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冰雪之约(1 / 2)

('法律系的会议室里,冬日苍白的阳光透过宽大的窗户,在光洁的长条会议桌上投下冷淡的光斑。空气里弥漫着供暖系统低沉的嗡鸣和一种刻意维持的肃静。二十名身着统一深色保暖外套的女生志愿者已然就座,她们的身影在宽敞的会议室里显得既庄重又略带一丝青涩的紧绷。不同班级的面孔交织在一起,低声的交谈如同潮汐般起伏,眼神里交织着对未知任务的期待、对无法归家的淡淡怅惘,以及一份被选中的隐隐自豪。

陈秋铭和翁斯桐提前到了,正低声核对著名单和后续培训安排。门被推开,系主任江芸和副主任潘禹会一前一后走了进来。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齐刷刷地聚焦过去。

江芸今天穿着一件深灰色的羊绒大衣,内搭高领毛衣,显得干练而不失温和。她走到主位,目光温和却极具穿透力地扫过全场每一张年轻的脸庞。

“同学们,下午好。”江芸开口,声音清晰而沉稳,打破了最后的寂静,“首先,我代表法律系,衷心感谢大家。在这个本该与家人团聚、享受假期温暖的时刻,你们主动选择留下,投身于亚洲冬季运动会这一国际盛事的志愿服务工作。这份奉献与担当,非常可贵。”

她微微停顿,让赞许的目光在学生们身上停留片刻,会议室里的气氛稍稍松弛了一些,几个女生不自觉地挺直了背脊。

“本次亚冬运,是展示我们龙城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江芸的语气加重了几分,带着嘱托的份量,“你们每一位,都将成为这片窗口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你们的言行举止、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外界对我们的评价。希望大家能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以最饱满的热情、最专业的素养、最友善的态度,投入到服务中去,展现出我们龙城大学学子、尤其是我们法律系学生的最佳风貌。”

接着,潘禹会清了清嗓子,接过了话头。他表情严肃,习惯性地用指尖敲了敲桌面,仿佛要敲打出绝对的纪律性。与江芸的勉励不同,他的话语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

“江主任强调了意义,我再强调几点纪律!”他的声音洪亮,甚至有些咄咄逼人,“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赛事组委会、我们学校的带队老师,包括你们各个小组的负责人,发出的指令必须坚决执行,不允许打折扣、讲条件!第二,严格遵守各项工作纪律、保密纪律和外事纪律!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一个字都不能往外蹦!见到外国运动员官员,不卑不亢,但也绝对不能追星索要签名合照,给人留下不专业的印象!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尤其是安全方面的问题,要瞪起眼来,一丝一毫都不能放松!你们出去,代表的就是龙城大学、代表法律系!谁要是捅了娄子、抹了黑,”他目光锐利地扫视一圈,带着明显的警示意味,“系里一定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他的话语像冷风一样刮过会议室,刚刚松弛些的气氛又陡然紧张起来,几个女生下意识地抿紧了嘴唇。

江芸适时地接回话语权,语气缓和了些:“当然,系里也会全力为大家做好保障。这次,系里指派陈秋铭老师和翁斯桐老师作为你们的带队老师,全程负责大家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学习生活上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向他们汇报求助。”

她话音刚落,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心理咨询中心的王春雨老师走了进来。她穿着一件米白色的羽绒服,围著浅粉色的围巾,脸上带着柔和的笑意,像是冬日里一缕暖阳,瞬间冲淡了潘禹会带来的冷硬感。

“抱歉,江主任,潘主任,我来晚了点儿。”王春雨的声音温婉柔和。

江芸笑着向她点头示意:“正好。也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学校考虑到志愿服务期间同学们可能面临的心理压力和适应问题,特别指派心理咨询中心的王春雨老师,也加入我们法律系的志愿者带队工作组,为大家提供心理支持。大家欢迎。”

学生们鼓起掌来,目光好奇地投向这位气质与众不同的老师。

王春雨落落大方地走到前面,微微躬身:“同学们好,我是王春雨。未来一段时间,希望能和大家成为朋友,如果遇到任何紧张、焦虑或者不开心的事情,随时欢迎来找我聊天减压。”她的目光不经意间与陈秋铭相遇,两人相视一笑,一种默契在空气中悄然流转。她很自然地站到了陈秋铭身边的空位,低声交流了一句什么。

