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1 / 1)

陈明遇语气转为温和:“朝廷其实也难,边关不靖,贼寇四起,天灾人祸,谁都不容易。但冲击千户所是重罪,若非本官手下留情,就不只是几个受伤的了。”

他指了指那些包扎着伤口的军户:“他们的医药费,本官会负责。但从今往后,再有闹事者,严惩不贷!”

现在陈明遇在众军户心中的形象瞬间高大了起来,军户们也安静下来,连咳嗽声都听不见了。

“至于粮食问题!”

陈明遇继续道:“朝廷是指望不上了。陕西大旱,河南蝗灾,京师自顾不暇,哪还管得了我们这些内地卫所?”

“难道我们就该活活饿死吗?”

陈明遇摇摇头道:“你们有手有脚吗?你们怕干活吃苦吗?”

“不怕!”

“这不就简单了?”

陈明遇指了指城外道:“本官准备在城外建立几座窑场,你们可以去工坊做工,每天三顿干饭,一个月才给六斗粮食!”

众军户们高呼:“多谢千户大人!”

陈明遇虽然知道睢阳卫右千户所的军田,大都被历任千户廉价卖给士绅大族,可问题是,陈明遇还真没有办法,从士绅大户手中夺回这些军田,因为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千户。

更何况,这是一笔烂账,人家士绅大户是通过了合法手段购买的军田,那些军田从程序上说,已经变成合法民田。

打官司,他肯定打不赢。再加上黄河泛滥,土地盐碱化,除非陈明遇可以大规模将化肥和种子运过来,否则根本无法用种田的方式养活七八千张嘴。

睢阳卫距离黄河太近了,黄河这是最不稳定的因素,崇祯朝十七年,黄河大大小小泛滥十五次,直到康熙年间,堤次数激增到六十七次之多。

种地是没有办法种地的,除非陈明遇拥有管辖整个河南省的权力,可以通过疏通河道,加固河堤,大力开发华北平原。

眼下只能通过开工厂的办法,养活这些军户。

睢州,袁府。

袁可立经过陈明遇的神药,身体好了很多,几乎不再咳嗽。

袁枢有些不解地望着袁可立:“爹我们不管陈明遇,岂不是让人”

“让人说咱们袁家生性凉薄?”

袁可立给自己倒了杯茶,示意袁枢坐下:“伯应(袁枢的字),你在户部观政多久了?”

“自爹爹病重,我已经告假三年又五个月了!”

袁可立道:“你应该知道,陈明遇为什么没有向你求援?”

“这个陈先生没有做过官,恐怕不懂官场里的弯弯绕!”

袁可立真想抽袁枢一巴掌,说人家陈明遇不懂,你自己懂吗?

“这说明,陈明遇有自己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袁可立淡淡地道:“你也知道,睢阳卫里面的水太深,五个千户所,五十个百户所,过半百户所身后都有人,有的是指挥使的亲信,有的是睢州或归德府豪族的代人,你出面,他们固然会给你面子,可这样会解决问题吗?”

就在这时,袁府管事迈步进来,低声道:“老爷,大少爷,右千户的兵变已经解决”

接着,管事将陈明遇的一举一动告诉袁可立和袁枢父子。

袁枢听后,恍然大悟道:“没想到陈明遇还真是一个人才。”

袁可立点点头道:“此子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