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福安拜师(1 / 2)
('翌日清晨,林四勇并未急着下地,而是换上了一件略显旧却浆洗得十分干净的青布长衫,再次来到了里正家。这一次,他手里提着的不是贵重的礼物,而是一包从县里买来的普通笔墨和两刀质地尚可的毛边纸。
他是个想到就行动的人,昨日已经想好了,今天就开始实行。他的计划是润物细无声的,可能一开始见效没那么快,需要先沉淀一段时间。
“里正,请早。”林四勇笑容温和,姿态依旧恭敬,却比以往多了几分从容。
里正刚吃完早饭,正挠着头皮琢磨村里的事,见他来了,有些意外:“林秀才?这么早,可是有事?”
林四勇将笔墨纸张放在桌上,笑道:“没什么要紧事。只是昨日见里正您处理村中田亩册籍,甚是辛劳。晚生不才,蒙圣人教诲识得几个字,也略通些书写计算之道。想着如今既在村中落户,便是箬溪村一份子,理当为村里尽些心力。”
他顿了顿,观察着里正的神色,继续道:“故而冒昧前来,想请里正您允准,让晚生平日里协助您处理一些文书往来、册籍誊抄、核算钱粮之类的琐碎事务。晚生不敢求任何报酬,只求能为您分忧,也为乡亲们行个方便。”
这话说得极其漂亮,既表达了效劳之心,又全了里正的面子,更点出了“为乡亲行方便”这层意思。
里正一听,眼睛顿时亮了!他正为这些文书事头疼呢!每年造册、报税、写公文,都得求爷爷告奶奶请乡里的书吏,不仅耽误功夫,还得赔上不少酒水钱和润笔费。如今村里竟有个现成的秀才愿意主动帮忙,还是免费的,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三个村子一百一十户,有时候真的忙得脚不沾地。
但他面上还是矜持了一下,假意推辞:“这……如何使得?林秀才是读书人,怎能做这些琐碎俗务?太屈才了,太屈才了。”
林四勇早已料到,诚恳道:“里正此言差矣。读书本为明理,理在事中练。能为乡梓服务,正是读书人的本分,何来屈才一说?再者,能跟在您身边学习处理村务,于晚生亦是难得的历练。”
里正就坡下驴,哈哈一笑,显得十分大度:“既然林秀才如此深明大义,一心为公,老夫若再推辞,反倒不近人情了!好!日后这村里的文书事宜,便多劳林秀才费心了!”
“分内之事,不敢言劳。”林四勇谦逊道。
此事一定,林四勇便立刻进入了角色。他并不急于揽权,而是先从最简单辅助性的工作做起,里正口述,他执笔誊写。里正计算,他帮忙复核。旧的册籍模糊了,他重新用工整的小楷抄录清晰。
他做事极其认真细致,字迹工整,计算准确,而且嘴巴严,从不多问不该问的。几天下来,里正只觉得无比顺手舒心,看林四勇越来越顺眼。
时值正夏,田家院中早已摆好了一张方桌。桌上供着一幅略显模糊的“祖师爷”牌位,牌位前陈列着几样简单的贡品:一碟秋果、一块煮熟的五花肉、一碟粗饼。香炉里插着三炷新点的线香,青烟袅袅,为这朴素的仪式增添了几分庄重。
老陈头今日穿了一身浆洗得发白的干净褐色直裰,花白的头发也仔细束拢。他坐在桌旁唯一的一张椅子上,身形干瘦,背却挺得笔直,脸上惯常的悲苦与麻木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取代,有局促,有追忆,更有一种久违的、被人郑重其事对待的肃然。林家人,包括田修文一家,都穿戴整齐地站在一旁,面带微笑,安静地看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