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贾宝玉自宫(1 / 1)

第225章 贾宝玉自宫

皇恩寺位于城西万华山上,贾家铁槛寺,以及妙玉来京后住的牟尼院,也都在附近,庙宇道观足有几十座,皇恩寺位于主峰,从山门到山顶,楼宇众多,光是佛塔就有近十座。

楚延车驾到万华山时,皇恩寺方丈慧能法师已领着众僧侣,共五百馀人,在山门前等候。

见到御驾,众僧侣纷纷跪拜。

楚延示意他们起身,礼部官员忙将慧能引到圣驾前,皇恩寺方丈再拜一次。

「起来罢。」

楚延没有下车,见一面后就放下帘子,车驾继续往前,上到半山腰后才停下。

侍卫在各处值守,礼部官员与太监们将寺庙内其馀人赶撵走,只留下十来个年老的和尚在,余者全赶去了寺庙后院内。

清场完毕,嫔妃们才相继下车,又来到楚延旁边。

「走,我们上去。」

楚延带着她们上山,剩馀的台阶还有五六百,因朝她们笑说:「等会累了可以坐步辇,不过只有几个,你们想坐得轮流着来。」

说着看一眼黛玉,再看一眼宝钗。

黛玉不作声,宝钗却是已经额头有香汗,衬得她白皙的肌肤越发水光滑嫩。

湘云跟在他身边走,闻言笑呵呵道:「今儿出来正是要痛快出一天汗,顽得尽兴才好,林姐姐身子也好了,也不用坐轿的!」

黛玉此时方才回了楚延一个眼神,笑道:「承皇上的福,我得吃一枚灵丹,如今身子比以往好了许多,这几日连药也不曾吃了。」

众人忙问:「颦丫头身子果真好了?」

黛玉笑道:「虽未十分好,却也好了七八分。」

众人都称奇,顺着石阶往上,一路说笑,只是探春丶湘云丶凤姐等几人到底惦记着即将出家的贾宝玉,未曾放心。

到了皇恩寺正门,姑娘太太们和一众丫鬟们都累的不轻,在树荫下稍做休整,方才进了寺内。

烧香拜佛,游览各殿。

楚延身边有慧能方丈和几个老和尚伴随,一路讲解,听他们陪笑说寺内原先顺朝皇家赏赐的东西,大半都已收起,匾额丶牌位丶字画等。

顺朝五个皇帝,有三个在此住过,故而叫皇恩寺。

楚延一路上不怎麽说话,也只在主殿随手上了柱香,淡然模样让慧能几人神情越发焦急,忙悄悄拉了夏守忠。

过了一会,夏守忠上前陪笑道:「陛下可要给这座寺改名了?或给它再写一处寺院匾额挂上去,方才显得我朝圣明隆恩!」

湘云等人在前边游玩,楚延先问:「寺里只有三四百人?」

慧能忙回:「约有二千五百人,除开先前来迎驾的,寺里还有沙弥和居士。」

楚延又问:「寺庙共有田地多少?」

夏守忠赶紧给慧能使眼色,让他照实说,眼前的新君刚把京城的王公贵族们抄家,正是刀锋利的时候。

慧能方丈只能回道:「约有十来万亩。」又赶紧解释:「这些多是顺朝皇帝赏赐,又有些是信男信女捐献,寄在寺庙名下,寺庙代为收租的。」

楚延道:「怪不得,朕见你这寺庙各处都好,可见是用心打理了的。」

慧能陪笑道:「皇恩寺乃是圣上所有,不过是恩赐给我们暂住在此修行,如何能说是我的?请陛下明鉴。」

楚延笑起来,也不说什麽了,摆摆手让他后退,自己仍旧去和宝钗她们在寺中游览。

没有藉口,也不好拿皇恩寺开刀,只收回一些田地用不着他亲自开口,过后下旨就行。

大略游览完毕,探春才来问:「陛下,可要叫宝玉来?」

楚延点头,「叫罢,刚好外边有座亭子,我们去坐着,你们跟他聊。」

说着从侧门出寺庙,在山崖边的亭子里坐下,红玉等去端茶水来,一个亭子坐不下许多人,紫鹃丶芳官等丫鬟就在树下纳凉,用手帕垫在地上坐。

楚延身边坐着可卿和宝钗,湘云不时看向远处,口中道:「也不知二哥哥怎麽样了?」

楚延看向黛玉,见她只是安静坐着,用帕子轻轻擦着额头上的香汗,不骄不躁,一把团扇轻轻扇风。

宝琴跟她说笑,惜春和迎春也在一旁。

一杯茶喝完,远远看到两个太监领着一个穿灰布衫的年轻人走来,湘云眼尖看到了,但看了几眼后,才疑惑道:「你们快来看,那人瞧着有些像宝二哥哥!」

众姑娘忙看去,等走近后才看到,果然是贾宝玉!

