上了棺材盖

……

南阳帮内,周奕正与杨镇说话,忽有帮众前来报讯。

郡城中虽已安稳,却在街巷中埋了更多眼线,防备大明尊教。

城内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们。

帮众拱手招呼两声,便语速飞快:

「今日进来个外来僧人,说话掺杂塞北口音,不晓得是否与塞北邪教有关。」

杨镇正色问:「他有何异常?」

那报讯帮众回话:

「有几名兄弟上前试探,那僧人随便开口说了什麽,大家就像失去意识一样,自动让路,其馀没问出来,只知他在寻观主。」

周奕不敢大意,连忙问:「这僧人此刻在哪?」

「在靠南的悦来客栈,我问过掌柜,他只付了一天的房钱。」

报讯的帮众说完,听到大龙头叮嘱一句「不要再试探」,他应声而退。

周奕本打算今日去香严寺。

忽然得知有这麽一个人,心中直觉一丝异样,便又耽搁一天。

隆兴寺大战后第十日。

晨光熹微,周奕行走在郡城之南,在道左路边摊用早饭。

才吃完馄饨,汤水来不及喝便起身结帐。

在悦来客栈附近,偶遇一位身着橙黄色宽袍的僧人。

此僧瘦高枯黑,头发结髻以白纱重重包扎,令他的鼻梁显得更加高挺,眼神深邃难测。

周奕一眼认出,这是天竺僧人打扮,迈步朝他走去。

这僧人也第一时间注意到周奕,朝他走来。

很快,两人之间的距离不足一丈。

「观主。」

天竺僧人轻念两字,浑身散发一股精神魅力。

不过在周奕眼中,僧人还是僧人,与寻常路人没什麽不同。

「大师可是来自天竺?」

瘦黑僧人道:「贫僧伏难陀,正是来自天竺,此行南阳,正为了见观主一面。」

听到伏难陀三字,周奕观其姿态气息,心中警惕万分。

此人乃是天竺数一数二的武学大宗师,精通梵我不二的瑜伽精神奇功,靺鞨人的精神导师。

「不知大师寻我所谓何事?」

伏难陀反问:「请问观主如何看待生死?」

周奕左移数步,作思考状,稍稍拉开距离。

伏难陀如影随形,他的步伐非常奇怪,像是看不到腿脚在动。

可是,整个人却纹丝不差地跟上周奕。

周奕只当没有瞧见,耐心说道:「生死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事,无论王侯将相,贤愚不肖,最后都将化作黄土。」

「事实确实如此。」

伏难陀开口说话,奇怪的是,他的声音似乎快过嘴型动作,像是先从精神发出,给人一种错乱之感:

「我们去想像死亡,是近乎不可能的事,甚至生出错觉,认为自己会是例外,不会死去,遂对终会来临的死亡视如不见。

倘若想掌握生死之道,首先要改变这可笑的想法。你觉得对吗?」

周奕摇头:「大师禅机太深,该与香严寺的圣僧们谈论,我却是想不到这麽多。」

「哈哈哈」

狂僧低笑几声:「太谦虚了,贫僧正是听闻观主精通阴阳奇术,有摆脱生死之能,这才来聆听长生秘要。」

「哦?不知大师是从哪里听说的?」

「贫僧去东都路过荥阳,一个叫李密的人指点我来此地,说观主掌握太平鸿宝,若无机缘而不可得。」

他枯瘦的脸上笑意更甚:

