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主场作战?祁同伟当面教陈岩石做事,陈阳彻底吓傻!(1 / 2)

('周末的傍晚,陈海的电话打到了302宿舍。

“同伟!我妈做了拿手的红烧肉,你跟猴子必须来!不然我腿给你打断!”

这个消息像一阵风,半小时后就吹进了女生宿舍楼。

陈阳正站在衣柜前,手里拿着一条时髦的牛仔裤。

听到闺蜜传来的话,她手上的动作停了。

机会来了。

她将那条牛仔裤扔回衣柜深处,转而取出一件米白色的修身羊绒连衣裙。

这件衣服,既能完美勾勒出她引以为傲的曲线,又带着一种温婉居家的味道。

最适合出现在长辈的视野里。

学校里,是他的客场,他可以肆无忌惮。

可这里是陈家。

饭桌对面坐着的,是她的父亲。

汉东省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陈岩石。

这是她的主场。

她要让他亲眼看看,自己不仅有让他惊艳的美貌,更有他穷尽一生也未必能企及的家世。

她要让他明白,在汉东这片土地上,拒绝自己,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

陈阳对着镜子,化上精致却不着痕迹的淡妆。

看着镜中那个光彩照人的自己,唇角扬起一个志在必得的弧度。

祁同伟,今晚,是我的主场。

傍晚七点,陈家。

饭菜的香气溢满了不大的客厅。

陈海的母亲吴阿姨是个典型的热情主妇,她把最大的一块红烧肉夹进了祁同伟的碗里。

“小祁,多吃点!看你瘦的,在学校肯定没好好吃饭!”

饭桌上的气氛,因为吴阿姨的张罗,显得其乐融融。

陈岩石,这位在汉东政法系统浸淫了一辈子的老人,今天话不多。

他多数时间都在慢悠悠地喝着杯里的白酒,目光偶尔扫过祁同伟。

那是一种上位者审视下属的目光,带着掂量和评估。

他对这个名字不陌生。

无论是高育良课堂上的惊人之语,还是那篇被省法学期刊破格刊登的论文。

都让他对这个年轻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酒过三巡,陈岩石终于放下了酒杯。

“小祁,”他开口,声音平稳。

“你那篇关于程序正义的论文,我看了,写得不错。”

侯亮平在桌子底下用胳膊肘猛地撞了一下陈海,脸上全是“好戏开场”的兴奋。

祁同伟咽下嘴里的饭,用餐巾擦了擦嘴,动作不疾不徐。

“陈伯伯过奖,只是学生的一点浅见。”

“哦?那我们不谈浅的,谈点实际的。”

陈岩石身体微微前倾,酒意让他眼神锐利了几分。

“就说我们汉东的基层执法,你觉得,根子上的问题在哪?”

这个问题,他问过无数下属。

得到的答案,千篇一律。经费、人员、设备……

全都是可以写进报告里的陈词滥调。

祁同伟却夹了一筷子青菜,平静地回答:

“在授权和监督的错位。”

陈岩石的眉梢动了一下。

“我们给了基层执法的权力,却没有给一个能让他们感到‘畏惧’的监督体系。”

祁同伟的声音不大,但在小小的餐厅里异常清晰。

“所有的监督都停留在纸面,停留在事后。就像检察院,通常是出了事,闹大了,才介入。”

他抬头,直视着陈岩石。

“陈伯伯,恕我直言,那不叫监督。”

“那叫‘擦屁股’。”

陈岩石端着酒杯的手,停在了半空。

这个年轻人,看问题的角度,不是刁钻,是狠。

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系统内部人人肚里有数,却绝不会摆在台面上说的潜规则。

陈岩石忽然发现,自己不是在考校一个学生。

而是在和一个对这套体系有着恐怖洞察力的“对手”过招。

眼看父亲的脸上竟露出了一丝欣赏,旁边的陈阳心中警铃大作。

她不能让话题顺着祁同伟的节奏走下去。

她优雅地放下汤匙,用一种带着几分崇拜、又暗含担忧的语气,柔声开口。

“爸,您也觉得同伟看问题很深刻吧?我当时看他论文,也觉得特别佩服呢。”

她先是捧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仿佛不经意般叹了口气。

“不过,前两天听您和朋友打电话,好像说金山区的公安系统……人事关系特别复杂,背后是梁书记亲自抓的。”

“同伟这篇论文,虽然是纯学术,但我总担心,会不会被有心人过度解读,给他惹麻烦。”

她说完,还特意朝祁同伟投去一个“你看,我是在帮你说话”的眼神。

这一招,她演练过无数次,屡试不爽。

果然,陈岩石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对一个在体制内待了一辈子的老干部来说,“领导的安排”是绝对的高压线。

是不能在饭桌上当着外人随便谈论的禁忌。

他看向祁同伟,语气严肃了几分。

“小祁,你的文章我看过,是块好材料。但年轻人,看问题不能太偏激。”

他刻意加重了语气。

“把所有问题都归结到人事上,这是片面的,也是危险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