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桃源县缺钱了?(1 / 2)

刘忠顺两眼发懵,冷汗直流。

县里的最新标准?

县里的房子可都是要求皮实耐造,用料扎实。

那成本怕是要上天啊!给他十条命也弄不来足够的钱。

“老爷...我怕是..没那个钱。”刘忠顺嗫嚅道。

方正一微笑开口:“没钱,县里可以给你贷。第一期工程我来派人考察你们的表现,如果表现好,后续的荒地可以优先包给你们,如果表现差么...那我随时考虑换人。”

“刨除卖房成本,剩下的利利润嘛....”

“县里九成!我兄弟二人只取一成,老爷您满意么?”刘忠顺大喜。

方正一笑着摆手:“那倒不必,你们凭本事赚钱难道我还要压榨你们么?都是县里的老人了,怎么连这点规矩都不懂。”

“利润县里只取五成。”

五成!

刘忠顺的眼神猛地直了,拉着周强扑腾一下跪倒在地。

连连高呼道:“多谢老爷!多谢老爷!”

方正一俯身拉起刘忠顺温和道:“不至于,后续能不能成还要看你的本事。”

“在外面被人欺负了,在桃源县都是家里人难道还不得帮衬你们一把么?”

还得是老爷啊!

刘忠顺跟周强动容了,眼泪巴巴的看向方正一。

只听方正一不疾不徐道:“我看你们今日这个阵仗、玩法不像是要做长久生意,想搂一把银子就走是吧?”

小心思被拆穿,刘忠顺如遭雷击,额头上布满了汗珠。

方正一见状摇了摇头。

还他妈真是这样,这是刺激大了一门心思的想搞钱,都不走正路了。

“老刘啊,老爷我也是上当受骗一路过来的,你心里怎么想的我门清。”

“开始都想疯狂的追逐钱,等你钱到手了就知道,那玩意没什么意思。”

“我现在根本都不碰钱,我对钱没有兴趣!”

敖辰的嘴角狠狠地抽了一下,然后迅速调回了正常表情。

刘忠顺咽了口唾沫道:“老爷教训的是。”

方正一点点头,继续说道:“有些事我也就不多讲,等你有那个本事将来你自然会懂。”

“万一有钱了,成事儿了别忘了县里帮过你的百姓。”

“钱要帮人创造幸福才有价值,你还有什么要求要提的,今日可以一并说与我听。”

见方正一没有过多苛责,刘忠顺平复了一下心情:“老爷...我想在这附近建造锦衣卫的校场..不知老爷您..”

“聪明!没问题,你尽管建。找时间我会派人来这里训练,除此之外我还可以送你几张锦衣卫金卡呢,拿去卖房抽奖。”方正一笑眯眯道。

心里对刘忠顺愈发欣赏。

人才,真是个人才。加上他帮忙,将来不成事儿就没道理了!

“还有问题么?”M

“没了,老爷大恩大德,刘忠顺没齿难忘。”刘忠顺感动道。

方正一道:“好,详细的问题你去找敖辰商量

请收藏:https://m.1b0112db.xyz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合理范围之内会尽可能帮你,不过有些事你要注意。”

“违法乱纪的事....少做。”

“敖辰我们走。”

刘忠顺泪眼汪汪的望着方正一离开的背影,一时间心思万分复杂。

周强已经是心花怒放,凑过来激动道:“刘哥!刘哥!老爷都帮咱们啦!”

刘忠顺伸出手在眼睛上一抹:“咱俩这就算混出头了兄弟...就按老爷说的办,别让他失望。”

话音刚落一大片嘈杂之声响起,两人回头望去。只见一个异常尴尬的身影站在台上。

“华道长屁股流血啦!!!”

“老爷,你确定真要帮他?”回去的路上,敖辰心中不解。

“嗯,看他们后续做的如何吧。这两个人潜力不错,论头脑说不定比咱们县里那些在外跑商的人都强,成事以后我另有重用,你尽量帮衬着点。”方正一美滋滋道

“老爷,如果真按您说的都按照县里的标准在城外修一圈房子,花费巨大,恐怕银子上会有亏空啊。”敖辰有些担忧:“陛下已经见过火药火器,县里的研究所按您的要求都要转到明面上,那些研究所可都是吃银子的大户啊,加上修房,万一银子不够怎么办?”

“研究所的经费该给还是要给,不能只图眼前之利。火器的事我回去跟兵部谈,青霉素将来也会在京城使用,这些都是赚钱的点,只是需要些时间。”方正一道

“那短期内如果没有进账呢?盖房子的钱花的可快呀。”敖辰突然灵光一闪:“老爷,我有一计!说不定能顶过去。”

“嗯?说说。”

“罚款!加大商户罚款力度,咱们县里万一有亏空不就补上了么?”

“.......”

方正一止住脚步,对着敖辰一叹:“别再出这种馊主意了,这种办法就算来条狗也能想出来吧!县里让你管了那么久,怎么就没有一点长进?”

