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1 / 1)

赵德胜微微一愣,非常不解陈明遇的意思。

陈明遇拿起碗,将普五(普通五粮液)倒在碗中,满满倒了一碗:“干了!”

“大人”

赵德胜此时有些不知所措了:“我”

陈明遇喝了一大口酒,擦擦嘴道:“这次呢多亏了你!”

陈明遇虽然没有建立情报系统,可问题是,他成立了军法队,左右两局,各一队军法官,共计二十四人,这二十四名军法官都是耿直的汉子,把当时陈国栋提议反击,可王铁柱掌握着右局,他不同意,陈国栋可指挥不动右局的家丁兵。

还是赵德胜劝动了王铁柱,当然,也不算是劝,而是逼着王铁柱展开了反击,毕竟,赵德胜一炮就轰死了孙德海,王铁柱被逼上了绝路。

“如果你不是当即立断,我这条命可就活到头了!”

陈明遇拍了拍赵德胜的肩膀,一脸认真地道:“虽然说,这次兵变的时机不对,可问题是,若不反抗,也只能是死路一条。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事世,当然,前提条件是你要能打打杀杀,人家才会跟你讲人情世故。你的决定是对的,当时如果连右局和马牧百户被孙德海控制,我们就被人家一根手指,轻轻按死了!”

听到这话,赵德胜这才松了口气,当时除了方思明,他才是真正的主战派,论练兵,王铁柱是一把好手,可问题是,王铁柱缺乏主见,也没有足够的担当,赵德胜的作用,不能被忽视。

陈明遇直到此时,还感觉侥幸。如果当时他的家丁兵没有歼灭睢阳卫,没有打崩归德卫,高宏图根本就不会正眼看一眼陈明遇,可同样的,直到现在袁可立依旧没有表态,当然,袁可立没有表态,本身就代表着他的态度。

袁家不反对,也证明陈明遇做的没错。

陈明遇语重心长地道:“德胜,你虽然会铸炮,可你真正的本事,不在铸炮上面,也不在领兵打仗方面,而是对时局和大势的判断,你在我心中,可比思方、铁柱、甚至国栋,都重要多了!你不仅救了我的命,也救了我们这么多兄弟的命!”

赵德胜此时激动的想哭,他终于遇到一个懂他的人了。

当初他带着兄弟们闹军饷,其实并不是想造反,也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因为他发现,当时他的上司,游击将军王元应的营帐里出现了女真鞑子,虽然对方改头换面,可赵德胜的鼻子很灵敏,从对方身上的味道,就闻出了对方肯定是鞑子,也就意味着王元应有可能背地里投靠了建奴。

可问题是,他没有证据,一旦让王元应直接投敌,他身边的兄弟肯定会死很多人,毕竟大家与建奴有血海深仇,谁愿意认贼作父?他就利用军饷事件,暗死了王元应。

赵德胜从行为上来说,算是以下犯上,可他并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也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为了心中的道义。

“大人,一切都在酒里!”

赵德胜端起大碗,将碗里的酒一饮而尽,直到这大半斤酒喝进肚子里,他这才意识到这酒不一般:“这酒”

“不错吧?”

陈明遇淡淡一笑:“此酒名为五粮液,意为集五粮之精华成玉液!”

“好酒!”

“再喝一碗!”

陈明遇其实在兵变之后,一直在想,虽然自己不想练嫁衣神功,也就是不想趁机在归德府造反,便宜李自成、张献忠,以及皇太极,暂时需要苟着。

可问题是大明的军制有着致命性的问题,从事实上来说,大明的卫所制,其实是大唐府兵的改良版本,卫指挥使虽然名为一个卫所五千六百人的指挥官,可事实上,卫指挥使并没有直接管辖各千户的权力。

千户才是卫所里的真正实权军官,与唐朝时的折冲府都尉一样,哪怕陈明遇当时不向周鼎送礼,不买周鼎的面子,周鼎也只能在考核上,写写陈明遇的坏话。

这也就意味着,陈明遇将来真成了指挥使,或者是更大的官,可他下面的千户、指挥使,也可以学他一样,控制着下面的军户,造他的反。

至于说缺粮不缺粮的问题,右千户所同样也没缺粮,一样也发动兵变,占领了睢州和归德府。

陈明遇思来想去,决定采取从下至上的监督制度。

赵德胜的酒量不错,喝了两碗,只是有些微微醉。

陈明遇拍了拍赵德胜的肩膀道:“我陈明遇虽然不太会用人,但是绝对不会把德胜给忘记的!”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