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1 / 1)
皇太极在入关前的多次战役中,累计抢到白银318万2730两银子,这仅仅是皇太极获得的,建奴八旗兵以及各贵族没有上缴的银子,不计入在内,预估,皇太极得到的银子,仅占其中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
崇祯十一年,仅济南一役,建奴就抢走白银200多万两,李自成攻占北京后,从明朝国库抢夺的白银约6300万两、黄金1300万两,后来部分被满清朝获取。
大明其实并不是没有钱,可以说,大明财政问题,其实是开国时期造成的,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在财政制度上几乎全盘照搬元朝,铸币权的废除就是其中之一。
朱元璋发行的纸币宝钞,很快就重蹈元朝覆辙,沦为废纸。同时,明朝又禁止民间使用金银,铜钱铸造也停滞不前。在白银被官方打压的情况下,民间自发形成了以银两为主要计价单位的习惯。
失去了铸币权的朝廷,就失去了对国内金融市场的控制力,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实际上是由民间的金银净流入来决定的,白银主要通过对外贸易流入国内。
在明朝中期曾经占据了全球一半以上的白银储量。但到了明末,白银的进口锐减。日本和西班牙先后停止了对华白银贸易,造成国内货币供应急剧紧缩。
白银价格飙升,赋税负担骤增,不少商人和地主因此破产。与此同时,白银和铜钱的比价失衡,广大民众的生活雪上加霜。
陈明遇在短短时间,获得了大量的白银,这些白银,来源有三个重要的渠道,一部分来自缴获,一部分来自归德府侯家,还有一部分则是利用时空贸易获得。
陈明遇手中有了银子,却发现一个致命性的问题,大明的物资极缺,就像他结婚的时候,想要买几十万斤肉,归德府却没有,一旦大量采购,就会造成肉价暴涨,这是非常典型的通货膨胀。
大明的金融市场出了大问题,陈明遇不是金融专家,却可以从后世获得金融知识,很快他就明白了问题的根本。
想要打造一支精锐部队,其实并不困难,可是想要解决大明的问题,那就需要从根子上解决大明的市场经济环境。
“流出去,贷给诚信的商号,让他们购置原料,雇佣工人,生产货物;流出去,汇给远方的客商,让货物流通,买卖兴隆;流出去,付给存户应得的利息,让他们有更多的余钱消费、投资只要这渠道是畅通的,只要这水流的方向是创造价值而非毁灭价值的,那么”
陈明遇的声音低沉而笃定,带着一种洞悉本质的力量,在汤雨棠耳边响起:“百川奔流,终将归海。流出去的钱,带着利润,终将以更大的声势,流回源头。”
就在陈明遇为了改善大明的金融环境而努力的时候,一辆马车正从归德府,前往睢州,自从陈明遇成亲以后,高宏图高知府可没有来到睢州。
他的马车出了归德府不久,就看着原本坑坑洼洼的道路,变得平整,特别是原本已经被淤泥填平的沟渠,现在却重新疏通。
特别是进入睢州境内,简直就是庄稼的长势更是泾渭分明,这里的沟渠明显被人修缮过,干涸的田地,因为有了沟渠的浇灌,显得生机勃勃。
高宏图躺在马车里睡着了,等他睁开眼睛,惊讶地道:“睢州到了?”
“回禀知府大人,现在到了马牧”
高宏图惊讶地望着马牧百户所,此时的马牧百户所,已经不再像一座小城,事实上,此时的马牧,已经不比睢州城小多少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