江芸又补充道,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赞赏:“另外,特别要提出表扬的是法律四班。本次系里招募的二十名志愿者中,四班就有郑燚、时丽雯、颜心心、梁晓青、冯欣钰、韩静六名同学入选,是各班当中人数最多的。这充分展现了法律四班的集体凝聚力、动员能力和同学们的奉献精神,也侧面反映了班主任陈秋铭老师出色的号召力和同学们的高度信任。”

听到这话,四班的几名女生不约而同地露出了一丝自豪的笑容,互相交换着眼神。郑燚推了推眼镜,神色平静,但嘴角微微上扬。陈秋铭则谦逊地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自己的学生,带着不易察觉的欣慰。

“好了,接下来进行具体的岗前培训。”江芸结束了开场白,“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本届亚冬运组委会安保组的冯女士,为大家进行专业培训。大家欢迎。”

一位约莫四十岁、身着利落黑色制服、气质干练专业的女性步入了会议室。她手中拿着激光笔和一份厚厚的资料,目光敏锐地扫过在场的志愿者们。

“同学们好,我是组委会安保组的工作人员。”她的声音清晰有力,没有多余寒暄,“很高兴接下来由我为大家进行安检工作的岗前培训。你们法律系的同学,将被分配在本届赛事最重要的主场馆——红灯笼体育场,承担观众入场安检任务。这意味着你们的工作至关重要,是保障赛事安全、顺利运行的第一道防线,直接关系到数千名观众、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重大。”

“安检工作,看似重复枯燥,实则要求极高,需要极大的耐心、细心和强烈的责任心。”冯女士打开ppt,屏幕上显示出各种安检设备的图片和流程图,“接下来,我将详细讲解人身安全检查、物品检查、安检门和手持金属探测器的使用规范、异常情况的识别与处置流程、以及遇到突发情况时的应急预案……”

培训进入了实质阶段。冯女士的讲解条理清晰,专业且严格。她详细拆解每一个动作要领,强调每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比如手持探测器的摆动幅度和速度、遇到敏感部位如何礼貌而有效地请对方配合、不同性质可疑物品的初步判断与上报程序等等。

台下鸦雀无声,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偶尔敲击手机屏幕记录要点的轻响。女生们都听得格外认真,时而蹙眉思索,时而恍然大悟。郑燚的笔记做得尤为工整详尽,还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了重点和疑问点。

理论讲解后,冯女士带来了模拟的安检门和手持探测器。“现在,我需要几位同学上来,配合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最初的尝试略显生涩。冯欣钰和韩静被点名上台时,明显有些紧张。操作手持探测器时,手臂显得僵硬,摆动不是过快就是过慢,忘记了该有的提示语,面对模拟“可疑物品”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冯女士耐心地一一纠正,但两人脸上还是露出了窘迫的神情。

接着上台的时丽雯、颜心心则冷静许多,虽然动作稍显慢,但步骤清晰,态度认真,很快掌握了基本要领。梁晓青也表现得沉着稳定。

最后上台的是郑燚。她深吸一口气,走到安检门旁。从引导“观众”站定、提示取出随身物品,到使用手持探测器进行扫描,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规范、到位,力度适中,路径准确,语言提示清晰礼貌,甚至连面部表情都保持着专业而友善的微笑。整套演示如行云流水,近乎完美。

冯女士眼中闪过难以掩饰的惊讶。她忍不住开口问道:“这位同学,你以前接受过类似的培训?或者在机场、火车站做过志愿者?”

郑燚摘下探测器,谦逊地摇摇头:“没有,冯老师。我只是刚刚按照您讲解的步骤和要点,尽量模仿和记忆。”

“真是难得!”冯女士由衷赞叹,“你的领悟力、模仿力和心理素质都非常出色!简直是做这份工作的天才!”

一旁的陈秋铭看着自己的爱徒,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忍不住插话道:“冯女士,这是郑燚,我的学生,也是我班里最聪明、最得力的一个。”

郑燚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微微低下头,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