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登门拜访尚书府(2 / 2)

许温书淡淡一笑:“不帮。”

“有本事你就把这些东西散出去,法不责众,老夫何惧之有啊!”

眼见他耍无赖,方正一倒不恼,微笑道:“许大人,你不觉得我的奏疏中说的都很有道理吗?这商业之重,收益之丰将来或许会远超农业。我废了这么大劲也是为国为家,为了天下百姓好。你就这么不愿意吗?”

“不愿意,在老夫看来,这叫无事生非,现在什么都不变就挺好的。况且,你未免有些太自信了,凭什么你就认为商税远超农税,难不成你还能预测未来?”许温书不屑道。

方正一掰着手指头数道:“别急,你看啊,桃源县当初可以说是一片荒芜之地,我亲手将它打造成了一座繁华之城。进入京城后,我与太子又将半山坊经营的有声有色....救灾..开海...”

“后来火药,枪炮,青霉素哪一样不是震惊世人的神物?况且现在还有东郊大学,跟皇家科学院,我敢保证以后像火药一样的神物会源源不断的出世,将这些东西传播到天下,靠的就是商业的力量,甚至于商贾自己为了竞争也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方正一桩桩件件说完,两手一摊:“我都已经这么成功了,你还不信任我?”

一旁的许鸿才听的如痴如醉,看向方正一的眼神中竟带了一丝崇拜。

没想到这位方大人人生经历如此丰富...大丈夫生当如是!

许温书则是淡定多了,但是仍有些暗自咂舌。

平时跟方正一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也没觉得他怎么样,只觉得口无遮拦很烦人。

故此之前他做的那些事,也没太放在心上。

现在一条一条重新数落一遍...听起来好像还挺了不得的。

许温书轻叹了一声:“方大人确实了不起,但别怪我说话太直,谁一辈子没有几回光辉的时候,一样一样列出来的都好听,可失败往往没人能看见。凭你刚才所言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你这么年轻做事何必这么激进呢?更何况还不是你该管的事,所以还是请回吧,老夫言尽于此。”

方正一遗憾的摇了摇头。

早知道想说动一个人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这种食古不化的老家伙。

好在做了万全的准备

方正一低头再次在布包里翻找,没一会

请收藏:https://m.1b0112db.xyz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儿又翻出几张文书,递到了许温书面前。

许温书狐疑的看着他问道:“这又是什么?”

“你看就得了。”

许温书强忍着不耐烦,接过文书,展开一看,整个人怔住了。

揉了揉眼睛又看了两遍,惊慌失措道:“方大人,这是什么时候签的?”

方正一望着天,慢慢道:“啊...大概是前两日吧。你这亲侄许平找到了桃源县,想要跟我们县里做买卖。”

“他卖玉卖的好好的,钻石生意他竟也想掺和一笔。你应该知道,现在钻石生意是我桃源县的人在经营,许平一抬出你许大人的名号,我下面那帮小的哪里不敢合作啊。钻石分他一份卖,还得给人家十万两渠道费,这生意做的是真好。”

“许大人,您家里可真是生财有道啊。”

“方正一!”许温书猛的起身,双目死死盯着方正一,喘着粗气道:“你这是污蔑!许平不可能干这种事!”

方正一笑了。

许平是个生意人而且生意颇大,自然不可能这么傻,用许温书的名号在外面胡乱招摇。

钻石是自己让县里人主动去谈的,还得好说歹说签成的合作。

如今契约已签,黄泥巴落裤裆,可就由不得许温书怎么说了。

“啧,法不责众,确实如此。许大人,可现在就剩你一个人了,你说我要闹到陛下那,陛下信我还是信你?”方正一不紧不慢的喝起了茶水。

“这是我侄儿的生意,而且这契约并无问题。就算是闹到陛下面前老夫也不怕,你以为凭借陛下信任就可以颠倒是非?”

“哼!你也承认他是你侄儿?你身为户部尚书,纵容亲属经商,擅用职权,怎么解释?”

许温书冷冷注视着他:“方大人手段如此下作,上行下效,难道锦衣卫都是如此行事吗?你眼中还有王法吗?”

方正一不紧不慢:“许大人,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前些日子,我们锦衣卫抓了一个仗势欺人的小官,可是只有百姓的口证没有实证。下面人擒着那小官去找被欺压的百姓核实,谁知百姓怕了当场反水。”

“那小官见既无证人也无罪证,便开口叫嚣,大喊着自己自己奉公守法。可到最后你知道他怎样了?”

