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皇后跟朕回去如何?(1 / 1)

第226章 皇后跟朕回去如何?

跟随来皇恩寺的太医急匆匆去了,凤姐探春李纨等人跟楚延告罪一声后,也匆忙跟去看。

宝钗和宝琴留下,惜春也没走,可卿当然也留在楚延身边,王家的小姑娘璇珠问道:「陛下,我们可要去看?」

楚延道:「你们想去只管去。」说这话时,眼睛看向黛玉。

她的两弯罥烟眉紧蹙,半晌,才轻声道:「我也过去瞧一瞧,好歹是旧时相识,如今却又痴狂的做出这等事,连我也想不明白。」

宝钗看她一眼,起身笑道:「我跟颦儿你去看看罢,听闻前朝多有人自宫以图进宫服侍,顺朝皇帝不得不下旨,不许民间男子自宫,今儿又闹出这事来,老太太和太太知道,怕是要哭断肠。」

楚延淡淡道:「你们去看看罢。」

于是黛玉和宝钗一起离开,宝琴朝他说:「陛下,我也去瞧瞧,先前在贾家也多受老太太关照。」

楚延点头,宝琴也跟上了她两位姐姐,其馀人也跟去了。

独留下秦可卿与惜春。

可卿一副淡然的模样,浅笑着与楚延聊天,眼神有意无意看向惜春,见她半低着头,坐在那一言不发,脸上冷冷的。

楚延也没问惜春为什麽不去,和她聊几句话,刻意不去提起。

去后院路上。

「姑娘。」

紫鹃过来,神情紧张,悄悄道:「东西我叫晴雯还回去了。」

黛玉听出她话中意思,是说手帕还给宝玉后,就传出他自宫一事,紫鹃因此担心两件事有些牵扯,因朝她说道:「也不知是谁又惹恼了他,又做出这般疯魔的事来,既有本事自宫,就该自己受着,不犯怪罪到别人头上。」

紫鹃叹道:「我是担心姑娘,姑娘心中定不好受的。」

换做以往,姑娘定是要背地里哭一场的,不是为宝玉,是为的。

紫鹃犹记得姑娘才来贾家时,二爷不知何故摔了玉,把姑娘愁得夜里直哭,说:「今儿才来,就惹出他的狂病来,岂不因她之过?」

如今二爷自宫,八成是跟那帕子有关系,姑娘嘴上狠心说不怪罪到人头上,心里定是不好受的。

这些年,姑娘倒也长大了,不像小时候那般敏感多疑。

果然,听了她的话后,黛玉一声不言语,与宝钗等人来到后院。

「林妹妹,林妹妹。」

还未靠近,就听到屋内传出贾宝玉一声比一声凄惨的痛叫声,凭谁来看他都不好,只要他林妹妹来。

探春李纨等见黛玉来后,忙让出路来。

屋里头一个老太医已给贾宝玉看过,止住了血,用了些药。

黛玉走进去,众人也看不出她什麽神情,未曾哭泣,却也没有冷淡,许是多有叹息。

见她来了,凤姐忙说:「你林妹妹来了!」

正疼痛难忍丶出一头冷汗的贾宝玉,忙抬头看去,过见心心念念的林妹妹来了,他方才叹声道:「见了你送来的东西,我方知素日里错怪了妹妹,从今以后,我再不疑你!」

迎春问:「是什麽东西让宝兄弟做出这般事来?」

黛玉不会说,贾宝玉也不敢说出来,只用情真意切的眼神注视她,强笑道:「我们仍跟以前一样,妹妹说可好?」

黛玉道:「你到底要怎样呢?写信的是你,如今闹起来的也是你,说好断了尘俗当和尚,今儿又反悔。」又瞧了瞧他,说道:「你说过做两次和尚的话,原先我还不解,眼下看来,你怕是真要再做一回和尚。」

这是怪责他还不了悟,说好当和尚又反悔。

贾宝玉神情不安,忙道:「我再不当和尚了,我丶我只当太监,入宫去服侍林妹妹丶宝姐姐,再不去哪儿了!」

众人都说:「宝兄弟又说糊涂话了。」

薛姨妈劝道:「宝玉素来有些痴病,和林姑娘从小一块来,比别的姊妹不同,这回子当了和尚,却又想到再不能见到姊妹们,便做出这等事来……宝玉,你也别怪姨妈说你,你娘和你奶奶都在家里,怎忍心入宫当太监?再一个,如今你林妹妹在宫里为妃,你宝姐姐,和别的姐妹们也是在宫里当妃子,怎还好跟你搅浑在一块?」