「宝玉!」

「二哥哥。」

她们纷纷喊道,贾宝玉也终于认出她们,眼睛直直的看着,嘴唇哆嗦,眼泪唰唰流出,口内喊道:「二姐姐,三妹妹……云妹妹,宝姐姐……林妹妹,林妹妹,你可在?!」

一番搜寻,终于在众多姑娘嫔妃中,寻到了那道熟悉的纤弱人影,顿时又是痛哭。

楚延看一眼黛玉,见她只是神情黯然,却没有哭出来,也不知是眼泪哭干了,还是再不想为贾宝玉而哭。

他笑了下,朝黛玉道:「你只管去跟他说话,朕就坐这。」

黛玉冷笑道:「我说不说话,自有我的道理,莫非叫我去跟宝玉说话,是你的旨意不成?」

幸好其馀人都在跟宝玉说话,不曾听到她这话,只秦可卿一旁听了去,笑嘻嘻的也不开口。

楚延只好道:「横竖你有理,你再不去,他就要进亭子来。」

那贾宝玉虽与众姊妹说话,眼睛却频频看向黛玉,可见还未放下她,更别说斩断尘缘出家当和尚。

黛玉道:「你这亭子不许平民百姓进来?」

楚延听明白她的话,笑道:「也罢,你就坐我旁边,过来!」

伸手一拉她,黛玉不怎麽挣扎,就到了他旁边,默默站着,瞥了一眼看过去。

贾宝玉终于忍耐不住,流着泪走进亭内,眼神怔怔的看着他的林妹妹,眼泪止不住的流。

秦可卿又笑盈盈的,喊了一声:「宝兄弟,多日未见可曾好?」

宝钗也在一旁,见状也笑道:「宝兄弟见了皇帝怎还不行礼?越大越没规矩了。」

贾宝玉方才回神,不太情愿的拱手弯腰行礼,楚延淡淡的说:「听人说贾公子要出家,正好朕带嫔妃出来游玩,让你姊妹与你见一面,你们只管聊罢。」

贾宝玉只得再行一礼。

凤姐上前问道:「宝兄弟真要出家?在圣上面前,你若真说了出家,可就真要剃发当和尚,眼下我们都在,皇上也不为难你,你只管照实说,是要出家还是不要?」

一众姑娘们都拿眼神看向他,宝琴跟珺仪璇珠在一旁坐着,不怎麽说话,她们只是跟来游玩,和秦可卿一样,并不怎麽在意贾宝玉是否出家。

李纨虽是贾家儿媳,可到底嫁入贾家几年,看着贾宝玉长大,也有些关心他。

听到凤姐的话,贾宝玉下意识看向林妹妹,却见她淡淡的,似乎毫不在意,更没有再见面时的激动流泪。

一时间,贾宝玉心都碎了,擦着泪道:「你们再不必管我,你们在宫里当妃子,我在寺里当和尚,从此两不相干!」

连楚延都知道,这句话是说给黛玉听的。

黛玉却仍旧没话说,只轻轻蹙眉。

探春劝他道:「二哥哥是服徭役累了?如今陛下圣明,我便跟你说,你只需再服役几年,自会有陛下开恩赦免你和老爷他们的时候,万不可因一时糊涂,就来当和尚,那时想赦免都不成!」

这是楚延答应她们的事,因而探春拿出来说。

迎春也忍不住劝道:「老太太和太太这几日都念着你,都不想你出家,依我看,不如你仍旧回皇庄去,安心下来为好。」

惜春不曾说什麽。

李纨和凤姐再一番劝,连秦可卿都看在往日情面上劝一句,可贾宝玉始终不改口,几次看向黛玉,却见她始终未说话,不由一声长叹。

林妹妹果然是入宫为妃了。

既如此,他在寺庙在皇庄又有何区别?是所谓「身等空界,法同梦幻,无得无证」,那日所悟,到底要应验在此处。

心里想着,可眼前看到林妹妹模样神情,旧日种种又浮现在心头,他忍不住说道:「林妹妹……可有话?」

亭子内一时安静下来。

探春丶凤姐等人都大致知道两人有情谊,可如今皇帝却要纳黛玉为妃,能让他两个再见面,已是皇帝恩宠林妹妹的缘故,换做别人是断然不能这般任性的。

连湘云此刻,都有些担心皇帝陛下生气。

「紫鹃。」黛玉唤了一声,树下纳凉的紫鹃忙过来,把那封信交给她。

黛玉将信再递给贾宝玉,只说道:「长江水从西流到东,一入大海,再没有逆流回去的理。」

贾宝玉顿时万念俱灰,知道她所说,是再难回到当初之意,从此后两不相干!

