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还收?你还是先摆平身边的几位吧!(1 / 2)

('这不是,在听到他的话之后,朱元璋那是头也抬起来了,奏折也不去看了,真的要发飙了,盯着他,

“你的意思是,咱之前做错了,这些地方的人,不应该收取重税了?”

眼神凌厉,充满了杀气,仿佛只要他下一句话说不好,就能直接弄了他一样。

“陛下恕罪,臣不是这个意思!”户部尚书忙不迭地磕头。

娘嘞,这可是要命的事。

他们所说的重税的事情,也是因为朱元璋在江南的重税。

不过也不是无端收取的,一个是私仇,一个是公事。

私仇的话,则是因为有不少人,以前可都是支持别人的,不是他朱元璋,你一个没有从龙之功,

甚至还是支持自己敌人的家伙,不弄死你就不错了。

这要是在后世之中的那些情况,那就是反那个命的,是要杀头滴。

现在虽然也杀了一部分,但还剩下不少,收取重税也算说的过去了。

另外就是公事上,他们这边的环境可是比北方要好多了。

他们的产出高,多收一些,剩下的一部分,足够他们生活了。

而大明也需要这部分的重税,同样还可以防止江南的那些士族做大。

这才有了现在的重税。

而且还有一个,则也是为了给自己的政治主张铺路,以前江南人口众多,需要迁移人口。

总之上述的种种,才会形成江南的重税。

现在被人提起来,似乎还有些不服的模样,朱元璋当然露出杀气了。

“太孙,你如何考量?”朱元璋看着跪在地上的户部尚书,旋即看着朱允熥,问道。

“这是我大明的国策!”朱允熥淡淡的说道,

“最起码目前几十年不会改变!”

“但是之后的话,看大明的情况,若是不需要这么多的税收!”

“我大明从其他的地方找回来的话,那也可以适当的放松一些!”

“任何政策,都需要看实际的情况!”

这下,朱元璋虽然皱起了眉头,但是却也没有反驳什么,

毕竟现在的朱允熥也给出了他答案,几十年的时间不会改变。

而几十年之后,对于私愤,朱元璋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

而且这一代的人也都死的差不多了,更何况,朱允熥也说了,还要看实际情况。

如此也好,只要不是随意的要更改自己的这些主张就好。

不过下面,还是要交代一下自己的太孙,江南这边,必须要重视起来。

不然以江南的这些本土势力,很容易形成割据,不管是从经济上,还是文化上,政治上,都可能对大明造成威胁。

不得不说,朱元璋也确实考虑到了这些,

甚至不说是在大明,即便是在后面的王朝,哪怕是后世之中,对江南的经济,也是严密的监督者。

历史上的朱棣在北迁了之后,后面也真的发生了这样的情况。

可能朱棣有自己的考虑,北平府是他的老巢,被自己经营的很好,回去之后处理事情也方便。

也可能是因为想要发展北方,坐在那个位置上了,考虑的事情就多了。

但是最后,江南却是真的失控了,税收收不上来,大明陷入了经济危机,甚至最后的灭亡,也有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经济的崩溃。

哪里都拿不出钱来了,甚至不是还有句话吗?

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总之,江南的势力都必须要重视起来,而且要无比的重视。

听着朱元璋的话,朱允熥也暗自的决定着,

不管自己以后是否真的要迁都,可能也真的会迁都吧。

毕竟在这个地方,对其他的地方,尤其是北方,西北那边的监督太少了,完全辐射不到。

更别说,朱允熥还想着多给大明划拉一些领土呢。

这地方,算是东南了,势力盘踞的确实挺多,但太过偏安一隅。

哪怕迁都了,不管是自己还是以后的皇帝,都要交代清楚了。

南方需要重兵把守,而且也只能是自己的心腹担任,钱袋子不能出问题。

虽然这么想着,朱允熥却是看着下面跪着的户部尚书,继续说道,

“你之前说了,其一是因为重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