「林妹妹……为妃!」

贾宝玉再次如遭雷轰,口中喃喃着。

见他不说话,薛姨妈又道:「罢了,再说也无益,事情已发生了,等会子还得请姑娘们跟皇上求情,许你回家休养,在老太太和太太跟前,你再不许说傻话,更不许做傻事,从今以后,我看你就住家里,再不去别的地方为好。」

她也是怕了她姐姐这儿子,为了跟姊妹们在内宅厮混,竟狠心自宫。

可如今内宅早已变成皇帝的后宫,住着诸多嫔妃,哪里还是他能厮混的地方?

凤姐笑道:「姨妈说的很对,等会子还要请姑娘们去求情,宝玉,你且先在寺庙里静养,等伤养好再说回去或入宫的事。」

说着,眼神示意众人出去。

那贾宝玉才忙喊起来:「林妹妹,我!」

黛玉回眸,脚步却是不停,与姊妹们一起出了门去。

贾宝玉忙叫道:「我再不留在寺庙,我知道你们受了委屈,便是林妹妹在宫里为妃,我也心甘情愿入宫伺候。」又央求道:「宝姐姐,我知道你在宫里定是受宠的,求宝姐姐为我求皇上,许我进宫去。」

宝钗闻言皱起眉,又笑道:「宝兄弟别说这话,若论受宠,谁也比不过你云妹妹,你求她比我快多了。」

贾宝玉忙看向湘云,湘云答应下来,再劝他:「二哥哥别再犯你那狂病了,皇帝陛下好说话,可也耐不住二哥哥三番五次的闹事,二哥哥再不心里头敬着皇上,别说是我,就是林姐姐去求,皇上也是不赦免你的。」

黛玉道:「扯上我做什麽?我既不是后宫妃子,更没受宠,不像有些嫔妃住在侧殿里。」

众人都笑起来。

湘云笑道:「你别来哄我,前几日你跟皇帝哥哥从会芳园回来是做什麽?我都瞧见了!」

黛玉脸上飞红,啐了她一口,被谁看去不好,偏被最口无遮拦的云丫头看了去!

众人说笑着走了,临走前,妙玉才看了一眼贾宝玉,全程她都未曾说一句话,只是淡淡的看着,因来探望的人多,宝玉许是也没看到她。

留下的贾宝玉只听到一句话:「林妹妹没有入宫为妃!」

等她们走远,他才狂喜的念佛道:「阿弥陀佛,林妹妹还是清净女儿家,没有被那皇帝糟蹋了去。」忽而又想到,自家姊妹当了许久嫔妃,也不知还有几个是清洁人?

又听闻那皇帝宿在大观园里,怕不是园子里丫头们也因此不乾净了,每念及此,又不禁跌足长叹。

如此种种念头,竟是把疼痛给压了去!

且说楚延那。

黛玉她们走后,一道风姿绰约的人影款款走来,秦可卿忙起身含笑道:「见过皇后娘娘。」

惜春慢了一步,也跟着起身。

张皇后身穿白色孝服,头戴白色孝帽,将满头乌发收进帽子内,神情略带几分哀伤,走上前缓缓给楚延施礼,轻声软语道:「贱妾见过陛下。」

昔日的皇后母仪天下,如今的皇后哀伤凄凉,仿佛搬出皇宫后,今日才是她亡国之时。

楚延笑道:「皇后可舍得来了?你再不来,朕就要回去,再见你不知何时。」

张皇后半晌才叹道:「贱妾多谢陛下开恩,许妾来牟尼院为父亲抄佛经,从此后,妾青灯古佛为伴。」

不知为何,楚延想到她口齿不清,或细腰扭转的模样,二人也曾在夜里鱼水交融,怎今日这般绝情?

