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一举数得、背刺金国(1 / 1)
等到燕然说完,他这些弟子也都暗自点头。
要说这小公爷对待金国即将到来的侵略,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从他之前做的准备就能看得出来,又是实验装备,又是熟悉地形。甚至光是人员培训,就分成了将领、校尉和军士三级。
更何况对于辽国的事,因为有岳飞在场,小公爷还没有明说。
但大家心里都清楚,燕然这是怕金国人杀红了眼,耶律大石和米粥也干出了血性。在最终灭国之前,他俩可别被金国人消灭在边境上。
此外这次作战,也真是没走多远,几乎就是在宋辽边界之间。
因为辽国都没有几块像样的国土了,简直比被啃光的西瓜皮还凄惨……西瓜皮下面还贴着大宋国境!
一想到能和女真人这支天下强军碰一碰,既见识一下敌人,也检验一下这几年来辛苦建军的成果,大家心中都是暗自跃跃欲试。
有份参与这次北进的将领们,更是眼睛都放光了!
这里边苏信是燕然的兄弟,庞七郎是燕然的弟子,多年跟随燕然学的就是保家卫国,卫护民族的思想。
至于卢俊义、花荣等人,投靠了燕然后耳濡目染,心中有也有了家国之念。他们对于这次和女真强军争锋,心里更是暗自憋了一口气。
此刻的岳飞也轻轻点头,表示愿意跟随师兄走这一趟。
岳飞的目光心胸都是非比寻常,之所以他苦练军略武艺,大老远地离家去投军,还不是看出了大宋强敌在前,国家处于多事之秋,正是军人用武之时?
更何况师兄燕然的这番话,堪称老成谋国之举,更有可能一举奠定了将来和金国大战的胜负……
因此这时的岳飞,心中也是跃跃欲试。
这一刻,当燕然看向岳飞,心里不禁叹了口气。
其实他刚刚说的几条,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当着岳飞的面没法说出来。
就是因为自已来到大宋,改变了历史,没有让宋金两路进攻辽国的计划成型,因此岳飞也失去了征伐辽国的实战经验。
所以燕然这个计划里,还有一条非常重要,就是把这一课给岳飞补上,而且还要补得足足的!
他要比历史上更了解自已的敌人,要在实战中学会更多的战术,要变得比前世还出色才行!
……
随即燕然把任务分配下去,由自已的手下各自去执行。
所有不能被外人看见的装备,都要装在马车上隐藏好,在去往边境之后,直到他们到达辽国才能拿出来装备部队。
同时对所有参战的士兵,进行严格的火器训练,并且申明战场纪律。
见到新式武器的敌军士兵,一律不能留下活口。
任何一种装备,都不许遗留在战场上。
敌军被枪弹击伤的部位,要多次补刀、挖出弹头、尸体掩埋。
这样才能让金国真正入侵大宋的时候,我军第一场大战时,用这些新式装备,给敌人一个巨大的惊喜!
同时燕然也带上了一支随身保护的高手团,由燕青、鲁智深、武松、栾廷玉组成。
当然,既然是出兵征战,总不好莺莺燕燕带着一群夫人去。
所以只有紫霄惊鸿两个,被燕然加入了出发队伍,同时也接受了短火枪训练。
那是因为紫霄和惊鸿都精通数国语,在审讯俘虏和与辽军交流的时候,或许有用。
虽然这次征战时间很短,按照燕然的预计一个来回,应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毕竟过了黄河没多远就是宋辽边界。
可毕竟是作战,所以燕然出征之前,汴京这边也需要安排妥当。
外务由钱戏负责,大事由红袖拿主意,票号那边的事交给小鹿姑娘。
燕然还特意跟红袖姐和苏信私下聊了一次,毕竟出兵征战,即便准备万全,也难免出现万一。
燕然对红袖说,自已一旦出了问题,对抗金国的所有事务和全部势力人员,全部由苏信管理。
在这之后……等到岳飞羽翼丰满之日,将燕然所有的财富、部队、武备、军官、工厂、移交给岳飞!
红袖听了之后立刻记下,她和苏信两人,虽然都惊讶于燕然对岳飞如此信任,但却对小公爷的眼光没有一点怀疑。
那个武功高强,气度沉稳的少年岳鹏举,居然在燕然的心中,有这么重的分量!
当然红袖和苏信也知道,燕然这些话是为防万一。
毕竟这一次征战计划周密,以小公爷的行事作风来看,他是绝不可能把如此庞大的一笔资源,平白无故地置于危险境地的……甚至这些资源里,还包括他自已!
……
就在恒升恒昌两家票号,崩塌两个月之后。
燕然也第一次出门,入宫向天子谢恩!
毕竟这一次他是升官了,而且皇帝之前经常派人,询问他的伤情。
若是他都能在京城四处乱窜,却不见他去面见皇帝,那未免有不敬之意。
……
等到燕然进宫时,连宫中太监和侍卫,都知道小公爷又升官了,称呼自然也变成了枢密使大人。
按照官场规矩,没有称呼副职的,不然相当于当面打脸!
……
当燕然他进殿拜见天子之际,赫然发现那位枢密使李邦彦,自已的顶头上司居然也在场。
除此之外还有那俩太监李彦和梁师成,也在天子身边伺候。
皇帝见到燕国公身体恢复,如今已经能走动了,再看到他这张年轻的脸庞,皇帝心中不禁五味杂陈!
要不是燕然这次受伤,朕这些日子若是有他帮忙,朕该多轻松啊!
真是的……烂摊子千头万绪,最近把朕熬得白头发都多了几根!
在这两个月之内,这个天子的日子过得,可真是不怎么愉快。
修建道观的银子是不用想了,炼金丹的材料也没钱采买,就连新建宫殿、整治艮岳的工程也被迫停了下来。
那些无缘无故就大笔往下撒去的赏赐,也当然停了不发。
就这,抠抠搜搜的四处节省之下,好歹才给朝中官员发了半奉。
而且宋徽宗还被迫处置了几个上蹿下跳,闹得最欢的官员,还下旨对那些消极怠工之辈大加申斥。
皇上圣旨中毫不留情的一句:“贪婪愚昧,妄图不义之财。人云亦云,自招不测之祸!”
差不多把那些赔了银子的官员,挨个骂了个遍!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