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进入湾头镇(1 / 2)
('镇子入口,几个穿着号服的乡勇挎着腰刀,斜眼看着进出的人流,对衣衫华贵的商贾点头哈腰,对挑担的苦力则随意呵斥搜查。
林四勇整理了一下浆洗得发白的旧儒衫,提了提气,让步伐显得四平八稳些。对守门的乡勇略一拱手,递上自己的秀才路引。
带上老陈头的好处就显而易见,按着原先在定州开的到大名府的路引重新模仿了一张到扬州的。现在他们这行人基本不用为路引发愁。老陈头的技术精湛,足以以假乱真。
乡勇扫了一眼路引,又狐疑地打量他们几眼:“秀才?这时候从北边来?做什么的?”
“晚生携家仆小女,欲往江南投亲,途径宝地,想采买些干粮药材,即刻便走。”林四勇语气平静。
或许是他的秀才身份起了作用,且他们看起来确实不像携带大量财物或极具威胁的样子,乡勇不耐烦地挥挥手:“进去吧!”并未多阻拦。
随着时间推移,北边逃难至此的流民越来越多,湾头镇作为交通枢纽,压力陡增,盘查力度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加强。所以他们要尽快在更多流民到这边前就要找到去湖州的方法。
踏入镇中,三人无暇他顾,立刻按计划分散行动。
林岁安还是去买粮买药,本来大舅跟四叔都是不同意她一人行动的,但是林岁安准备从空间偷渡一些粮食出来,他们在不方便。而且这个镇子里面比徐州那会安全,粮食重她会让脚夫帮忙挑。这边望眼过去都是干活的脚夫。
两个大人出于对她的信任,同意让她单独行动了。只是嘱咐遇到危险小命为主,财物丢了就丢了。
她先是在一家粮铺前驻足,看了立在门口的粮价牌,心漏了一拍,价格没有比大名府那会低。渔米之乡,粮价还这么高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粮铺的小二看她一直看不进来,说了一句:“姑娘,是不是买粮?要多少?量多的话,还得去后面登记画押。”
林岁安立刻摇摇头,装作被价格吓到的模样,怯生生地退开。
她又连续跑了两家店,发现价格都一样。四叔分析的没错,粮价真的不低。
她不是真的要买粮,这么贵的粮价,把银钱自己留下来更好些。反正空间里面的杂粮豆类还有四百五十斤,这次拿一百斤出来就足够了。这个朝代的黑面有五十斤,粟米也有五十斤。这两样都是在赵州时囤的。空间小了,囤的还是不够。
紧接着是买药,她找到一家小药铺。报出早就想好的几味常见药材,着重买些退热风寒类的药物,还有止血化瘀的。考虑到按四叔的计划要坐船到苏州,路程远时间长,可能会有晕船的又买了点这方面的药丸。
购买药材很顺利,伙计没有多问,看来像她这种量的购买的人很多。河运发达的好处就体现出来。
林岁安找了一个僻静的小巷死角,观察了两盏茶的时间,发现基本没有人往这边来,立马从空间里放出一百斤豆子,其他的等到了庙里再拿出来。放好东西,人从小巷里走出,站巷口眺望了一会。
看到一个年纪颇大,面容愁苦的脚夫,拿着扁担带着麻绳准备往码头方向走去。
“老伯,能帮我把这些东西送到镇外东边的河神庙吗?我人小,抬不动。”林岁安说着递过去几个铜板。他们从进小镇后就一直在观察,发现这边很多脚夫,都是随喊随停接活的。不然大舅跟四叔也不会真的放心她一人买那么多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