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1 / 1)
洞房的红烛燃尽了最后一滴泪,蜡泪在黄铜烛台上堆叠成冰冷的山峦。
天光未明,初春意透过窗棂纸的缝隙钻进来,将屋内残留的、稀薄的暖意驱散殆尽。
汤雨棠早已起身,陈明遇仍旧还在酣睡,她只穿着素白的中衣,在燕娘的服侍下,开始盘起妇人的发鬓。
菱花铜镜映着一张毫无波澜的脸,眉宇间不见新妇的慵懒或娇羞,只有一夜未眠的淡淡倦色,纤细的手指捻着一支金簪子,有一下没一下地拨弄着妆台上散落的几粒珍珠,发出细微而单调的轻响。
昨夜那场喧嚣的交易,那卷沉重的诰命文书,如同冰冷的契约,压在心头,沉甸甸的。
门外传来极轻的脚步声,停在门口,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恭敬。
“夫人,如夫人王微求见。”
一名丫鬟的声音压得极低。
汤雨棠拨弄珍珠的手指一顿。
王微?陈明遇那位以才情闻名、曾游历江南、如今是他帐下得力助手的如夫人?
她略一沉吟,淡淡道:“请她进来。”
门扉轻启。
王微一身半旧的藕荷色袄裙,她低着头,步履轻悄地走了进来,手里捧着一个紫檀木托盘,托盘上放着一只青玉莲瓣茶盏,热气袅袅。
她身后还跟着一个同样低眉顺眼的丫鬟翠儿,怀里抱着厚厚一摞用蓝布包袱皮仔细包裹的账册。
“妹妹给姐姐请安。”
王微走到汤雨棠身侧,屈膝福礼,声音温婉清柔,姿态放得极低。
论年龄,其实王微比汤雨棠大四岁,可问题是,是不是姐姐,不是按年龄来算的,哪怕汤雨棠是一个十几岁的黄毛丫头,她只要是陈明遇的正妻,她就要叫姐姐。
姐姐指的不是年龄,而是地位、
汤雨棠看着王微抬起头,露出一张清丽却难掩憔悴的脸,眼睑下带着淡淡的青影,眼神复杂,交织着恭敬、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还有更深沉的如释重负?
汤雨棠没有立刻让她起身,目光平静地落在她身上,带着惯常的审视,仿佛在评估一件物品的价值,空气有些凝滞。
王微捧着茶盏的手,几不可察地紧了紧,心中暗忖:“这个汤家大小姐,果然不是一般人!”
王微深吸一口气,将托盘举高了些,声音依旧温顺:“姐姐请用茶。”
汤雨棠这才伸手,指尖触碰到温热的杯壁。
她没有立刻饮,只是接过,象征性地沾了沾唇,便将茶盏轻轻放在妆台上。目光随即投向王微身后丫鬟抱着的那一大摞账册。
王微会意,立刻示意翠儿上前,自己则亲手解开蓝布包袱皮,露出里面一册册装订整齐、边角磨得发亮的账簿。
她双手捧起最上面一本,恭敬地递到汤雨棠面前:“禀夫人,这是府中各处产业的总册。陈郎老爷总兵大人平日忙于军务,无暇顾及庶务,家中一应产业,皆由妾身代为打理。如今姐姐入府主事,理应由姐姐执掌。妾身已将各处管事名册、印信、钥匙,连同近期收支总目,一并整理妥当,请姐姐过目。”
汤雨棠接过那本厚厚的总册,她随手翻开。
王微的声音在一旁适时响起,条理清晰,如同在汇报军情:“归德府城济世堂有四处,分设于归德府城东、西、南三市,以及睢州东城,共掌柜四人,坐堂郎中十七位,学徒伙计计九十二人,上月净利白银一千六百两。”
汤雨棠对于陈明遇济世堂早有耳闻,济世堂虽然不会向贫困百姓赠药,但诊金和汤药费,对贫困百姓,非常友好。陈明遇大婚的事情,归德府足足来了一千多人。
“归德府城天香阁一座,占地三进,兼营客舍,掌柜一人,管事三人,跑堂、杂役计八十七人,上月净利白银十二万七千九百五十两。”
汤雨棠正在喝水,差点被呛道:“多少?”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