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攻打楚国(1 / 1)

太子死讯,震惊朝野。

皇后被噩耗拖垮身子没有上朝。

皇帝的脸色也带着几分哀痛。

楚国刺客竟趁雨夜袭击东宫。

以最惨烈的伤亡刺杀太子跟皇太孙。

大殿之上,群情激愤。

“陛下!楚国狼子野心,竟然破坏盟约!简直人神共愤!臣提议即刻出兵楚国!”

“臣附议!”

“臣附议!”

朝堂上难得所有的官员一条心。

出兵楚国,势在必行。

皇帝掷地有声的开口道:“楚国破坏盟约,杀我皇儿,置天下百姓安危于不顾,此举猪狗不如,这仗,必须要打!”

很久没有上朝的秦业走上前,“臣,秦业,愿率兵攻打楚国,不破楚国,誓不还朝。”

皇帝看向秦业,眼中闪过一丝挣扎。

“镇北王,你年事已高,战场凶险,你为晋国征战多年,也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

这话若是放在别人心上,都会让人觉得陛下忌惮秦业。

可朝中人都知道,如今镇北王已经垂垂老矣,那战场刀剑无眼,这一去,能不能归来都是个问题。

秦业却开口道:“我老了,但我还有传承,就算我倒在战场上,我的孙女,依然能扛起镇北军的大旗!”

此话一出,百官震惊。

秦业竟然要带金枝公主去战场!

今日,秦金枝并未上朝。

众人看着那个空缺的位置都觉的秦业疯了。

金枝公主在朝堂肃清吏治。

已经让百官都对她心生恭敬,

可有谋略是一回事,上战场又是另一回事。

金枝公主毕竟是京城养大的贵人,如何上得了战场。

战场上稍不注意,那便是尸骨无存。

就连魏察都有些不同意秦业的话。

他走上前,“镇北王,如今这朝堂上还需要金枝公主这样的少年才俊,稽查司所查之事尚未结束,此时让公主跟您上战场,是不是为时尚早。”

他不是瞧不起秦金枝女子的身份,可秦家,只剩这一个孩子了。

出于私心,他并不希望秦金枝上战场。

魏察的话一出,不少官员都附和道:“魏大人说的对啊,王爷您三思啊。”

这些人,或是担忧秦金枝的安危,或是担心秦金枝留下摊子还没有结束会波及到他们,又或是,秦金枝身为女子出现在战场上的不妥。

秦业看着自己的孙女如今在朝堂上能有如此的影响力,眼中也是十分骄傲。

他上前一步,“秦金枝,她终究姓秦。秦家,没有孬种。”

魏察听闻此话,将目光看向皇帝。

皇帝竟然出奇的安静。

若是平时,想必早就跟秦业吵起来。

魏察有种不祥的预感。

皇帝在众人的议论纷纷之中开口道:

“楚国屡次挑衅,狼子野心其势猖獗。

朕任命镇北王为平楚大元帅,执掌镇北军攻破楚国。

封镇国公主为平楚先锋,协助镇北王攻破敌国。

我军大胜还朝之日,朕与皇后会携百官在城门口迎接大军。

秦业抱拳,“秦业接旨!”

百官看向皇帝的眼神都带着不可思议。

陛下竟然同意公主上战场!

魏察的眼神一直投射信号。

但皇帝并未给他回应。

崔莹气喘吁吁的来到镇北王府的时候。

秦金枝正坐在院子中看着飞燕恨不得将王府都搬走。

门口侍女通报,“公主,崔副指挥使求见。”

秦金枝看着一头汗的崔莹扎进院子,

“太子死了!”

秦金枝点点头。

崔莹站在秦金枝面前眼睛紧紧的盯着她,“你要去战场了。”

秦金枝又点了点头,“我是镇北军下一任的继承人,攻打楚国当然要上战场。”

崔莹大喊道:“可战场那么危险,稍不注意,你会丢掉性命的!”

秦金枝笑着看她,“你不是已经知道我去白雀寺那三年真正去的地方了?三年前我死不了,如今,我也死不了。”

崔莹连忙上前,“那京中的事,你不管了么?”

秦金枝悠闲的说道:“我会上奏,请陛下封你为千鸟司正使,以后千鸟司,便由你彻底接管。”

崔莹又焦急的问道:“那稽查司呢,官员考核,律法修改,科举制度,这些,这些你都不管了么?”

秦金枝让她坐下,将手边的糕点推到她面前。

“晋国的能人又不是只有我一个,等我离京,这些事自然会有人来接管。”

崔莹看着秦金枝没有说话,沉默了片刻转身直接离开了。

飞燕在一旁看着崔莹的背影走过来,“公主,崔大人怎么感觉好像生气了。”

秦金枝喝着茶,“可能因为我没有提前跟她告别吧。”

飞燕听后眨眨眼睛,“公主,这个锅我能带么,厨房的嬷嬷说这个锅煲汤最好喝了。”

秦金枝无语,小厨房的厨具都要被飞燕全搬走了。

“飞燕,咱们是去打仗,不是游山玩水。”

飞燕理直气壮的说道:“公主要是吃不饱饭,怎么有力气打仗。”

秦金枝轻笑一声,“带带带,都带上。”

飞燕眼睛一亮又脚步生风开始装东西。

秦金枝起身来到马厩。

流云跟珍珠颜色分明的站在马厩之中。

秦金枝走到流云身边,拿起刷子给它梳毛。

她忍不住赞叹道:“还是我们流云的皮毛好,不像那石头,毛硬的都跟石头一样。”

流云跺跺脚,冲着珍珠叫了两声。

珍珠只是慢悠悠的用屁股对着它。

秦金枝又拿着刷子来到珍珠身边。

给它刷了刷毛,“我要去战场了,不能带着你,不过我给你找了个好去处。”

秦金枝转身离开王府。

那场秋雨过后,京中变的十分干冷。

秦金枝第一次从大门走进国子监。

不少学子看到秦金枝都十分震惊。

这里的学子不是宗亲就是达官显贵。

不少都在宫宴上见过秦金枝。

秦金枝怡然自得的走进长风道人的院子。

不少人都猜测公主来国子监是有什么重要的大事。

长风道人回到自己的院子并没有看到秦金枝。

他打开房门,就看到秦金枝悠闲的翻开着他标注的诗经。

看到长风道人回来,秦金枝歪着头向门口看去,“师傅回来了?”

长风道人挑眉,“今日怎么没翻墙?”

秦金枝笑笑,“做徒弟的来看师傅,翻什么墙。”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