「贫僧从西域天竺而来,不远千里来到东土大隋,拜道求取长生,如此虔诚,不知观主能否赠于这份机缘?」

周奕沉默不语,心中不断思忖。

这天竺邪僧眼下招惹不得。

此人武功奇高,行事比大明尊教还要邪门,得想个办法打发走。

伏难陀表面含笑,可随着周奕不说话,他笑意深处,慢慢涌现恶意。

「大师可曾听闻,法不可轻授。」

狂僧点头:「各家秘传都是这般道理,但对虔诚的问道之人,应打破俗规,不该敝帚自珍。」

周奕见他态度坚决,不再多话:「大师请随我来。」

伏难陀温善一笑,举步跟上周奕。

虽然行走在别人家的地盘上,但这位狂僧没有丝毫担心。

这城内的任何阴谋丶算计,对他来说都是无效的。

天下之大,他的脚步想踏足哪里,就踏足哪里。

周奕将伏难陀带到距离南阳帮不远的茶楼,在二楼雅间叫了好茶,让他稍待。

确认狂僧没有跟来,他快速回到小院。

先取来一册,再从垃圾堆中找出两张废纸。

「表哥,你在做什麽?」

少女很好奇,周奕头也不抬:「外边有个魔怔人,我去把他打发了。」

伏难陀喝了半盏茶,便见周奕返回。

「大师,你要的东西便是此物。」

周奕给了他一册《淮南鸿烈》,其中还夹着两张纸,上画练功图,正是长生诀中的两幅图谱。

伏难陀翻阅典籍,简略看过,目光全在那两幅练功图上。

他凝神不动,不多时微露异色。

原本稳如一线的气息,急促波动,浑身荡漾的精神气息更是顷刻涣散。

『你以天竺邪门佛功练长生诀,不练死你就算你走运。』

周奕心中冷笑,看他一瞬间把气息收稳,打消了一剑偷袭要他命的想法。

「果然玄妙,还请观主详解。」

伏难陀话罢,眼睛盯着「淮南鸿烈」四字。

周奕当然猜到他在想什麽:

「大师,所谓的太平鸿宝,便是以淮南鸿烈为源头,再修炼这长生图谱,参经练气,以证长生。

我道门练功,讲究无为自然,理解要像溪水一样自然流淌,而非强行凿渠。不强求绝对严密,只体会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意蕴。」

周奕又温声提醒:

「你之前所说的李密,欠我重金。他故意混淆视听,欲引我们相斗,大师莫要轻信。

我方才所说的道门奥秘,外加这道经丶练气图,是真是假,相信很容易分辨。」

伏难陀枯瘦的脸上又露出笑容。

「多谢观主馈赠,贫僧便以经换经。」

话罢从怀中摸出一卷抄本,递送过来。

周奕拿起,略一翻看,便收入怀中:「多谢大师赠天竺宝经。」

伏难陀像是没听见他感谢的话,自顾自翻看淮南鸿烈。

周奕再叫人上茶。

连喝过三盏,伏难陀才收书入怀。

「大师若是对我东土武学感兴趣,出城之后往西寻,也许能给你启发。」

「何来启发?」

「近来隆兴寺大战,出现一僧名曰不贪,他曾讲述佛魔不二。」

佛魔不二这四字落入伏难陀耳中,登时叫他眼冒奇光。

恨不得立马验证,这佛魔不二与自己的梵我不二有何不同。

伏难陀看了周奕一眼,见他神色平静,像是随口一说。

「观主,不贪大师在何处?」

「他被大明尊教的大尊抓走了,一路打听的话,想必也能找到,那不贪大师着一件黑色袈裟,非常显眼。」

大明尊教乃是他的对头,伏难陀如何不知。

他在渤海禁绝任何宗教,于是屠杀众多别教教众,其中大明尊教死伤最多,故而渤海被称为黑暗之国。他伏难陀,更是被大尊视为首敌。

一时间,伏难陀自然寻思起,大尊抓这练了「佛魔不二」的和尚,是否是为了对付自己。

这让他更感兴趣了。

大尊善母,他狂僧可不怕。

又用一抹晦涩眼光看向周奕,想他是不是利用自己。

不过也不可能。

此番仅是首见,他如何知晓自己的来历,更不可能晓得渤海密事。

「观主在此,贫僧先行告辞。」

「大师慢走.」

天竺狂僧下了茶楼,朝西边去了。

周奕见他背影消失,心下微松一口气,这恶客总算走了。

若他在南阳捣乱,后果难以把控。和大明尊教狗咬狗,那是再好不过。

周奕下茶楼,去结算茶钱。

那掌柜连连推拒:「观主来喝茶是小店荣幸,哪能收您的钱。」

「那我岂不也成了恶霸强人。」

周奕笑了笑,把铜钱算了。

心中算计着,这天竺恶僧,欠我一大笔茶钱。

还有老债主密公,若非现在不是北上时机,必然要去瓦岗寨找他清算。

转念一想,听到自己这麽多不利好他的消息,李密这个时候多半也很焦虑。

折磨一段时间也挺好。

周奕离了茶楼,天色尚早,便去往香严寺。

方到寺庙门口,便瞧见门口大树上坐一位老僧,他白眉长垂过耳,雪白长须垂过肚腹,看上去年岁很大,但脸肤幼滑,青春焕发。

身形肥胖却不臃肿,予人一种和善可亲的感觉。

「碧山人来,清酒满杯,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周奕仰头,老僧冲他一笑,跟着举壶痛饮,摇了摇酒壶,似乎喝乾了。

