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1 / 1)
崇祯八年庚辰壬申宜嫁娶
天色微微亮的时候,马牧百户所东部的码头仓库里,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惊呼:“快来人啊”
“肃静!”
这名巡视的更夫,目瞪口呆的望着一座突兀的出现在仓库里的肉山,这是陈明遇忙活了半夜,从后世搬过来的猪肉,两千余头猪,五十多万斤肉。
在明朝,一个拥有二百八十多万人口的府(明朝的归德府,实际管辖面积比现在的商丘略大),却难以买到十万斤肉,可问题是,在后世,一个私人小型养猪场(行业标准,年出栏低于三千头猪的养猪场,都是小型。)却可以轻松拿出五十多万斤猪肉,这还是不一年的产出量。
这就是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的差距。
“搬肉!”
陈国栋大手一挥,指着身后的一千多名睢阳军将士,下达命令。
五十多万斤猪肉,放在明朝睢州,人均可以拥有一斤多肉。陈明遇不仅仅是带来了这些肉,还有大量的蔬菜和十吨酒。
天色未亮,马牧百户所,忙碌得如同战场。临时搭起的巨大芦棚下,一百多口铁锅灶火正旺,柴火噼啪作响,火光映着厨夫们汗津津的脸。
剁肉声、切菜声、锅铲碰撞声、吆喝指挥声,汇成一片震耳欲聋的噪音,浓郁的食物香气,油脂、酱料、蒸腾的谷物蒸汽,混合着柴火的烟火气,霸道地充斥着每一个角落。
数百个壮硕的厨子,赤着膊,露出精壮的筋肉,正奋力挥动巨大的锅铲,翻炒着大铁锅里小山般的菜肴,腾腾的热气模糊了他们的身影。
锅里翻滚着的是大块大块的萝卜、白菜、豆腐、粉条,当然,还有肉,大量的肉!
睢州,大红灯笼在陈明遇新家高耸的门楼两侧垂落,洇开两团朦胧而喧闹的暖光。喧天的锣鼓与唢呐声浪此起彼伏,几乎要将整条街巷抬起来。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气息,那是鞭炮燃尽后留下的灼热余韵,混杂着酒肉蒸腾的浓腻香气,以及宾客身上各色脂粉、汗味交织的浑浊暖流。
人影在晃动的光影里穿梭、揖让、哄笑,构成一幅流动不息的、属于财富与联姻的浮世绘。
最开心的人,其实并不是马上要当新郎官的陈明遇,而是睢阳军的将士们,以及睢阳卫的军户们,国人讲究一个传承,也叫父死子继。一个无儿无女的人,本事再大,也难以让追随他的部下们安心。
无比的巧合的是,张献忠也好,李自成也罢,他们俩是草头王,都没有亲生儿子,如果李自成真的儿子,或许说,李自成培养的继承人李双喜没有在山海关之战中阵亡,说不定大顺军也不会马上四分五裂。
睢阳军将士最担心的事情,就是陈明遇没有成亲,也没有孩子,他们跟着陈明遇,好不容易吃上饱饭,像陈明遇这样的老板,可不好找,全天下只有一份。
现在好了,陈明遇终于要成家了,要在归德府扎下根了,他们也放心了
陈家不倒,他们就能吃饱,这是军户们和睢阳军将于最朴素的想法,虽然陈明遇三令五申,军户们也好,睢阳军将士也罢,任何人不得送礼。
作为陈明遇麾下的几员将领,特别是高杰,最为热心,他不仅送了礼,还是一份厚礼,早在陈明遇确定婚期,高杰就让心腹,他的外甥李本深,带着十几名心腹,前往豫西。
高杰是流寇出身,流寇没有根据底,可是身上的财物也无法随身携带,高杰和大多数流寇将领一样,抢一路就埋一路。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