“那怎么办?老爷我是没辙了。”敖辰羞愧道。

“加税吧。”

“加税?百姓恐怕会更不满吧。”敖辰心中暗自吐槽。

这法子好像也没比罚款高明多少啊。

“当然不能简单的加。以后让县里登记在册的商铺,招人雇人时都要缴纳两笔钱。”方正一抬头想了想:“这一笔嘛就叫助老金,另一笔就叫宅金。不但雇主要缴,雇工也要缴,至于比例多少再行研究吧。”

“就当县里帮他们攒着养老,买房的。助老金缴到一定年限开始给他们返还,将来帮他们养老用。宅金等他们买宅子的时候可以抵扣使用。”

敖辰两眼发直:“老爷,这不是一样吗?哪个商户会愿意平白多交钱?咱们县里可从来不强制啊。”

“蠢呐!怎么会多交钱?我问你,你要开酒楼准备招伙计,预算只有二百文,这时候县里让你给伙计缴助老金跟宅金你准备怎么办?从二百文的基础上再加么?”

“我会从二百文里减...”

“那不就结了!你站在雇主的角度上看,预算是市场价定的,无非是个分配问题,一文钱他也没多出,还是一样的成本。”

请收藏:https://m.1b0112db.xyz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我是个怂人,你们摇了我吧,可别瞎说了一个个的o(╥﹏╥)o】

“呃....”敖辰想了好一会儿,又问道:“理好像是这么个理,但是落到百姓手中的钱就少了吧,这样不会有意见么?”

方正一呵呵一笑:“当然不会,这可是造福百姓的事业,又不是什么坏事。”

这些惠民之法可都是被后世无数国家采用,当然放在这个时代会显得水土不服。

但是桃源县不一样。

地小人少,加上足够富裕,方正一还特别命县里建立了堪称大景最全面的档案馆。

做起这些事来相对方便。

就算不成...那及时取消,把钱退了就好了。M

后续的县里的各种发明成功市场化之后,也不愁没钱花。

见敖辰还是困惑的模样,方正一解释道:“一开始么,或许会有些困难,百姓觉得拿到手中的钱少了,可是时间长了他们就不这么想了。”

“他们会想,我交一半钱,东家又帮我交一半钱,那我不是赚了么?他们还觉着自己占了便宜呢!”

“这两笔钱交上来一是对我们来说是某种‘税’,二是咱们县里又没要求最低工钱,于商户来讲没有损失,最后百姓还会觉得自己赚了,这岂不是三赢?”

敖辰期期艾艾的问:“可终究到手的钱是少了...万一引起人多不满怎么办?”

“不!并非如此,这钱就是留给他们养老跟买宅子的。他们自己不会攒钱,这就相当于给百姓织了一张保护网,防止他们未来老无所依,这是富国裕民的事业。只不过短期有麻烦,我们借用一番。”

“将来花多少钱可以公示出来,让百姓查阅。这笔钱挪到城外的新房中就算投资,想来他们也不会有太大意见。”

方正一摸着下巴,思索道:“就算真有些人带头挑事咱们也不怕。”

“商户给的工钱钱少了,跟我们县衙有什么关系?”

“百姓有的时候觉悟不高,目光短浅。往往只能看得了眼前的一时温饱,而看不到长远的今后和将来。”

“这就是缺乏大局观的表现,多给他们讲一讲嘛。”

敖辰道:“老爷我听懂了,既然养老跟买宅子都考虑到了,那照这个法子治病是不是也能安排一下。”

“可不敢!这种心思不要给我动!”方正一阻止道。

这不开玩笑呢么?古代的医疗水平还是算了吧。

“病人吃一副药也是吃,一百副药也是吃。他妈的乱七八糟的药材,又看品相又看年份还要看产地,没法量化将来不知有多少人钻空子,你给县里养蛀虫呢?”

后世保险公司都不敢这么玩,就看在的算术水平,数学模型还是歇菜吧。

敖辰苦笑一声:“老爷,我怎么想都觉得这件事难办,咱们县里都是刁民,怕是力有不逮啊、”

“哎!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讲。”方正一淡淡道:“万事开头难,怕困难以后就什么事都不要做了。”

“其实也没难办的,人都是猴子变的,朝三暮四这个故事永不过时。”

“想当初咱们县里搞公摊不也是一堆人抱怨么?可公摊实际对房价本质有影响么?怎么买都买的还是那一个房子嘛,难道换个说法他就莫名涨价了么?”

敖辰道:“是没影响,但是架不住有人借着这个钻空子骗人啊!县里有人卖宅子,有样学样,都把公摊摊到大街上了。”

“什么?!谁他妈干的!”

方正一震怒!

这件事还是头一回听说,太他妈离谱啦!

22世纪也不会有这种离谱的事吧!

