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官道上的热闹1(1 / 2)

('在荒野中艰难跋涉数日后,为了避免彻底迷失方向和在沼泽中重蹈覆辙,田修文不得不建议再次靠近那条南北向的官道。

官道上行人明显增多,但绝非太平盛世的熙攘景象。拖家带口、面黄肌瘦的逃难者步履蹒跚地推着独轮车,车上捆着全部家当。

偶尔有驮着货物的骡队或衣着稍显体面的商贩匆匆而过,神色警惕,甚至还有一小队衣甲不算齐整,但神色倨傲的官兵押送着几辆看不清内容的篷车疾驰而过,溅起一片泥浆,引来沿途的低声咒骂。

林家一行人挤在路边,尽量降低存在感,小心翼翼地随着人流缓慢移动。官道提供了清晰的方向,但也让他们彻底暴露在各种视线之下。

林家众人都是耳听八方眼观六路,留意着周围人的交谈。

一个裹着破旧儒衫的老者,对同伴哀叹:“……晚了,都晚了!扬州城外已是人山人海,城门一日只开片刻,盘查得铁桶一般!没有过硬的路引和足够的银钱,根本想都别想!堵死了,彻底堵死了!”

旁边一个看起来略有些见识的行商却压低声音反驳:“老丈也莫要绝望。扬州进不去,何不试试真州?或者干脆往西去江宁府!听说那位张镇抚使手段了得,治下还算安稳,对流民也不像别处那般严苛……总是一条活路。”

更令人心惊的是几个垂头丧气的溃兵经过,嘴里不干不净地骂咧:“……朝廷?呸!听说官家和相公们都在商议着过江去金陵避祸了!谁还顾得上咱们这些河北遗民?咱们就是他娘的弃子!”

林家众人的心随着这些混乱矛盾的信息沉浮不定。

林大勇最先不淡定了,走上前了几步紧贴着林四勇:“四弟,听那几人的意思扬州我们去不得了吗?去到那边也没法进城?我们还去吗?”

“大哥,现在具体什么情况我们也不清楚,都是听说而已,等到了扬州再说,总能想到办法的。”林四勇也很忧心,但是他不能表现出来。

“四弟,那人说的江宁府在哪里?如果那边真的治下安稳,接受流民,我们是不是可以去江宁府?”林二勇也跟了上来忍不住问。

“二哥,江宁府我当初也有了解过,那地方是漕运枢纽,军事重镇,人口比较密集,接收难民比较困难,也是以工代赈制度,落户难......”林四勇还没说完。

旁边突然传来一个过分热络的声音:“哎哟,这拖家带口的,路上可遭罪了吧?”只见三四个穿着细布长衫,看起来颇为体面的男人站在路边,目光像刷子一样扫过人群。

尤其在年纪稚嫩已显伶俐的红丫和虽然憔悴却难掩眉清目秀的林岁安脸上停留不去。

“诸位乡亲,这是往南去谋生路啊?真是辛苦了!”瘦高个开口,语气热络得近乎夸张。

“瞧这一家老小,风尘仆仆,让人看了真心不忍。我们是苏州府来的,专替几家积善的大户采买人手。瞧您家这几位姑娘,一看就是伶俐乖巧的,若是跟我们走,立马就能进府做事,顿顿饱饭,月月还有工钱拿,不比跟着餐风宿露强百倍?”

另一个矮胖的也赶紧帮腔,目光却扫过福平和几个半大小子:“是啊是啊!这小哥儿们也能找个好主家当个长随书童,总好过饿殍遍野不是?我们这可是行善积德的好机缘啊!”

他的话听起来诱人,但那打量货物般的眼神让林岁安一阵恶寒。这就是古代的人贩子!打着“介绍工作”的旗号,行拐卖之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