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当着你们的面约张学宇(1 / 1)

“卢书记说的太好了,我们不能不明不白的被人这么欺负。”

“就算是市局,办案子也得讲程序、重证据,符合法律规定。”

李志文再次说道:“我建议咱们以县委的名义,给市委发个文,汇报一下市公安局的这个行为。”

“就客观陈述事实,不掺杂任何主观评价,各位的意见呢?”

众人纷纷点头,不得不说还是搞组织工作的人适合玩文斗。

看看人家李部长的用词多讲究,是汇报,主动和市委汇报工作。

这个汇报一打上去,市局下来的内幕不就一清二楚了么?

如果是前者,系市局党组自己的决定,市委肯定要询问市局。

如果是后者,那自然就又另当别论。

哪怕就像卢建良说的,是某些市领导的个人意愿,打官司的前提是得先把事情搞清楚。

“卢书记,那市局的那个工作组,咱们现在怎么办?”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庞小兵忧心忡忡,在这件事情上别人都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他不行。

他是政法委书记,主要职责就是联系全县的公检法司。

自然而然的,市公安局于庞小兵而就也算半个婆家,那是丝毫不能得罪的。

现在县委已经定下了调子,和市局火力全开,都要去市委告状。

可工作组毕竟还在县里,该怎么接待又是一个难题。

最重要的是,赵伟的案子。

“小兵书记,这些日子就辛苦你些,代表县委和那个什么局长。”

“卢书记,姓杜,之前市局刑侦支队的支队长。”

刘明小声提醒道:“这个人办案能力很强,听说在省厅刑侦总队都很有名气。”

卢建良不置可否,没搭理刘明,可眉头微微蹙了蹙。

李志文吞了口口水没说话,眼神一直在卢建良身上飘。

这一切都没逃脱方弘毅的注意,看来赵伟一案果然有内情。

整场常委会开下来,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张学宇几乎一未发。

哪怕赵伟的案子和他有极大关系,但似乎所有人都把他忽视了。

因为大家都知道,张学宇这次肯定要完。

不管赵伟的案子是不是和他有直接关系,可出了这样的恶性事件,他这个县纪委书记是做到头了。

“张书记。”

刚刚宣布散会,众人还没来得及散去,方弘毅就主动来到张学宇身边,笑呵呵对他伸出了手。

“方县长。”

张学宇微微一惊,自从方弘毅上任至今,和他从未有过任何接触。

除了开会的时候撞见点点头,甚至招呼都没打过几次。

现在自己成了青田县官场人人避而远之的对象,方弘毅这个时候凑过来干什么?

就算你有陈高峰做靠山,可该避嫌的时候也得避吧。

“张书记,我晚上没什么事情,咱们一起喝个茶?”

方弘毅就这么当着青田县所有县委常委们的面儿,主动对张学宇发出了邀请。

本来已经打算离去的常委们,一个个顿时找事情做。

有端起茶杯喝水的,有摘下眼镜用衣角擦镜片的。

就连已经起身的卢建良,听到方弘毅的话也是不由放慢了脚步。

他想干什么?

不知道为何,每次方弘毅做出一次不合常理的事情时。

卢建良就会莫名地有点心慌。

实在是这个年轻人完全不按套路出牌,没人能猜透他的想法和下一步的动向,这就很让人着急。

大家都在看,都在等,等张学宇的回答。

“方县长主动相邀,我要是拒绝那不是傻么?”

张学宇哈哈大笑,要是放在以前,方弘毅如此明目张胆约自己,张学宇还真不会去。

还是那个道理,他不想和卢建良把关系搞僵。

一个合格的县纪委书记,一定要紧紧团结在县委书记为代表的班子身边,这样才好开展工作。

可自己这么些年任劳任怨,又换来了什么?

张学宇虽然年纪大了,可不是傻子。

对于青田县的情况,也要比一般人了解的更多些。

赵伟背后的人是谁,张学宇也不是就完全不清楚。

可是他揭不开这个锅,或者说没有能力和胆略去挑战卢建良。

但是如今情况不同了。

人家都已经把自己当车丢出去保帅了,如果这个时候张学宇还恪守所谓的官场规矩,那就是朽木不可雕了。

“两位这么有兴致,正好我今晚也有空,那就一起。”

见张学宇点头答应,周凯也笑着走了过来,“弘毅刚刚来青田县没多久,想喝好茶可不见得能找对地方。”

“老张,虽然你不是青田人,可你来这里也工作了好些年,肯定是要比弘毅熟的。”

“要不咱们今天这样,弘毅请客,你挑地方,我来负责买单,你们看如何?”

“周县长都这么说了,那自然全听您的。”

张学宇脸上笑成了一朵花,虽然他很清楚周凯和方弘毅的行为是在拉拢自己,可此刻张学宇也早就别无选择了。

虽然他年长周凯几岁,可也远远没到退休的年纪。

当初下放青田县,也是自己在省里铺垫了十几年的关系才搏了这么一个机会。

但凡有得选,张学宇也不想轻易放弃。

之前他从未把周凯放在眼里,因为在他看来周凯无论如何也不是卢建良的对手。

可如今有了方弘毅的加入,数次交锋下来,张学宇对方弘毅这个年轻人还是非常佩服的。

有勇有谋有手段,敢打敢拼敢搏命,哪怕是面对杨国涛也丝毫不怂,军令状说立就立。

其次人家还有能力,不是给你开空头支票。

海明资本这样的庞然大物,说拉来就拉来了。

最关键的是,人家背后还有靠山。

一个把方弘毅视为己出、随时能提供各种援助的靠山。

看着三人结伴笑着走出会议室,其他常委们都若有所思起来。

尤其是宣传部长吴月敏和武装部长米学林。

“月敏,方弘毅的发展太快了,你的战略思路再不调整,怕是到时候就上不去人家的车了。”

吴月敏的办公室,米学林严肃开口。

“不能再等了,我无所谓,一辈子这样都可以。”

“但是你不行。”

“如果再做不出成绩,到时候谁都帮不了你。”

“包括他!”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