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修身炉(1 / 2)

('与此同时,另一边,华南·碧游村。

诸葛青跟在马仙洪身后,沿着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被茂密藤蔓与蕨类植物半掩的天然石隙穿行。

脚下是湿滑的青苔,空气潮湿得能拧出水,混合着泥土、腐殖质与某种奇异草木的淡淡甜腥气息。

虫鸣鸟叫被隔绝在身后,唯有前方马仙洪沉稳的脚步声和衣料摩擦石壁的窸窣声清晰可闻。

忽然,前方豁然开朗。

石隙尽头,一个巨大的、被群山温柔环抱的盆地展现在诸葛青眼前。

夕阳的余晖毫无遮挡地倾泻下来,照亮了这片与世隔绝的“桃源”——碧游村。

村庄的布局带着一种精心规划又浑然天成的矛盾美感。

数十座风格奇特的建筑依山势错落分布,主体并非传统的砖木结构,而是大量运用了某种泛着金属冷光的银灰色合金与温润剔透的深绿色晶体材料。

村中道路并非泥土小径,而是覆盖着某种具有弹性和自洁功能的暗色复合材料,踩上去几乎无声。

随处可见奇异的能量节点,散发着柔和的浅绿色光晕,如同呼吸般明灭,为整个村庄提供着基础照明。

清澈的山泉被精巧的沟渠引导,潺潺流过村舍,滋养着田垄间那些叶片形态奇异、散发着微弱灵炁波动的作物。

一些村民在田间劳作或行走,他们穿着统一的、带有暗绿色纹路的麻质服饰,神情平和专注,动作间隐隐透出异于常人的协调感,显然都身负异能。

诸葛青的瞳孔微微收缩。

这绝非一个避世隐居的普通村落,而是一个高度组织化、技术化、且全员异人化的村子!

他心中的警惕瞬间拔高到顶点,面上却依旧维持着世家子弟的从容与恰到好处的好奇。

马仙洪在前引路,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藏青色道袍,外罩一件同样材质的无袖马甲,露出线条流畅、充满力量感的小臂。

他步履从容,如同行走在自己的庭院之中。

他并未刻意介绍村民,但每一个遇见他的村民,无论老少,都会停下手中的活计,向他投来发自内心的崇敬与狂热的目光,右手握拳轻叩左胸,无声地行礼。

马仙洪只是微微颔首,神色平静,仿佛早已习以为常。

“诸葛兄,看那边,”马仙洪指向村落边缘一片被高强度透明力场笼罩的区域,里面是数座造型更加复杂、如同精密仪器般的建筑,

“那是‘育灵工坊’,村里的孩子在那里接受最基础的异能感知与引导,避免他们因力量觉醒失控而伤人伤己。”

他又指向村落中心一座形似古拙祭坛、却布满了复杂能量回路的平台:“那是‘共鸣台’,村民可在此借助村中大阵的力量,梳理自身紊乱的炁息,加速修炼,或治疗某些因练功不当造成的隐伤。”

他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在这里,力量失控不再是恐惧的源头,它将被引导、被规范,成为建设家园的基石。异人,不必再像阴沟里的老鼠般躲藏,也不必再被所谓的‘人口红线’束缚手脚。”

诸葛青沉默地听着,目光扫过那些在共鸣台边缘闭目盘坐、周身萦绕着稳定炁息的村民。

马仙洪描绘的景象,带着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光辉,却让他心底的寒意更甚。

这种整齐划一、高度可控的力量,背后隐藏的是何等恐怖的掌控力?这绝非自然的觉醒之路!

“马村长宏图伟略,令人叹服。”

诸葛青适时开口,语气诚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钦佩与探究,“只是....如此规模,如此精密的体系,绝非一日之功,更需....难以想象的资源与核心支撑。”

他巧妙地抛出了试探的钩子。

马仙洪脚步未停,侧头看了诸葛青一眼,镜片后的目光深邃难测,嘴角却勾起一丝了然的笑意:“诸葛兄慧眼。核心....自然是有。而这,正是我想请诸葛兄一观的....碧游村真正的‘心脏’。”

他带着诸葛青,拐向村庄后方一条被严密植被和伪装能量场遮蔽的岔路。

穿过一层几乎无法察觉的能量薄膜,空气瞬间变得干燥、灼热,带着一种高压电流特有的臭氧味和金属被高温熔炼后的独特腥气。

眼前是一个深嵌于山腹的巨大岩洞,洞壁被平整过,覆盖着厚厚的银灰色吸能合金。

洞顶垂下无数粗大的、流淌着幽蓝色液态能量的透明管道,如同巨树的根须,最终汇聚向岩洞中央那个庞然巨物——

修身炉!

它矗立在那里,像一座由钢铁、晶石与未知能量构筑的、沉默的太古熔炉!

炉体高度超过3米,整体呈一种奇特的非对称几何结构,主体由闪烁着暗沉金属光泽的未知合金铸造,表面布满了如同活物经络般虬结盘绕的粗大能量导管和精密度惊人的机械结构。

炉身多处镶嵌着人头大小、散发着温润碧光的奇异晶体,晶体内部仿佛有液态的火焰在流淌、旋转。

最为骇人的是炉体的正面。

那里并非封闭的炉壁,而是一面巨大的、由多层高强度的透明能量晶格构成的“窗口”。

透过窗口,可以清晰地看到炉腔内部——

幽蓝色的液态火焰无声地翻滚、咆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