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织梦者的瓶颈(1 / 2)
奇点科技集团,“深空”实验室,a-03区。
这里是“极光计划”的核心阵地,液氦低温循环系统低沉嗡鸣,身著白色无尘服的科研人员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忙碌著。
他们的目光,无一例外地匯聚在实验区中央那个庞然大物上——“织梦者”母机的初代原型机。
此刻,这台集结了人类现有科技於一身的造物奇蹟,正以前所未有的功率全速运转。
它的核心——那间由特殊合金与超导材料构成的、仅有拳头大小的“量子真空等离子体沉积腔”內,正上演著一场人类歷史上从未有过的创世之舞。
“前驱体材料注入稳定,纯度九个九,符合瑶光模型標准。”
“真空度已达10?11帕,背景粒子干扰已降至最低。”
“基底温度恆定在1.7开尔文,量子锁定场启动,一切正常。”
钱友明博士和孙伟国教授並肩站在主控制台前,神情严肃地盯著眼前巨大的全息屏幕。
屏幕上,无数道数据流如瀑布般刷新,中央则是由瑶光实时渲染出的沉积腔內部原子级模擬动画。
根据瑶光提供的蓝图,合成“瑶光晶体”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在特定的原子基底上。
通过一个以皮秒级为单位进行动態调製的超高频复合能量场,精確引导注入的“自旋光控可编程量子点”前驱体原子,让它们按照预设的、违反直觉的晶格结构进行“自愿”排列。
这不像是製造,更像是诱导。
“能量场开始注入,进入皮秒调製阶段!”一名操作员沉声报告。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只见模擬动画中,一束束由雷射、微波和高频磁场交织而成的复合能量场,如亿万根无形的绣针,开始在原子基底上疯狂舞动,试图將那些悬浮的原子“编织”成瑶光设计的完美阵列。
“织梦者”的性能在这一刻被压榨到了极限!
然而,仅仅持续了不到十秒钟。
“警报!能量场谐振失稳!波形出现混沌干扰!”
“原子阵列结构崩溃!发生无序凝结!”
主屏幕上,原本预示著奇蹟的、规整瑰丽的晶格模型,如同被投入石子的平静湖面,瞬间崩解、碎裂,最终化为一团毫无意义的、混沌不堪的原子乱麻。
第一次尝试,以彻底的失败告终。
实验室內的气氛瞬间凝固,刚才还涌动著的热切与期待,此刻被一层厚厚的失望所覆盖。
“数据导出,立刻进行故障復盘!”钱友明博士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失落,果断下达了指令。
几分钟后,一份详尽的失败报告呈现在所有核心成员面前。
模擬结果清晰地指出了失败的根源:在合成的关键阶段,复合能量场的调製频率和精度要求达到了惊人的0.1皮秒级別,而“织梦者”原型机儘管已经登峰造极,但其底层控制系统的信號响应延迟,最快也只能做到0.5纳秒。
五千倍的差距!
这不是操作失误,也不是参数设定错误,而是最根本的、赤裸裸的物理规律的壁垒。
孙伟国教授看著报告,缓缓摘下眼镜,用手指用力按压著眉心,声音沙哑地说道:“我们……我们造不出瑶光需要的东西。
这就像瑶光给了我们一张神的设计图,可我们手里的笔,连画出第一条直线都做不到。”
他的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这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他们拥有著来自未来的、完美无瑕的理论蓝图,却被困在了当下的技术囚笼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