可卿笑道:「皇后娘娘只管放心,陛下会记着你的好,陛下也和我说了,夸你腰最好,也最卖力。」

「你!」

张皇后一秒破相,羞恼的剐了她一眼。

楚延这才想明白,哈哈大笑起来,伸手拉住张皇后的纤手。

皇后慌忙甩开,忙说道:「有人在……妾不敢污了陛下名声。」

惜春半低着头,她听出来是房中荤话,都是后宫嫔妃们跟皇帝嬉戏顽闹的房中事,日后怕是她也少不得经历一番,此刻听听也无妨。

楚延盯着身穿孝服的张皇后看了许久,才道:「今日你随我回宫如何?住几日再悄悄回来。」

张皇后一本正经,轻声道:「陛下不许来闹妾。」

「真不跟朕走?」

「妾难从命。」

「哼,改日朕也不来了。」

「此妾之命也,青灯古佛亦是无可奈何。」

「文绉绉!」

楚延说了一句,伸手将一身孝服的张皇后拉入怀中,立在四周的太监与宫女们,都背对这儿,但说不准有谁看到了。

张皇后正想挣扎,秦可卿凑过来,白嫩手指一指远处一处佛院:「陛下,那儿有处地方,刚好临幸皇后娘娘!」

张皇后大惊失色,忙道:「佛门净地,不可放肆!」

众人一愣,楚延随即笑起来,挑起张皇后下巴笑道:「这才是皇后言语。」

秦可卿忙起身欲跪,给皇后求饶,张皇后恼她乱来,不禁抬手拧她脸颊,无奈道:「可卿你也该正经些,别总跟陛下胡闹。」

可见两人平日关系不错。

笑闹完,张皇后坐在亭子中,闲说几句话后,才起身告辞。

楚延低声道:「朕一片真心,想让皇后随朕回去一晚上。」

可卿握嘴笑着,猜出陛下心意:一身孝服的皇后娘娘,错过了今后就只有在安乐公,也就是她丈夫死的时候才有第二次。

哦,还有个太后,那时她也得穿孝服。

张皇后哀怨的看一眼他,低头道:「陛下若念着妾的好,请给妾留几分脸面。」

楚延看她一会,才点头道:「既如此,罢了。」

张皇后起身,款款谢恩,告辞离去,走出几步,方才回头凝望,面上含羞道:「他日陛下降旨,宣妾进宫,妾定当…遵从。」

说罢,转头去了。

秦可卿纤手摇着团扇,笑盈盈的,却没有说什麽。

惜春看了皇后背影,过了一会才收回目光,恰好又见姊妹们回来,忙起身迎。

众人又聚在亭子下。

楚延听完她们的话,又看了几眼黛玉和湘云探春,问道:「他是为什麽要自宫?」

闻言,姑娘们和凤姐丶薛姨妈丶尤氏等,都心中一跳。

她们知道楚延肯定看出些事情来,却仍要问,岂不就是要追责之意?

亭子内众人面面相觑,一时竟不知该由谁来说,似乎都怕皇帝怒火撒到自己头上。

按理,黛玉应该出来,楚延却没看到她来解释。

惜春有些左立不安,频频看来。

最后还是与贾宝玉是亲兄妹的探春,站出来说:「我那二哥剃发后又后悔了,仍想回家陪着母亲,心里又念着旧日与他顽耍的姊妹们,因此做出这等蠢事。」

楚延笑起来:「也是他糊涂,早听冷子兴提起他,又听妙玉称他是芳辰,原来你这哥哥竟真有些痴病。」

妙玉立在人群外,闻言瞥一眼过来,冷笑说道:「宝玉常说男儿是泥做的,女儿是水做的,生日时称他芳辰正合他意。」

楚延笑道:「倒是有趣。如今你们待要如何?」

凤姐不想探春一个人站出来,忙陪笑道:「要我说,宝玉也是糊涂了些,素日里一味顽皮胡闹,只是今儿这事既已发生,陛下往日里仁慈圣明,不如做个顺水人情,降旨命他先回大观宫,先叫他学些服侍人的规矩,若是学好了,再叫他进宫,否则只将宝玉放在他娘身边养,他再胡闹时,叫咱们的大观宫尚书罚他!」

姑娘们大多默认下,湘云靠近过来求情道:「求皇帝陛下开恩,先叫宝玉回大观宫,他要是再闹,我以后再不为他求情了!」

楚延笑道:「这话当真?」

湘云忙伸出手指头,众人都笑起来,说云丫头还是孩子脾气,却见楚延也伸出手,和湘云勾了勾,让她欢天喜地的。

楚延把晴雯叫来,吩咐道:「去传旨,带上贾宝玉,起架回大观宫。」

直到此时,惜春悬着的心方才放下一些。

皇帝怒而不发,必是顾及到贾宝玉与众姑娘们关系,一个亲姐姐元春,一个亲妹妹探春,还有她与迎春两个同族姊妹,又有林姐姐丶宝姐姐等,故而轻飘飘放下。

只是这等隆恩,并非无穷无尽,贾宝玉再胡闹,便是她也要受到牵连!

