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爷爷的赚钱营生(2 / 2)

她努力搜索着前世看过的那些手工视频资料,组织着语言:“我前几天跟村里孩子去水边玩,看见村里的伯伯割了好多芦苇杆回来,堆在院子里。还有哦,隔壁陈奶奶家晒在院子里的席子,就是用芦苇编的,可平整了!蒲草那个叶子,又长又韧,肯定也能编东西!”

林老头怔住了,下意识地顺着孙女指的方向望去。他来此后一直忙于安家垦荒,愁的都是大事,竟完全没留意这些随处可见的“杂草”。

林岁安见爷爷意动,继续加大“火力”,用小大人的口气分析道:“爷爷您想呀,竹子还得等一段时间才能申请去砍,咱们这儿芦苇蒲草到处都是,不用钱!而且它们长在水边,杆子又直又长,中间还是空的,肯定比竹子还轻便!说不定……说不定编出来的筐呀篓呀,比竹子的还好用呢!”

她最后这句带着点夸张的童真,却像一把钥匙,咔哒一声打开了林老头思维的枷锁。

对啊!自己怎么就钻了牛角窝认竹子呢?这江南水乡,最不缺的不就是这些水生植物吗?芦苇杆硬挺可做骨架,蒲草柔韧可做编织,材料岂不是唾手可得?

林老头猛地一拍大腿,脸上愁容尽散,焕发出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光彩:“哎呦!我的乖岁安!可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爷爷老糊涂了,光惦记着那点竹子,咋就忘了眼前这满地的宝贝呢!”

他激动地揉了揉林岁安的头,把她的头发揉得乱七八糟:“对对对!芦苇!蒲草!爷爷这就去割些回来试试!”

说着,风风火火地就去找镰刀和绳子,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林岁安看着爷爷兴奋的背影,抿嘴笑了笑,心里松了口气,装小孩真不容易。

夕阳西下时,林老头扛着两大捆沉甸甸的芦苇和蒲草回来了。他一放下东西,就迫不及待地抽出一根芦苇杆,用手指量着粗细,又试试韧性,眼中闪烁着工匠发现新材料的专注与喜悦。

他喊来了大河,让大河跟他一起编制。

当晚,在油灯下,林老头就试着用泡软的蒲草和削好的芦苇杆,编起了第一个试验品。虽然手法还有些生疏,但一个新的世界,确是因为小孙女一句“无心”的提醒,在他面前豁然开朗。

李氏看着田桂花啧啧称奇:“还是岁安丫头眼睛尖,脑子活!”“这下好了,以后筐篓席子都不愁了!”

林岁安安静地坐在角落,听着家人的夸赞。反正爷爷是闲不住的,还是早点告诉他,让他心里能安稳些的好。他一辈子的老手艺了,原先整个老林家就是靠着他的那手手艺一点点给撑起来的。

她脑中还有很多芦苇跟蒲草编织的各种创意,等老爷子上手了可以慢慢的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告诉他。到时候拿去县城里卖肯定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