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倭国白银?(1 / 2)

('陆离对于李世民把重点放在他们哪里有那么多钱的问题上也不意外,毕竟这本就是是大唐正在面临的问题。

他说到:“一方面是炼铜矿、铸造铜钱方法的技艺提升,另一方面是大量白银作为货币流入市场,缓解了铜钱需求的压力。至于这些白银来源,主要来自海外倭国和西方诸国对于我们瓷器、茶叶的购买从而流入我们这里。”

“靠卖瓷器和茶叶就能挣取大量白银?”李世民对于这个大量很是疑惑。

到底得是有多大量?才能撑起一个几千万人口国家的货币使用。而且瓷器和茶叶有这么值钱吗?自从丝绸之路打通之后,就一直有人在通过这条路经商,确实挺赚钱的,但不足以到能挣那么多白银吧?

“海运的成本要远远低于陆运。那些瓷器和茶叶,就是走海贸卖出去的。”

“原来如此……”李世民点头。

这年头也不是没有船运,漕运在成本这一点上确实很有优势。

长孙无垢轻声问到:“海运大有可为?”

“绝对有,但是跟现在的大唐没什么关系。”陆离说完,想到了什么,突然笑了笑。

看到他的笑容李世民就很奇怪,“你笑什么?”

他知道陆离肯定不是在笑大唐现在和海运无关,陆离还没那么傻和无聊。

“海运一时半刻是指望不上的,但是有速成方法,咱们可以直接去抢,而且是两三年内就能办到的事情。”

陆离微笑着说:“倭国有一个储量极大的银矿,他们鼎盛时期一年可以产出几百万斤白银。”

纸质货币、信用货币也不能空手套白狼……他还没捋清楚货币体系的事情。

但李世民一听到年产几百万斤白银的银矿,就两眼放光,迫不及待的问道:“怎么抢?你有计划吗?!”

年产几百万斤白银!再让陆离想想办法加快挖掘和冶炼速度,一年一千万斤不过分吧?

他就寻思:陆离说的要大量的钱这不就来了?卖什么冰盐酒啊,那不纯纯与民争利?

但陆离这时提醒说到:“殿下,不走高丽那边的话去倭国,需要研发海船才方便。”

“好吧……”李世民眼中的光逐渐暗淡,还是好好卖冰盐酒吧。

长孙无垢也悄悄松开了握紧着的拳头。

男主外女主内,秦王府的钱主要都是她在过手管着,对于这钱的事儿要更敏感一些。

“青苗法呢?”

“就是二月、五月在农民青黄不接的时候由官府借贷……额,现在应该叫出举吧,出举钱粮给农民过渡,夏收和秋收的时候再收回本钱和利钱,利钱两成,能够抑制民间高利出举,也能给朝廷增加收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