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户籍下来置办家什(1 / 2)

('破屋四处漏风,这几天男人们跟村里人换来了大量稻草,编成厚厚的帘子,悬挂在门窗洞口,尽可能阻挡寒风。用泥巴混合切碎的干草,将墙壁上明显的裂痕堵死。这边的泥巴虽然冰冷,但仍可以用。

地上冰冷潮湿,就刚来第一晚睡了一晚地铺。第二天林大勇就带着几个弟弟拆解废弃的木头、砖块、搭起简易的通铺框架。然后铺上厚厚一层干燥的稻草,再铺上自带的破烂被褥,这对他们来说真是难得的好睡铺了。

大山带着下面的弟弟妹妹们在山脚下砍枯枝、灌木,捡一切可燃烧的落叶、松针。破屋旁很快堆起了一个巨大的柴垛。

开荒需要大量的农具,但是他们这一路逃荒农具都丢没了,现在整个林家农具就剩下一把柴刀,一把菜刀。其他的都没了,这些都要等户籍下来了去县城里购买,又是一大笔花销。

林老头为了多给家里增加点收入准备带着大河开始编制竹篾,但是这边跟他们桃花村又不一样,在桃花村他年轻时买了一块山地种竹子。

在这边不能随意砍伐竹子。需要向上面申请采伐许可。提交“竹木取用状”说明用途与数量,再缴纳竹木税。而且只能在白露至芒种间才能砍伐。他的一身本事没法用,急的没两天就满嘴泡。

林岁安利用自己听得懂本地话的优势,带着红丫在村里跟几个小孩子混。向他们请教怎么说好本地话,自己又表现得学得快,顺便夸一夸孩子们教得好。偶尔给那些孩子几块糖,喜得他们都很愿意跟她玩。

学了几天感觉差不多了,就假装学会了,回家教家人。让家人能尽快的融入这个村子。

湖州的冬天也很冷,平时天气都在零下七度左右。他们来的这几天已经下了一场雪。除了语言,其实整体跟在桃花村差别不大,林家人适应得很好。

开春前的寒意依旧料峭,但林家人心里却揣着一团火。那几页盖着鲜红官印,墨迹簇新的户籍簿册,此刻正被林四勇小心翼翼贴身收藏。这是他们在箬溪村立足的凭证,是通往正常生活的第一把钥匙。

今日,他们就要凭着这户籍,前往距离箬溪村五十里的长兴县城,购买急需的农具,以及米粮。家里已经没多少粮了,从湾头镇带来的粮早就吃完了,后面林四勇还跟里正买了一石粗粮才撑到现在。

此行林四勇带队,田修文护卫,外加林二勇跟林三勇推着两辆跟邻居借来的板车直奔长兴县。

天蒙蒙亮,四人便出发。一路上,脚步都比往日轻快了几分。不再是躲躲藏藏的流民,而是有“身份”的人了。这种心理上的转变,让他们看沿途的风景都觉得明亮了许多。

长兴县城的规模远远比不上湖州府城,但对于荒村蛰伏的林家人来说,已是了不得的繁华之地。城墙不高,人流如织。挑担的、推车的、骑驴的,喧哗声汇成一片生机勃勃的市井。

城门口虽有差役值守,但主要盘查的是车马大宗货物。当差役例行公事地瞥向他们时,林四勇主动出示了那崭新的户籍簿册,语气平稳地说:“官爷,箬溪村村民,进城采买些米粮。”

那差役随意地扫了一眼册子上“箬溪村”的字样和官印,又打量了他们几眼,衣着虽旧但整洁,神情虽谨慎却不慌乱,便不耐烦地挥挥手:“进去吧进去吧,别挡道。”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他们几人心中感慨万千,一路走来太不容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