「罢,罢,罢,我今日便剃发出家,从此后世间再无贾宝玉,也不让姊妹们为难,耽误你们入宫当贵妃娘娘!」

贾宝玉决绝道。

黛玉冷笑着扭头,听出来后一句话是说她只顾荣华富贵,入宫为妃,才如此狠决。

原先在家里时,她尚且会解释一番,说她并无入宫的想法,可如今,只随他去罢,从此后两不相干!

「宝玉,你再想一想!」

探春等人又是一番劝,但贾宝玉已狠下决心,她们也只得罢了。

楚延看完戏,甚为满意,说道:「我们去佛堂里,观宝兄弟剃发仪式,也算你们今生兄弟姐妹一场,她们送你一送。」

慧能忙过来,引领众人到佛堂去。

楚延见惜春有些发呆,就慢了一步,却听她轻悄悄的说:「剃了发后,才是真的两不相干,再无兄弟姐妹丶父母亲人。」

楚延笑了,抬手拧了下惜春纯真可爱的脸蛋,悄声跟她说:「四妹妹果然是最冷情的,但朕不许你出家,今后在宫里当朕妃子。」

惜春脸上微红,也低声说:「陛下多虑,我是有感而发,倒不是想要出家,况且我看了,寺庙也不怎麽清静。」

迎春她们或许只是看游览,但惜春却是留心眼的,一是看到寺庙金碧辉煌,二是听到方丈和楚延的话,三是见到了和尚们奴颜屈膝的样子,与她心中的佛门大相径庭。

既然来了寺庙也要跪皇上,她何必来寺里?在皇宫里头她还不用跪呢。

楚延一笑,与她并肩而行,前边可卿回头看来,笑道:「陛下和四妹妹快些~,剃发仪式我们可都没瞧过呢!」

前边走的贾宝玉闻言脚步一乱。

他出家的仪式,竟是被皇帝和他宫里妃嫔们拿来取乐的!

