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1 / 1)

崇祯八年正月初一,马牧百户所大食堂。

“睢阳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

王微与陈明遇来到食堂外面的时候,她听着里面传来的歌声,感觉非常好奇,陈明遇却非常有成就感。

从睢阳军成立到现在,两千一百余名睢阳军将士,并没有展开什么队列训练,或体能训练,几乎所有人都在马牧百户所的食堂里学习睢阳军的军纪。

为了方便这些大字不识的士兵们记住军纪,陈明遇甚至把后世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稍加修改,教给他们当成歌唱。

也幸亏陈国栋当初有远见,百户所的集体食堂一共三个,分别是为兵工厂集体食堂,家丁兵集体食堂,百户所军户集体食堂。

其中面积最大的还是兵工厂集体食堂,可以同时供两千人同时用餐,此时兵工厂已经停工,工匠们回到各自的家中,这里就变成了睢阳军的培训教师。

虽然这座食堂面积足够大,可问题是,这座食堂外形却非常丑,由于时间太紧,当时建造的非常粗糙,外形仿佛像一只爬在地上的乌龟。

睢阳军的军纪大大小小有一百多条,最重要的其实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可以涵盖了,其他军规,其实都是大明军纪的变种。

在历史上,很多人对明军的军纪涣散,事实上,明军的军纪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执行严格。只是到了后期,军制崩溃,军纪就形成了一纸空文。就像吴桥兵变中,孔有德处罚偷鸡的士兵,插箭游营。

在其耳朵上插上箭,最后让犯人游街示众。这种惩罚方式不仅体现出对犯人的身体折磨,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巨大压力。

五军都督制定了二十二条军规,这些规定对军队的行为进行了详细的约束,还制定了《行军号令》二十四条,这是关于行军、作战方面的军事法规。

同时,还针对各兵种制定了详细的战斗中士兵行为的详细规定,以及严格的赏罚制度,确保军队的团结和战斗力。

睢阳军的军纪,主要是剔除了一些侮辱性的惩罚条款,比如插箭游营、砍手、砍脚之类的惩罚,把惩罚制定分为三类,一类是警告、通报批评,二类严重的则是打军棍、关禁闭,最严重的则是斩首。

陈明遇正准备进入食堂的时候,突然听到里面传来赵德胜的声音:“我赵胜德是大人亲自任命的睢阳军都监,你们不明白都监是什么官职,没有关系,其实我也不太明白,后来,我就找到了秀才,秀才告诉我,这个都监,就是唐朝的一个官职,就是负责监督各路兵马!”

王微在外面有些冷,正准备进去,陈明遇拉住了王微,淡淡笑道:“等等!”

陈明遇此时也非常想知道赵德胜会如何理解这个职务,事实上,上一次他正准备给赵德胜详细说明都监的职责时,侯方夏派人送来二十二万两银子,陈明遇带着人清查银子,随后又准备给全军将士过年的礼品。

明朝是小农田园经济,除了粮食以外,很难大规模采购,就像猪肉、羊肉和牛肉,不仅价格贵,而且不容易采购,毕竟,粮食太少,人都不够吃的情况下,谁舍得养殖牲畜?

地主家倒是有粮食养殖,可人家地主和士绅、富户都不差钱,你想买,人家不愿意卖,他也不能硬抢。

陈明遇就返回后世,直接去新发地采购,他同样来来回回忙了好几天,终于采购到了大量赏赐给士兵的,其中包括猪两万斤,面粮一万斤,普五四千斤。

赵德胜大声道:“你们效忠不效忠朝廷,效忠不效忠皇帝,我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你们谁敢对大人有异心,我赵德胜认识你们,我手中的刀可不认识你们兄弟们,今年过年,咱们今天吃饺子,白面猪肉馅的饺子,你想想,爹亲娘亲,还能有咱们大人的恩情深”

听到这里的时候,陈明遇实在听不下去了,他恨不得用脚指头扣出一个三室一厅,实在太尴尬了。

陈明遇走到食堂门口,负责在外面站岗的士兵大喝道:“拜见大人!”

“免礼!”

陈明遇走进食堂。

食堂里的将近两千名士兵,整齐起立,朝着陈明遇和王微躬身施礼:“卑职拜见大人,拜见如夫人!”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