一路无话。

皇帝御驾回到大观宫,贾宝玉也被抬进了二门内,一直抬到王夫人家中。

消息传开,哭声震天。

贾宝玉躺在床上,看着贾母和王夫人,叹声道:「历经苦难,好歹能回来了,也不知我那怡红院如何,袭人呢?在寺庙时我还见到了晴雯,她又在哪?」

众人神情一滞。

黛玉不在,宝钗也不在,只有迎探惜三姊妹在,连李纨也避开了。

凤姐叹道:「园子如今住着皇帝,怡红院再不能住人了。」

贾宝玉怔住。

惜春忽而起身,说道:「我回去了,宝二哥好生静养。」

说着不顾其他人眼光,就要离开。

尤氏拉住她:「好歹跟你哥哥说几句,先前你也没去看望。」

惜春不肯,仍执意要走,并说道:「今后我也不出园子了,只给老太太问安,从此后再不多来!」

屋内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等都惊讶。

尤氏也不免心惊胆颤,忙笑道:「早听说四姑娘年轻糊涂,当着老太太和太太的面说这等不知好歹轻重的话来。」

惜春道:「你们糊涂,我可不糊涂!也不想想,原本就胡闹一通惹得皇帝生气,回来后还不知道做错了,仍旧这般糊涂,二哥哥怎能再住怡红院?他是以太监身份回来,尚且不自知,又将二哥哥抬进太太屋里,这倒也罢了,今后我再不管的,也牵累不到我身上!」

探春忙说:「四妹妹话是狠心了些,却到底是一番见地。」又朝贾宝玉道:「等二哥哥伤好后,再搬去住倒座房。」

王夫人还想争辩一番,贾母却朝惜春道:「四丫头跟在皇上身边,可是瞧出什麽来?」

惜春于是出门,避开贾宝玉,才说道:「回老太太,这些话都是我自个想的,请老太太细思:二哥哥因何自宫?是为回到园子来,陛下因此恼怒。此是一。

再有二,我们家有今日,说到底是因为被陛下抄家,如今二哥哥自残,我们纵然不会怪到陛下身上,可陛下作何想?陛下是否以为我们会因此心怀怨气?」

又冷眼瞧她们道:「陛下宠着姑娘们,可这等恩宠能有多少?哪一日荣宠不再,我们家又会重蹈覆辙,此等灭家之祸,请老太太丶太太和三姐姐细思!」

邢夫人冷汗直流,忙道:「快将宝玉抬出去!」

王夫人也被唬得心中打颤,再不敢说留宝玉的话。

探春想了半会,跟贾母道:「等会请老太太和太太与我们一起去叩谢皇恩。」

贾母点头道:「应该的,等宝玉伤好了,也叫他去磕头。」又朝王夫人道:「再不许胡闹了,皇上有什麽旨意,才能做什麽,没有旨意也别叫宝玉进园子,你平日里去倒座房看护好。」

这是赞同邢夫人的话,将贾宝玉给抬出倒座房。

王夫人只得忍痛答应。

不多时,几个健壮的婆子就进屋去,将贾宝玉又抬出二门外,放置在一间倒座房内。

贾宝玉怔怔出神,才回来第一日,他就感受到与以往的不同。

入夜了,林妹妹也未曾来看望他,宝姐姐也没来,云妹妹同样没有来,袭人丶晴雯丶秋纹碧月,同样一个都没有来看他,仿佛不知道他回来一样。

「定是那皇帝,又将姊妹们拘束在园子内。」

他如此想到,想着明日伤好些,再去老太太屋里,等着林妹妹来给老太太请安,那时能与她见一面。

只是还未等来林妹妹,他就听闻了一件事:五日后,皇帝移居大明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