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原子在舞蹈(二)(2 / 2)

而这,仅仅是苏阳庞大ai版图中的一块拼图。

下一块,將聚焦於如何为这些新兴的硬体,匹配上能够驾驭它们的“灵魂”——全新的算法与理论。

艾伦·费米和凌峰,已经为此在摩拳擦掌。

碳基神经元材料的稳定小批量实验製备,光学模式识別的初步验证,再加上原子核自旋存储的一线曙光,这三项顛覆性的研究方向,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阶段性成果。

这天,陈景德教授结束了在原子核自旋实验室的例行巡查,神色中带著一丝兴奋,又夹杂著几分深思,直接来到了苏阳的办公室。

“苏董,”陈景德坐下后,开门见山,“最近各个硬体小组的进展都非常喜人。穆勒教授的『苏氏碳膜』,霍夫曼博士的『量子针尖』,还有张毅诚和凌峰合作的『光学模式比较器』,都让我们看到了硬体层面弯道超车的希望。”

苏阳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

“但是,”陈景德话锋一转,“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硬体再强大,如果缺乏与之匹配的先进算法和理论来驱动,那就像我们造出了一具强健无比的躯体,却没有注入智慧的灵魂。它依然只是一堆精密的零件,无法真正爆发出ai应有的潜能。”

苏阳微微一笑:“陈教授,您说的正是我想强调的。我们不能只做『炼金术士』,埋头製造各种新奇的材料和器件,我们更要做魔法师,赋予这些造物真正的智能。理论与算法研究部,是时候承担起更核心的使命了。”

陈景德眼中闪过一丝赞同:“苏董英明。我建议,加强理论与算法研究部的力量,不仅仅是补充人手,更重要的是,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能够充分发挥这些新型硬体潜能的全新计算范式和学习算法。我们需要一场算法层面的革命。”

苏阳沉吟道:“您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吗?”

“艾伦·费米博士最近一直在琢磨一个新东西。”陈景德说道,“他基於之前的『自组织理论』和『进化算法』,再结合『苏氏碳膜』展现出的初步『类神经元』特性,提出了一个名为『进化之网』,简称enl的理论框架。我听他简单介绍过,感觉非常有潜力。”

“哦?进化之网?”苏阳来了兴趣,“具体说说。”

“费米博士认为,”陈景德解释道,“未来的ai,不应该像现在的深度学习网络一样,是预先设计好固定结构的。它应该更像生物大脑,能够在与环境的交互和学习过程中,通过类似生物进化中的基因突变、自然选择以及大脑学习时的突触重塑等机制,不断动態地优化自身的连接拓扑结构和信息处理规则。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能够自我进化、自我优化的智能网络。而『苏氏碳膜』的自组织特性,恰好为这种硬体层面的进化提供了物理基础。”

苏阳听完,眼中精光一闪。这个费米,不愧是世界顶级的数学家,其理论构想確实触及了智能的本质。

几天后,在奇点智能“创新孵化实验室”的理论与算法研究部,一场小范围的高级別研討会正在进行。

主讲人正是艾伦·费米。他用流畅的英语,配合著屏幕上复杂的数学公式和动態示意图,阐述著他的“进化之网”构想。

“……所以,enl的核心在於其自適应性和进化能力。它不是被设计出来的,而是被进化出来的。我们提供初始的简单规则和基本的网络单元,然后通过模擬环境的刺激和奖励机制,让网络自行探索、变异、淘汰、增强,最终涌现出我们期望的智能行为。”费米讲得激情澎湃。

与会的理论物理学家、数学家们听得时而皱眉深思,时而点头讚许。

坐在角落里的凌峰,一直静静地听著。等费米讲完,他才缓缓开口:“费米博士,您的enl理论非常精彩。但我在想,如果enl中的信息表达和逻辑推理,依然局限於传统神经网络的二进位或者简单的连续值神经元模型,它的进化效率和最终能够达到的智能高度,会不会受到限制?”

费米看向凌峰,这位东方来的计算机天才总是能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凌,你有什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