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都是为了县城发展(1 / 1)

    赵昭闻脸上闪过几分尴尬,连忙朝张振邦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张振邦轻咳一声,缓缓站起身。

    “林斌,赵秘书也不是完全为了自己。”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沙洲市下属几个县,就咱们永安县,没有个人企业愿意投资建厂。”

    “现在好不容易有个机会,领导们肯定重视。”

    “不然也不至于让赵秘书亲自负责。”

    “赵秘书也是想抓住这次机会,给县里增加一些税收,带动一部分人的就业。”

    “人一着急,态度难免有些焦躁,你多体谅一点。”

    他说完林斌,转头又看向了赵昭。

    “赵秘书,你心急我能理解,但也得注意态度。”

    “刚才你去追田启明的时候,我跟林斌都已经谈妥了。”

    “他愿意出海捕捞斑节对虾!”

    赵昭闻一愣,看了看林斌,又看了看张振邦,刚压下的火气,顿时又窜了上来。

    什么意思?

    他好说歹说,林斌就是不答应。

    可张振邦一开口,林斌就答应了,瞧不起他?

    想到这,赵昭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却没敢再发作。

    “早知道这样,干脆让张局长您说好了。”

    “也省得我浪费半天口舌。”

    赵昭看着张振邦,脸上硬挤出个笑容。

    张振邦闻苦笑了一声。

    “你以为,我面子有这么大?”

    “一块五一斤,本钱来,本钱走!”

    “赵秘书,我这也算是为县城发展做贡献了,你到时候得在领导面前提一嘴。”

    赵昭眉头动了动,算是明白怎么回事了。

    这个林斌,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捏准了他们没有备选,直接把价格开到最高。

    相当于一股脑把订单全吃了,一滴汤都没给他和张振邦留!

    “原来是这样。”

    “都是为了县城发展,能理解。”

    “既然林斌已经答应了,那我现在就去给田经理答复。”

    “你们吃吧,账单我下楼的时候付。”

    林斌见赵昭转身要走,连忙道:“赵秘书,别忘了楼下还有一桌。”

    “谢谢款待了。”

    赵昭看了林闭一眼,微微点了下头,离开了包房。

    可等他下楼,到前台一出账单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了!

    只见两份账单加起来,一共花了一百三十块钱!

    他包厢里一桌子菜,为了招待田经理,花了足足八十块钱。

    可林斌带来的那个疤脸,在楼竟然吃了他整整五十块钱。

    他看着账单上的鱼翅羹、石斑鱼,牙都快咬碎了。

    “包房的账我买!”

    “这张散台的账单,谁吃的,让谁付!”

    话罢,他数出了八十块钱,连带楼下散台的账单,拍在了柜台上。

    饭店经理见状有些为难。

    “赵秘书,恐怕不行。”

    “散台的客人,已经走了。”

    赵昭一瞪眼:“人没付钱,就放走了?”

    “你怎么干的工作?”

    饭店经理满脸委屈,指了指门口道:“人是你来要账单的时候,才走的。”

    “他说你付账,你又要了账单,我就没拦着。”

    “赵秘书,您要是没带够钱,挂账也行。”

    赵昭抬头看了眼楼上,气的咬牙切齿,本来他就憋了一肚子火,临走时候,又让林斌摆了一道。

    一个人吃了他半个月的工资!

    “林斌,你要是五天之内,能捞回来三十吨对虾,咱们什么事都没有。”

    “要是捞不回来……”

    “你给我等着!”

    话罢,他又数出了五张大团结,扔在桌子上,转身就走。

    一个小时后。

    林斌吃饱喝足的走出了饭店,他手里还拎着半瓶没喝完的茅台。

    这可是好东西,带回去给江勤民尝尝。

    他在饭店门口刚跟张振邦分开,就见不-->>远处的角落里,窜出来一个人影。

    “谁!”

    林斌下意识把酒瓶挡在身前。

    老疤脸快步走了过来,笑了笑道:“是我!”

    “林总,吃饱了?”

    林斌放下酒瓶,松了口气道:“好端端的,躲那么远干什么?”

    老疤脸笑了一声。

    “不躲远点,怕被人叫回来结账。”

    “你知道我这一顿饭,吃了多少钱吗?”

    “整整五十块钱!”

    “把我这辈子想吃,没吃过的东西,全都点了一遍。”

    “光鱼翅羹,我就点了两份!”

    老疤脸说完不忘舔了舔嘴唇,还在回味刚才味道。

    林斌笑了一声:“干得好,吃他个王八蛋的。”

    “走,咱们往码头走。”

    “一会我去渔业大队借艘船,咱们开船回村。”

    “我有事要找江叔商量。”

    老疤脸点了点头,跟着林斌朝码头走去。

    两人一路到了渔业大队后,正好有一艘船要出海作业,路过白沙坡村,把两人捎带回了白沙坡村。

    船上,老疤脸看着林斌,好奇道:“林总,你们在包房里都谈什么了?”

    “我看那个叫赵秘书的人,出门的时候,脸色可不太好看。”

    林斌笑了一声,把捕捞三十吨斑节对虾的事情,讲了一遍。

    老疤脸闻整个人都懵了。

    “五天时间,三十吨斑节对虾?”

    “你没给我开玩笑吧?”

    斑节对虾的捕捞方法,常见的只有两种,定制铁笼和拖网。

    不论哪一种,捕捞量都非常有限。

    散户渔民一艘船,一天最多捕捞五十公斤不到。

    按照五十公斤换算,一个普通渔民,想要捕捞三十吨斑节对虾,需要不眠不休的干六百天!

    将近一年半。

    别说是他们了,就算是龙王爷来了,仅凭打渔队的几条船,也弄不来三十吨斑节对虾!

    林斌抬眼看向老疤脸。

    “你觉得我像是在开玩笑吗?”

    老疤脸闻只觉得脑袋嗡的一下,连忙扶住了把手。

    他看着林斌,足足半晌才道:“你是怎么想的?”

    “心里已经有计划了?”

    林斌点了点头:“单凭打渔队的几条船,五天之内,肯定捞不回来三十吨对虾。”

    “所以咱们要发动群众。”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前两天成立的渔业互助会,现在就派上用场了!”

    老疤脸闻心里迅速盘算了起来。

    白沙坡村五百多号人的村子,渔港停靠的渔船,大大小小加一起一百艘。

    其中渔业互助会可调动的只有八十艘。

    剩下的二十艘,都是王进军的亲戚,不可能帮林斌。

    八十艘渔船,大小不一致,按照最理想的状态,平均下来,就算一艘船能捞一百斤的斑节对虾。

    八十艘船一天能捞回来四吨。

    五天也才二十吨,还差十吨的缺口。

    这还是他简单推算的,没有考虑天气等因素。

    总而之,靠白沙坡村的渔民,根本完不成任务。

    想到这,老疤脸满脸凝重。

    “除了调动白沙坡村的渔民,还有其他办法吗?”

    “光凭渔民们,根本不够!”

    林斌缓缓吐了口烟:“不够也要捞。”

    “只要四天之内能捞够十吨,就算他们圆满完成任务了。”

    “剩下的二十吨,我自有办法。”

    老疤脸见林斌满脸自信,识趣的闭上了嘴,但心里还是觉得,这不可能!

    俩人下船的时候,已经将近晚上九点了。

    整个渔港内,除了几盏灯以外,周围漆黑一片。

    两人抹黑一路走到了江勤民家院外,敲了敲门。

    几分钟后,院里传来阵阵脚步声。

    “谁?”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