到了佛堂,原本贾宝玉这等小沙弥出家,轮不到方丈来梯度,但有皇帝观礼,他便亲自为其剃发。

「二哥哥。」

探春一声叹息。

宝钗也想起了不少事情,看了一眼母亲。

湘云在楚延旁边,也没话可说了。

梯度仪式中,贾宝玉几次再看向林妹妹,似乎想着只要她开口,自己便舍弃出家,仍回皇庄去,到哪里都行。

可最终,黛玉一声不言语,仅是有些怔怔的,心中似是也有许多事。

佛堂内,最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手里攥着两块旧手帕的紫鹃。

她原本想将帕子放入信封,可又担心鼓起来,被宝二爷看见后拿出,那时姑娘又说不明白,徒惹陛下不高兴。

可要是再不还回去,等会剃发结束,宝二爷就要被送回寺庙后院居住,她也不好再还。

因而叹道:「姑娘真是给我一个好大个难题。」

过了一会,自觉不能再等下去,紫鹃便悄悄找到晴雯,问她道:「我有个东西要交给宝二爷,你帮我可好?」

晴雯问:「是什麽东西?」

「你别管,我自有打算。」

「这可不成。」晴雯笑道:「又不是以前了,我可不能再给你们私自传递东西,皇宫里头有规矩。」

紫鹃想了半会,只得叹道:「这事物正是你之前送来的。」

说着把手帕拿出来。

晴雯脸上怪异,拿着手帕翻来覆去看了一会,也叹道:「这真真巧了,我送来的,如今又叫我送回去。」片刻后,又笑道:「倒也罢了,我再帮宝二爷一回,也算还了往日情谊。」

紫鹃悄声道:「这事你别跟陛下说。」

晴雯想了想道:「陛下若问起,我就说,不问我也不爱往外说。」

紫鹃笑着给她道谢。

过了一会,剃发仪式结束,贾宝玉有了法名:空性。

他光着头,朝旧日姊妹行合手礼后,被慧能命人带回后院,自此再不跟俗世有瓜葛,今后只在寺内修行。

探春等哭一回,也只得罢了,仍旧在山中游玩。

晴雯拿着帕子,叫几个太监相随,径直进到寺庙后院门前,叫人去把宝二爷,不,把刚剃发的空性叫出来。

将两块帕子还给他,笑道:「这是紫鹃叫我拿来给你的,说凭二爷喜好,是烧掉还是扔了,从此后两不相干。」

「空性」见到这帕子,全身如遭雷轰,下意识就喊道:「林妹妹!是林妹妹叫你还给我的?」

晴雯不答,转身走了,远远的说道:「二爷好自为之。」

「空性」失魂落魄的攥着帕子回到屋内,虽已剃发,可脑海里想起来的旧日往事,却比出家前还多,出了家,没有忘掉以前人,反倒更是心如刀绞,心中所想皆是方才所见的,天地灵秀般的姊妹们。

想到再不能见到众姊妹,他越发心中堵得难受,握着帕子想了许久,方才低头看手帕。

依稀间,他看到手帕上有字迹,连忙展开细看,依稀看到上面「闲抛却为谁」字样,分明是林妹妹写给他的诗句!

他那日拿回帕子,竟没有细看,因而错过!

「林妹妹为何特地把帕子还给我?」

「还有方才,为何又把信给我看?」

「她一直默默无言,只在皇帝身边与我说话……」

「是了,一定是了!那贼皇帝胁迫她,令她不敢多说半句话!」

「还给我手帕,是心中伤悲,我竟误会了她,原来林妹妹一直心中有我,一直等到今日,才将手帕还回来,我此前……误会了她!」

刹那间,贾宝玉心如刀绞,悔不当初,误以为林妹妹进宫为妃,可林妹妹直到今日才将手帕还给他,岂不是林妹妹情深义重?

那皇帝在一旁,她也不敢多说话……林妹妹!

贾宝玉拿着帕子,眼中滚泪,跑出房去,飞奔着欲要再去寻林妹妹,再与她说一句话!

但。

没有圣旨,太监们岂能容忍他胡来?

未等靠近,一帮太监就摁住他,一顿拳打脚踢,碾他回去,冷笑道:「什麽东西,也敢去冲撞皇上和后宫嫔妃游乐!」

贾宝玉急躁的徘徊在四周不肯离去,太监们见他也算有关系的人,倒也不敢真打死他,只不给他靠近。

「那些人不也能接近后宫嫔妃?」贾宝玉忽然指着远处跟随在皇帝和嫔妃后面的太监们。

近处的太监都笑了,又将贾宝玉打一顿,骂道:「你也割了来跟我们当太监,那样你才能跟在皇上嫔妃后边伺候,不敢割就别拿我们来取乐!」

原本只是骂他的话,谁知,贾宝玉狠心咬牙道:「好,我回去割了!究竟要如何,你们教我!」

众小太监顿时乐了,给他比划着名怎麽自宫,本来还是取笑的话,都想着他一个国公府公子不敢狠心下手,却不想眼前的人是个不同寻常的,知道怎麽自宫后,匆忙回后院去寻刀具。

这几个小太监才慌了神,怕牵连到自己,顿时一哄而散,躲入其他太监群中,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

那边。

楚延正欣赏妙玉立在山崖边,迎风吹拂她水田衣,飘飘若仙的模样,与可卿她们闲聊,忽然,一声大喊:

「陛下,娘娘,不好了,那贾宝玉自宫了!!」

「什麽?」

不止楚延,一众姑娘们也听不出「自宫」指的是哪两个字,只知道贾宝玉出事了,忙叫太监过来回话。

那太监喘吁吁跑来,急忙道:「刚才有和尚来报信,那贾宝玉自宫,此刻正流着血,疼得直叫唤!」

宝琴第一个反应过来,诧异道:「自宫是指……进宫当太监那事?」

太监忙点头:「正是!」

不止楚延,湘云,探春,惜春,李纨,凤姐,连端庄守拙的宝钗,也是吃惊道:「宝兄弟为何要自宫?莫非是有人害他?」

那太监摇头,含糊说:「听人说,许是想进宫服侍皇上……」

众人顿时明白。

但眼下不是追究这些的时候,楚延即刻下旨:「命太医去救治,什麽药都只管用,务必救回他的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