“呃...去年的事了。不过那人被县里罚款,后来就没人再干了。”

“.....那就好。”方正一松了口气,继续说道:“城外的新房啊,公摊我看就算了,取消了吧。”

“原来咱们扩城了都人多地少,外面荒地多,公摊就算了吧。”

“这都是经济问题,你回去跟算学院和小桃好好商议一番再做定论,千万不能草率行动。做好了,那就是造福百姓的大好事,甚至能给天下做一个榜样。”

“短期内需要摸索,肯定会有无数问题。苦一苦百姓,骂名你来担。”

敖辰:“???”

“行了,这件事你记得用心,陪我在县里再走走吧。”

请收藏:https://m.1b0112db.xyz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上一章好像出了什么问题,只发了一半上去,麻烦大家回滚一下应该更新了。】

景帝神色沉凝,点头道:“说的有些道理,此事你既然一力主张,那么你觉得需要多少银子呢?”

“要知道这可不是小数目,昨日兵部给朕上奏商谈此事,绝大部分都花在了维护上,与步卒相比还要贵了不少。”

“那是自然,不过臣认为这笔钱花的值!”方正一高声道:“臣认为怎么着也得五百万两打底,只要第一批海船建成,后续的可以由海贸的利润来进行维持。”

群臣跟景帝皆张目结舌的看着方正一。

五百万?你张嘴就要五百万?

当国库是你家开的?

景帝脸色有些难看:“方卿,五百万两有何依据,不是空口白牙就要五百万两吧?”

方正一尴尬的笑了笑。

可不就是空口白牙?我又没去兵部详细调研过。

依据?啥依据没有,上辈子看电视,介绍大清北洋舰队花数千万两建成,每年拨款都在四百万两上下。

按照这个说法,五百万两也不算过分。

这农耕文明本来搞海上的事不大擅长,还不得多花银子奋起直追?

现在的技术水平显然赶不上清朝时期,花费也不会多太多,五百万两理应是够了。

不过当着皇帝的面该给的解释还是要给。

方正一抱拳道:“陛下,臣听说过一句话,三十年陆军,五十年空军,一百年海军。”

“这五百万两的费用,理当超出建设之用。认为还需要与兵部详细规划,另如果有超出的银子,也当投入到后续探索西方的计划中去。”

“西方路远,航道我们尚未可知,五百万两或许还不够。但臣想只要花费五百万两银子就能让大景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钱花的值!”

空军?啥是空军?

群臣面面相觑,景帝也面色古怪道:“陆军,海军朕都能听懂,何为空军?这句话是谁说的?”

“啊?”方正一有点蒙。

刚才说空军了么?说秃噜嘴了?

咽了口唾沫道:“啊这..这是臣的父亲说的,他年轻的时候当过渔民。这..空军就是指钓鱼,在船上空军五十年才能成为一个好渔民....当个好渔民都得五十年,练海军怎么着也得一百年吧。”

在场诸人恍然大悟,原来空军就是钓鱼的意思。

那我前几天才刚空军过

郑桥上前一步道:“方大人,民间开海固然可行,可朝廷五百万两银子建造船队,未免太多了。全国上下需要用钱的地方何其多也?更何况我们尚且无法保证在海外有巨利可图,还要再做计较才是。”

景帝的目光移向方正一。

方正一立即大声道:“能保证!臣能保证在海外一定有巨利可图!”

“哦?何出此言?”景帝眼中流露出浓厚的兴趣。

“臣昨日想了,可以把大炮装在船上

请收藏:https://m.1b0112db.xyz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我大景有此战船,届时我大景的海军就是天下无敌!”

“有此神器,遑论赚钱,就算是把吴王抓回来也是信手拈来,怎么看都值啦!”

带着大炮的海船?

群臣开始浮想联翩,其中有不少人还是南方而来,对于船的了解虽然不多。

但是那副场景一旦想象出来便觉得有些不寒而栗了。

两艘船一艘有炮,另一艘没有炮...那可不是一个东西啊!

全新物种!?

渐渐地,有人眼睛开始绿了!

有文臣对这事不太敏感,见其他人表情有异赶忙低声去问。

问完两句眼睛也跟着绿了!

照这么说那西方不就是露天的金山吗!

兵部尚书冯杰,猛然站了出来高声道:“陛下!臣认为方大人所言有理,将那神炮装在船上确实可行!如果真能打造这样一支无敌海军,那我大景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景帝也有些想入非非。

对啊...原以为那巨炮沉重无比,大多只能用在攻城。

可是船不就是最好的载体吗?简直走哪打哪啊!

“李师傅,你意下如何呢?”

李岩松到底还是历经两朝的老臣,文官之首,沉稳持重,景帝还是习惯性的问了一句。

只听李岩松沉声道:“臣认为前往西方寻觅已是当务之急!再拖恐失去先机,若是真寻觅到西方大陆,大景离大治之世也就不远了!望陛下明鉴!”

“李公所言有理,臣也支持!”

“臣附议!”

李岩松发话,基本代表了整个文官系统发表了定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