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林四勇的谋划进展(2 / 2)

附件三,林四勇的心几乎跳出嗓子眼,那页纸上,清晰地拓印着几份空白公凭的存根样式。格式、抬头、预留的空白位置,一览无余。

更关键的是,在方案末页的呈阅位置,赫然盖着一方鲜红刺目的户房大印,旁边是经办书吏的签押,赵德全赵书办。那印章的篆文结构、边框纹饰,那签名的运笔走势,瞬间死死地烙印在林四勇的脑海深处。

他屏住呼吸,调动全部的记忆力,记住每一个细节。手指却还稳稳地蘸墨、落笔,誊抄自己的那份杂卷。直到自己全部记住了,他才不着痕迹地将旧档挪回原位。

户房院外,一个不起眼的茶水摊。林四勇“偶遇”了赵书办身边的那个嗜酒如命的亲随张三。

几碟卤豆,一壶浊酒下肚,张三的话匣子便打开了,舌头也大了几分。林四勇状似无意地感慨安置点流民的凄惨,又忧心忡忡地问起南迁垦荒是否可行。

“南…..南迁?”张三打了个酒嗝,醉眼朦胧,压低声音,“嘿嘿,上头…..上头倒是有提过一嘴……说什么自愿南迁垦荒,给南边荒地添点人气儿。也就……说说罢了……谁当真?路引谁开?盘缠谁给?到了那边谁人接?”

他管了口酒,又神秘兮兮地补充,“不过……湖……湖州府长兴县那边……好像……好像前些日子递过文书……说荒地多……愿意接……接一些?也就……也就那么一说……没个鸟用……”

自愿南迁垦荒的模糊默许,湖州府长兴县。

尽管张三说的轻蔑,这最后一块拼图,在林四勇心中已经拼起来了,他的谋划是可行的。

“张大哥见多识广,小弟受教了。”林四勇说着不动声色地又为张三满上一杯,同时,一块碎银子悄然滑入了张三的掌心。

州学的藏书阁顶楼,更深露重。唯一的光源是桌角一盏如豆的油灯,灯芯噼啪轻响。

第一步的成败,系于他笔下的方寸之间。林四勇深吸一口气,试图压下胸腔里鼓鼓的心跳。桌上摊开的,不是圣贤文章,而是关乎二十余条至亲性命的生死文书。

伪造文书:大名府户房,为流民附籍垦荒事

查得安置点丁册内,流民林大勇(户主),年三十有九,面黑,身长五尺有余…...等计贰拾壹口……

该户人等,自愿响应朝廷德政,恳请迁往两浙路湖州府长兴县附籍垦荒,以实边地,缓解大名府民食之困。

兹准所请,着即日由本府差拨……押送该户人等,限期内抵达长兴县交割附籍,不得有误……

林四勇已经将脑中赵书办那潦草的签名拆解、重组了,他先在废纸上反复摹写了十几遍,直到抓住那几份神韵。他心一横,笔走龙蛇,一个足以乱真的“赵德全”跃然纸上。

最大的难关就是印章了,户房大印的样式他已经牢记在心,那繁复的九叠篆文,威严的边框。他需要一方足以乱真的假印。城内寻找刻字匠风险太高。安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