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让孟肖抄份作业(1 / 2)
('见此,做为长久跟随校长的绝对心腹“土木系”大将陈呈,当然瞬间明白校长的心意。
急忙接道:“敬之兄所言差矣!建生虽有小诸葛之称,但和校长相比,就像是稚嫩的幼苗与参天巨擘,萤火虫之光对日月之亮,校长的军事造诣,那是屹立于巅峰,无人可与之并肩!
建生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当年中原大战,校长亲自指挥不到一个月就轻松击溃桂系德公与建生的联手,甚至再加上闫老西和冯............”
“词修(陈呈字),可以了!
还提那些陈芝麻烂谷子干什么?
现在‘大敌当前,国难当头’,一切不利团结的话,今后不要再讲,否则...............哼!”校长虽然是在厉声的呵斥,但眼中的笑意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
“这样吧,也不必再讨论了,孟肖(唐声之字)是松坡先生(蔡鄂字)的高徒,做为金陵卫戍司令,虽然淞沪战事下来的大多数精锐都已前往淮海地区加紧补充修整,但整个金陵还是精锐的中央军教导总队桂永箐部,和孟肖直属的滇军2个军4万余人,加上从贵州刚刚到金陵的黔军103师何之重部,粤军66军和83军,总兵力高达15万。
《孙子兵法》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就把情报传递给孟肖,放权让他指挥吧,相信不久就会有捷报传来!
嗯!把上次全公亭大捷的全部作战计划也一并发给孟肖,让他抄一次作............不对,让他借鉴!就这样吧!”校长也未等其他人发话,直接拍板道!
而此言一出,坐在最后一位的满脸病容的“高级顾问”蒋白里却极其困难的站起身来道:“委员长,不妥啊!
孟肖虽然号称是松坡先生的高徒,但其实‘志大才疏’且实战经验匮乏,松坡先生当年护国讨袁,靠的是雷霆之势与军心所向,孟肖虽得其名却未得其髓。
金陵城防看似兵力雄厚,实则滇军、黔军、粤军与中央军各成体系,指挥系统庞杂,孟肖久在滇地,对中央军嫡系的脾性未必全然知晓,强行让其统筹调度,恐生掣肘。
全公亭之战的战术固然精妙,可那是特定地形、特定敌情下的产物,如今金陵面临的局面与全公亭截然不同,敌军兵力部署、武器装备皆非昔日可比,一味照搬无异于刻舟求剑。
再者,孟肖此人虽有热血,却刚愎自用!
先前在滇西与地方势力周旋时便显露过独断专行的毛病,若将如此重任交予他,又不派得力之人加以辅佐,万一战局稍有波折,后果不堪设想啊!委员长,此事关乎金陵安危,还请三思而后行!”
已经起身的校长听闻此言,却不由的皱了皱眉方道:“方震‘老’先生(蒋白里字)怎么可用‘志大才疏、刚愎自用’来评价一位功勋卓著的老将军!
至于辅佐之人,我认为犹青(罗捉英)将军做为副总司令足矣!先生身体欠佳,还是早些回去休息吧!”
蒋白里一听还想在说些什么时,身边的好友行政院长汪晴卫却急忙将其拉住坐下,示意其不必再多言!
蒋白里见此,也只能无奈的叹息了一声!
金陵、紫金山卫戍司令部。
总司令唐声之接到电报后再也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起来!他抓起那份泛黄的作战计划,手指快速划过纸面,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全公亭之战打得如此漂亮,日军还不吸取教训的故计重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