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5章 真是高明(1 / 2)

('陈阳心头猛地一跳,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裤缝,喉结上下滚动了两下。苏老这看似轻飘飘的一句话,里头藏着的刀子可够锋利的——这是明摆着要把《东丹王出行图》这块烫手山芋甩出去啊!他下意识咬住后槽牙,才勉强压住险些脱口而出的笑意。

转念一想,不亏当时师爷跟自己说,苏瑞这老头子不愧是浸淫古玩多年的老狐狸,一句话就点破了自己心头最深的顾虑。《东丹王出行图》这种级别的真迹,岂是个人或地方博物馆能私藏的?别说它凭空出现了,就算它是在墓穴中挖出来,那一刻起,它的命运就已经注定要被上交。无论是谁,拼尽全力、动用各种关系,也改变不了这个结局。

脑海中浮现出以往那些被发现的珍贵文物,哪个不是在考古队、博物馆辗转一圈后,最终还不是上交的命运?那些能在档案上被记上一笔“由某某发现”的,已经是莫大的荣誉了。别说私人收藏,就连地方博物馆想捂热乎都难,一个不小心就得吃挂落。

思绪翻涌间,陈阳的手指无意识敲击着桌面,木料发出的闷响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

这么一想,陈阳嘴角却微微扬起,苏瑞分明知道,这幅《东丹王出行图》留在手里除了徒增烦恼,还能有什么用?研究它?别逗了,就他那点水平,怕是连个边都没摸到,就得被专业团队碾压成渣。与其抱着鸡肋浪费时间,不如做个顺水人情,让上面去头疼去吧!

可交上去归交上去,分怎么交上去。陈阳心中暗暗琢磨着,这其中的门道可大了去了。就这么拿着一幅绢本交上去了,你跟人家说,“领导,这是我发现的,疑似《东丹王出行图》,麻烦你们给鉴定一下。”

陈阳想象着那个场景,绝对没没有任何一名领导搭理你,鉴定《东丹王出行图》?这不是开玩笑么!陈阳脑海中浮现出那些高高在上的领导们的表情,估计会直接把你当成神经病。真品大家都知道在哪里,你手里的怎么可能是真品?

在座的这些人,不光陈阳清楚,任谁心里都清楚,这种事情的复杂程度远超想象。费九牛二虎之力,花费几年、十几年时间鉴定完了,要是真的那还好;要是赝品怎么办?陈阳想到这里,额头都开始冒汗了。

耽误的时间、金钱怎么算?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损失,谁来承担?这都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丢人呀!

陈阳深深吸了一口气,继续思考着其中的利害关系。明明知道真品在哪里,还鉴定?这不是打自己脸一样么,陈阳想象着那些专家学者们的嘲笑声,心中一阵发凉。所以,大部分时候,谁都不会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所以,苏瑞将这烫手的物件,交给陈阳了。陈阳心中暗暗感叹,这老狐狸真是算计得精明。自己的师爷是宋开元,那在京城可是跺跺脚,前门楼子都要晃三晃的人物,由宋开元出面去解决这件事,最适合不过了。

陈阳想到宋开元那张威严的面孔,心中既感到安心又感到压力。师爷的面子确实大,但这件事的分量也不轻啊。陈阳暗暗盘算着,如果真的要动用师爷的关系,那就意味着这件事已经上升到了另一个层面。

他心中不禁想象着宋开元得知此事后的反应,那位老人家会是什么表情?是惊讶,是兴奋,还是会皱起眉头思考其中的风险?

陈阳越想越觉得这件事的复杂性,不仅仅是文物本身的价值问题,更是涉及到了人际关系和政治层面的考量。

陈阳深深地看了一眼桌上的那幅绢本,心中五味杂陈。这件宝贝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可能带来巨大的声誉,也可能成为烫手的山芋。他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慎重处理这件事。

但能单拿一幅画去么?不能!绝对不能!单单一幅画,价值连城,背后牵扯的利益关系更是错综复杂,若是轻率地呈上去,只怕会石沉大海,无人问津,甚至还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必须得有分量相当的东西陪衬,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思来想去,也只有那三件瓷器了,虽然每一件都价值不菲,但相较于那幅《东丹王出行图》,还是绿釉贴花杯略逊一筹,就它了!

这杯子,说它价值连城吧,实在抬举了它;说它一文不值吧,好歹也是个文物。若是真拿它当敲门砖,也不算免寒碜。

周国强在旁边抬头看看苏瑞,显然他现在也明白了苏瑞的想法,但随即皱起了眉头,“苏老,这杯子......说是北齐的,有些......”

“啧,”苏瑞眯着眼,手指轻敲桌面,发出细微的笃笃声,“这东西……”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言辞,“说它是北齐的吧,年份倒是勉强够格,但着实没什么研究价值。”

苏老眉头拧成了川字,右手食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清脆又沉闷的声响。

陈阳喉结滚动了一下,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攥紧又松开。

“北齐……”陈阳喃喃自语,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在历史长河中狂奔,他猛地抬头看向苏老,这老家伙脑子真快呀!北齐虽然与辽朝隔着几百年,但契丹当时已经存在了啊!

北齐的核心势力范围涵盖了黄河下游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甚至苏北、皖北的大片区域。鼎盛时期,北齐向北击败了库莫奚,东北方向则将契丹赶至更远处,向西击溃了柔然,向南则占据了淮南,势力范围一度扩张到长江边上。

周国强在旁边摸着下巴,皱着眉头思考着,此时郑国栋侧头看看苏老,“苏老,这光有历史背景还不够,还得有确凿的证据。”说着,他下意识地搓了搓手,手心微微渗出汗来,“虽然说北齐时候,契丹已经存在了,但没有历史证据表明,他们互相有过来往呀!”

陈阳挑了挑眉,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当然能!”

他语气笃定,带着几分自信,“第一,从地理位置来看,北齐的势力范围与契丹活动区域的重叠部分很大。”

“第二,《北史》中明确记载了北齐与契丹之间的往来!”

“哦?说来听听。”苏瑞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看着陈阳问道

陈阳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清晰:“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时期,契丹八个部落曾向北魏进献名马和文皮。《北史》记载:'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洁部、黎部、吐六干部,各以其名马、文皮献天府。'”

“哈哈哈!”陈阳说完,苏瑞摸着胡子哈哈一笑,“陈处,果然博学多才!”

这段话一出,周国强和郑国栋面面相觑,眼中满是震惊和疑惑。陈阳则看着面前的绿釉贴花杯,心中暗道:这算是找到了合适的切入口。

陈阳侧头笑着看看苏瑞,“苏老,您真是谬赞喽!”

“要不是您老提醒,我还真没想到,这物件能往北齐上靠!”

在华夏历史上,北齐只有短短二十八年,而且这段时间被一笔带过,更是批了个荒淫无道四个字,但却遮掩不住北齐瓷器制作上的熠熠生辉。

苏瑞也看着眼前那只绿釉贴花杯的冰凉外壁,心里盘算着:若将其硬生生往前推三百年,让它沾上北齐的气息,那可就远非辽代所能比拟了——那可是个青瓷流光溢彩、白瓷如凝脂般的年代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