“怎样了?”许温书没来由的一阵紧张。

方正一阴恻恻的笑了:“我将此人押入诏狱,当场判了他一个恶意守法之罪!后来他挨不住关押,自个全招了,最终被扒了一身官皮。”

“我想告诉许大人...本官做事,就是这样!”

“你...你敢...”许温书瞳孔大震,彻底迷茫了,他活了一辈子没想到有这种狂人。

特么守法还能判的这么硬,这么有恃无恐!

“当然了,对恶人自然要用恶行。许大人您德高望重,晚辈自然不敢得罪。”篳趣閣

“许平虽然靠着你强行跟我下面人做生意,但

请收藏:https://m.1b0112db.xyz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那也算是他的本事,十万两给就给了吧。”

“至于这个忙...”方正一起身掏出了袖中的奏章,放到桌上:“许大人愿意帮我一把,就帮我一把。不愿意帮就算了,也没什么,毕竟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我走了哈,别送了!”

说罢,方正一捡起布包,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开了。

许温书神色复杂的看着方正一逐渐远离的背影,心中竟然有些佩服。

今日他对方正一的印象彻底刷新了。

心胸宽广,意志坚定,不择手段...就是嘴臭缺德。

犹豫良久,许温书最终将奏章收入袖中,摇了摇头,嘟囔道:“疯子!”

一旁的许鸿才已经看傻了,期期艾艾的道:“爹,你就这么答应帮他了?”

许温书无奈的笑了:“此事对爹来说倒也谈不上多严重的事,只不过太不讨喜,极容易引起争论,此乃朝堂大忌。”

“可方正一此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只能应了他了。鸿才,此人虽然卑鄙下流,但这一点你要向他学习,如此方能成事。”

许鸿才点了点头,低声道:“爹,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他说的是真的,时代变了...您看自打东郊学院一出现,市面上多了好多以前从来没人想过的问题,许多人的想法也变了,这难道...”

许温书皱眉道:“够了,都是奇技淫巧罢了!就凭着科学院的奇谈怪论就敢妄称什么时代变了?几千年过来,皇帝还是皇帝,朝廷还是朝廷,百姓也还是那个百姓,它永远变不了!”

“呵,小儿狂妄!老夫一辈子吃的盐比他吃的饭都多,他懂个屁!”

(两章啊,欠的一定补...兄弟们饶我一天,打卡十二天。)

请收藏:https://m.1b0112db.xyz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翌日早朝。

方正一的目光时不时飘向前方的许温书。

虽然昨天连蒙带骗外加威逼利诱的,但是说实话心里没底。

能不能帮自己说话就看今日了。

朝会进行过半,一直未正式发言的许温书忽然动了。

方正一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只见许温书徐徐从袖中掏出了一本奏疏,那奏疏的封皮赫然就是方正一留的那封!

“陛下,臣有本奏。”

“讲。”

“臣今月重新命人整理了户部的账册,近两年国库收入虽连年增加,但却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以往粮食不足的境况因红薯跟土豆的种植推广已有极大缓解,想必再过几年天下百姓便无饥馑之忧。”

“因此商税也有不小的增长,但物资流转之困却一直存在。此困若不解,国库待粮产见顶之时,税收恐难再有长足的进步。”

“政策需因时而变,所以臣连夜撰写了宽商十策,臣认为此事事关重大,请陛下御览。”

许温书回头瞥了方正一一眼,见他对自己眉飞色舞。

忍不住深吸一口气,扭过头压下了心底那股恶心劲儿。

宽商十策

景帝恍惚了一瞬,感觉怎么好像在哪听过呢?

待奏疏递到眼前,景帝一瞧,神色诡异的看向了方正一。

这玩意不是方正一前不久写的吗?不过措辞用语变了许多。

方正一也迎着景帝憨笑,目光澄澈无比。

景帝瞬间已是了然于胸,脸色恢复如常,道:“郭伴伴,念吧。”

郭天养拿起奏疏,开始念了起来。

大殿内郭天养的声音在回荡,但是方正一听着表情却逐渐古怪。

他写的内容...竟然被许温书给改了!