周奕返回街市,打两葫芦酒返回。

纵身一跃,上到树梢,把一葫芦酒扔了过去,老僧接酒再饮,半点忌讳也无。

「大师怎麽心情这样好?」

道信大师道:「观主恰恰说反了,老僧被两位老秃数落,才躲出来喝闷酒。」

周奕晓得他是怎样的人,也不奇怪他的说话语气。

举起酒葫芦,陪他喝了几口,这才问:

「可是因为不贪金刚?」

「可不就是。」

老僧悠然自得:「石之轩是老僧领入门的,他虽是邪王,却不缺佛性,否则怎能理解禅法。所以当初收他为弟子不算错,那两个老秃一直计较。」

话罢一双眼睛盯着周奕:

「其实观主也不缺佛性,不过观主身份太大,老僧可没本事收徒,只能叹一声可惜。」

他喝了口酒又道:

「早知雍丘有你这样的人,我定提前二十年去蹲守,抢在老天师之前收你为徒。」

「大师说笑了,是我没这个福气。」

周奕微微一笑,不再说客套话:

「那当下作何打算,是想办法追回不贪大师,还是继续攻打棺宫。」

「先救人,但也要留意冠军城动向。」

道信大师又说起了具体安排。

由他和帝心尊者继续追击石之轩,智慧大师先在香严寺养伤,再派人回三论宗找嘉祥大师。

四大圣僧中,嘉祥大师武功最高。

周奕感受到佛门的重视,估计是不想给石之轩安稳练功的机会。

万一他变回无缺邪王,那可就难对付了。

他心中倒是高兴,这帮人忙起来就没工夫惦记自己。

当下陪着道信大师说话,把一葫芦酒全都喝完。

消息打听得差不多,便出声告辞。

才从大树上下来,就看到寺门口仙姿婷立。

听到一声「道兄」。

树头上的道信大师垂下白眉,一边喝酒一边打量,望着他们入到寺中。

还是那个屋舍,还是那个茶榻。

圣女倒茶的姿势,还是那样优雅绝伦。

「妃暄就要返回静斋,很久不能与道兄再见。」

她一边倒茶一边说话,空灵的语调中,仿佛有几分不舍。

「是要将此间之事回禀梵斋主?」

「不仅如此,我还要闭关一段时日。」

周奕晃着茶水,有些好奇地问道:「可要对梵斋主说起与我有关的事?」

「嗯。」

师妃暄举眸看来,有些不解:「道兄觉得不妥?」

「不是,我的事你自然随便说,只是其中一些与你有关,你就需要斟酌了。」

「是哪一些?」

周奕似笑非笑:「就是你拿我练功,其实梵斋主也不一定懂,毕竟每个人的心境都不一样。」

他说的直白,让师妃暄的动作稍稍一顿。

她像是被窥破秘密一般面泛微红,神态动人。

「道兄是在关心我吗?」

「嗯,其实我觉得秦姑娘人挺不错,能挺剑而出,也很懂茶。你拿我练功,我其实没意见。」

他一脸无所谓,反倒叫圣女嗔目瞧来。

好像他明知自己心中多念着他,却不会心猿意马,那样的平静。

「道兄与妃暄之前所见的所有人都不同。」

圣女侧开目光,不敢深究这一话题。

轻呼一口气道:

「这次回东都,我会将不贪大师与邪王的事详告师父,师尊与了空大师也许会请宁散人出面。」

周奕不觉奇怪,这就是邪王独一档的拉仇恨能力。

「你还要再详说大明尊教,对了,还有一个伏难陀,这邪僧盯上了世间奇书,恐怕会对你们慈航静斋不利。」

见圣女面露疑惑。

周奕就将天竺邪僧的事夸大一通,引发武林圣地的重视。

师妃暄的注意力慢慢转移到他脸上:「伏难陀找过你,还与你交换经典?」

「不错。」

「能给我看看那本天竺宝经吗?」

周奕晃了晃茶水,语气有点古怪:「邪僧的经文有魔性,我劝你别看。」

师妃暄不说话,只是双目填满好奇。

以她的心境,自然不怕所谓的魔性。

「你真要看?」

圣女点了点头。

周奕迟疑一下,便满足她的好奇心,从怀中将伏难陀的经典递了过去。

师妃暄翻开经文,很快,她就把经卷合上,并用书册挡在面前,不让周奕看她表情。

周奕笑着伸手,拽了拽天竺宝经。

师妃暄用力,他没能拽走。

但又提了两下,师妃暄把手松开,任由他夺走。

宝经之后,她那圣洁倾城的俏脸上白里透红,眼中的洛水晃动着,有着寻常时候绝瞧不见的羞涩妩媚。

「天竺邪僧的宝经是这样的。」

周奕将《爱经》收回,这里面,全是伏难陀喜欢的男欢女爱之道。

贴合瑜伽精神奇术,不过一旦学习,容易着他的道。

里面不少天竺文字,配有图谱。

圣女哪里见过这样的天竺经典,红着脸半天不说话。

不过,周奕感觉圣女有故意试探的嫌疑。

作为大隋最冷漠的男人,哪怕圣女媚眼如丝,玉面腮红,也一样能保持淡然。

果然,师妃暄看了他一眼后,轻呼两口气就收敛好表情。

她一边倒茶一边轻念:「道兄。」

这两个字不仅有怪罪之意,还抬起头没好气地横他一眼。

周奕欣赏着人间难得一见的美好景象。

将茶水拿起来,忽然问道:「秦姑娘,你会与我为敌吗?」

师妃暄拿茶杯的手为之一晃:

「道兄,为何有此一问?」

「随便问问.」

周奕把茶喝了,想到下次品圣女的茶艺不知什麽时候,于是让她再添一杯。

又饮过,忽然起身朝门外走。

「告辞了,下次再见。」

听他留了这句话,师妃暄晓得他高来高去,从不拖泥带水,于是追上两步道:

「道兄,下次见面,可以换个称呼叫我吗?」

「叫秦姑娘有什麽不好?」

师妃暄道:「有些生分。」

「人生若只如初见,我觉得挺好。」

周奕瞧她微露不满,笑了笑:

「秦姑娘,你好好练功,等你功力大进,便可以对我拔剑相向了。」

师妃暄心下一颤,正要说话,只听到耳畔像是有一道朗笑声,白影已是倏而远去。

心中微微失落。

尤其是自己想回应的话没机会说出口,叫失落之意更甚。

她立身在门口,期待白衣人影返回。

但这次一去不复返,屋中也没他遗落之物。

「周奕.」

师妃暄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轻念一声。

如果这个时候打坐练心,一定能大有精进。

师父在剑典的修炼上,止步于心有灵犀,她的天赋更高,此时已在这个层次上,甚至看到一条剑心通明的路径。

但这条路,非是师父所述。

参考不了师父与岭南天刀的恋情炼心。

慈航圣女第一次叛逆,没在这个时候选择练功。

她想到第一次来南阳,又想到这次在南阳经历的一切。

师妃暄走到屋内,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清澈的茶汤倒映着她的眼眸,就好像洛神站在洛水河畔,从水中看到自己迟疑的眼神。

不过,回东都的心愈发强烈了。

「道兄.这次,妃暄能忘记你吗?」

……

隆兴历第十六日。

南阳帮内,周奕与陈常恭丶松隐子等道友再次喝酒。

这一餐,乃是送别诸位朋友。

他们本该在南阳乱局结束后第一时间离开,可又担心大明尊教的人会杀回来,便又逗留半月。

其中的情义,已不必明言。

白眉老道喝了不少酒,脸上却不显酒色,依然是泛着宝光:

「易道友,老道有些好奇」

周奕笑了:「陈道友有什麽问题,直接说便是,哪用顾忌。」

白眉老道微微颔首:

「易道友若是成了道门第一人,最想做什麽?」

周奕斟酌一番:

「道门第一人之类的称号,我倒是没那麽关心,不过,若我得暇,必要整理道门经典。我从中获益良多,不愿看到它们有所遗失。」

「届时可邀诸位朋友,一齐览经。」

「再来便是收集道家承袭,若机缘足够的话,就将其汇成诸部道藏。」

周奕又带着几分醉意道:

「倘若我有体悟,还想编一部融入武道精髓的道典」

说到一半,周奕醉意全消,摆了摆手道:

「异想天开,几位就当这是玩笑话,我远没有那个能力。」

陈常恭丶松隐子丶计荀丶计守各都一叹。

就连木道人都露出异色。

松隐子抚须而笑:「老道一定勤练内功,想办法多活几年。」

陈常恭道:「今次虽离南阳,但易道长若需助力,叫人送一封书信,我即刻从颍川赶来,再叫上道门朋友。」

「不错。」

计荀道:「我们暂回嵩山,过一段时日便回松道友处,相见更易。」

这些道门前辈并无所求,周奕更觉亏欠,本打算只借道门之势,却成了下场厮杀。

当下放在心中,也不多说。

一边拱手一边举杯:「谢过诸位朋友。」

众人喝了一杯,陈常恭笑道:「你往后莫要嫌我们打扰就好。」

「岂能如此。」

周奕眉头一皱,白眉老道哈哈一笑。

午时用饭之后,一路送他们到郡城之东。

湍水绕城不歇,老道们越走越远。

又过三日,矮胖道人来到南阳帮:

「周奕,我也要走了。」

周奕拉着他坐下:「木兄何必急着走。」

「道爷要寻那乌鸦去,早几日就该走了。」

木道人没好气道:「和你这边相比,那三个倒霉龙的情况都算好的,瞧瞧你对付的都是什麽人。若不是帮你,道爷我绝不会惹他们。

他奶奶的,搞得我现在好没有安全感,你赶紧练功,早点无敌天下。」

说话间,他又把一柄长剑扔了过来。

周奕一端详,寒铁宝刃!

「你什麽时候锻造的?」

「就这些天。」

木道人摆了摆胖手:「你的对手各都凶悍,我瞧你那柄剑早晚得断,提前给你备一把,免得你找不到我,只是你们南阳打铁铺子远不如东溟派,耽误我这许多时间。」

周奕喜上眉梢:「下次你来,我请你喝最好的酒。」

「那这次的呢?」

「自然不会缺少。」

周奕早就准备好了,取来一个包裹,不仅装了盘缠,还有满满一葫芦好酒。

「妙哉!」

木道人大喜,拿了包裹转身就走:

「哈哈哈,不用婆婆妈妈送我,道爷走也。」

他扛着九齿钉耙,寻乌鸦山雾烟观去了。

周奕走到南阳帮门口,那矮胖人影已见不着了。

杨镇望着周奕手中的寒铁宝刃,由衷笑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师的朋友满天下。」

「大龙头,我的敌人也是满天下。」

周奕笑了一声,拔出半截寒光湛湛的宝剑:「不过,今有宝剑,不惧来敌。」

杨镇感受到他的气势,手扶长须而笑。

佛门中人大部分已经离开,只有智慧大师领着几位高僧留在香严寺。

道信大师与帝心尊者,继续追踪石之轩与不贪和尚下落。

慈航圣女飘然而去,返回武林圣地。

天竺狂僧尾随大明尊教,这些死对头纠缠在一起,短时间也没空再管南阳城。

冠军城丶襄阳城,近来也相安无事。

周奕心中安宁,生出闭关之念。

当天下午,在闭关前写了一封信叫人送到当阳马帮。

夜里,掌起灯火。

脑海中想着身在江都的少女,情不自禁笑了起来。

他写了好多页纸,把南阳的事当做日常说在信中。

最后又写到

「小凤,近日有一友,赠我寒铁宝刃。那剑身霜寒,如琅琊寒夜,睹剑思人,久不释怀,便请江淮水,送至扬子津.」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