相对他写的那一版来说,后改的措辞用语让人容易接受的多。

但是关键的一点是本来他谏言是开一府之地作为试点,结果给改成了横江府辖下的一个县。

但事已至此,方正一也只能耐着性子听。

由于只限于一县之地,不少人也没表现出强烈反对的态度。

毕竟,只有一个县,就算闹翻了天还能有什么影响呢?

待郭天养说完,景帝目光扫遍群臣,开口道:“许卿,你先讲一讲吧。”

许温书躬身道:“回陛下,臣之所以力谏宽商皆是有据所循。”

“市面财货流通,无非四步。生产、分配、流通、销售。这首尾两步尚无问题,但是中间的分配与流通却是干系甚大。”

“粮食连年丰收,以往没有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之时,百姓凭借家中劳力尚且只能勉强养活一家,而无结余。如今不但能养活全家,甚至还能多出不少粮食。”

“而这些粮食正要靠商贾收购再在市面销售,百姓卖了粮有了钱,便去购置新衣等家用,如此便有促进了生产。”

“据臣所知,今年京城内修建的雇佣超过百人的手工作坊,竟然不下二十家,这可是此前

请收藏:https://m.1b0112db.xyz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从未有过的景象呀。足可见民间百姓对货物需求的大涨。”

“如此一来宽商势在必行!就算不为别的,也要考虑到那些因粮食高产而产生的闲汉,百姓万不能惫懒在家,无所事事。”

“但宽商一事不能一蹴而就,还需循序渐进,所以臣遍阅了京畿历年上报的所有账目,挑出了横江府内的平万县,此县地处横江府要地,连接四方,正是平日货物往来颇多之所。以此为宽商试点,再合适不过,望陛下明鉴。”

景帝轻轻的点着头,一手敲打着御案。

群臣则是若有所思,刚才许温书所讲的内容有种似曾相识之感。

这不是最近几日半山日报连续刊登的内容么?讲的就是生产、分配、销售之类的话。

没想到半山日报里的内容,许温书竟然有如此高的评价?

大殿内沉默了良久,景帝才开口道:“诸位爱卿可还有话要说?”

下面一阵低声讨论,方正一的目光在人群中不断巡视。

今日这事看起来倒好办了,只可惜许温书这个老东西把一府换成了一县。

平万县他也了解,确实还算是个不错的地方,如果经营的好,影响力也未必会差。

眼下既然他已经开口了,那就没有再更改的可能了。

现在的关键就是看谁反对,自己再冲上去帮一把。

果不其然,最终反对的人还是出现了。

翰林学士杨英才默默站出:“臣有..”

“臣反对!”不等他说完,方正一猛的一嗓子嚎了出来。

杨英才的脸缓缓拉长,无奈退了回去。

许温书脑子嗡的一下,彻底陷入迷茫

景帝则盯着方正一,表情不断变换。

你小子到底站哪边的?要宽商的是你,现在要反对的也是你?

方正一回头,冲着杨英才露出了一个无比难看的笑容,眼神中带着嘲讽。

回过头大声道:“臣反对宽商!俗话说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商人逐利更是助长此种风气。再者说富者众之怨也,商贾崛起,引起其他百姓艳羡,怕是要引起动荡。若是人心浮躁,那离礼崩乐坏也就不远了”

许温书心中疯狂咆哮,那他妈不是我说的话吗!你个狗日的!到底想干嘛?

“纵容商贾后患颇多,而且商贾不事生产,只能作为中介,在百姓之间赢取暴利,这无异于与民争利,此事万不可行。”

方正一说完,开始猛朝许温书使眼色。

“许大人,我说的对吗?”

许温书眼角抽搐了几下,咽了口唾沫道:“此话我不敢苟同,天下若无中介早就乱了套了。这商人就如同水车之中的齿轮在连接着生产者跟买方,若无他在其中调停资源,则买卖双方都极难成立,而利润不过是他应得的报酬罢了。”

“商贾促成的生意越多,天下财富增长的便越多。若是商人图利便损害了其他人的利益,我大景又怎么一年好过一年,国库的收入一年高过一年呢....?”

方正一心中赞了一句,许老头人老心不老反应够快,记忆力也好。

(先发欠的一张,后面的还在码,兄弟们早点睡吧,我今晚不睡了肯定把后两章赶出来。)

请收藏:https://m.1b0112db.xyz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