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两章合一)(1 / 1)
第218章 (两章合一)
2月16日。
万安镇罐头厂。
罐头厂在万安镇西侧,墙上的蓝砖已经开始掉皮,墙面露出坑坑洼洼的斑驳,生锈的铁皮招牌将「罐头」二字蚀得只剩半边,门口「先进集体」的牌子诉说着曾经的荣誉。
门卫室内。
老张往铁皮火炉里扔了一截枯树枝,火苗骤然蹿起,在布满裂纹的玻璃窗上投下跳动的影子。
他倒了一杯热水,坐在椅子上,桌上的收音机正播着新闻,主持人字正腔圆地说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本台记者获悉,该厂通过职工持股筹集87万元技改资金,但部分老工人对德国进口设备适应性表示担忧……」
一阵摩托车引擎声响起,老张透过玻璃往外瞅,见厂门口停下一辆摩托车,两个男子正从后座跨下。
高个男子裹着黑色呢子大衣,呢料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胖子套着一件略紧的皮夹克,看着有些眼熟。
老张走出门卫室,上下打量着两人:「你们干啥的?」
金百万从兜里摸出一盒红塔山,透过铁栅栏递给老张一支烟:「张叔,有些日子没见了,厂里还没上班呢?」
老张接过香菸,看对方眼熟,却也想不起对方的身份,敷衍道:「没呢,等厂里通知。」
金百万站在厂门口,隔着铁栅栏往里瞅:「张叔,我记得厂里不是有条狗吗?咋一点动静都没有。」
老张把烟夹在耳后:「那狗比我吃的都多,要它干啥?」
李哲望着空荡荡的厂房,玻璃窗上还贴着春节的对联,红纸边缘已卷成灰褐色,看着不像是今年新贴的。「张叔,罐头厂放假多久了?」
「多久了?」老张掐指一算,回忆道:「两个多月了吧。」
李哲追问道:「那库房里还有罐头吗?」
老张露出警惕神色:「你们是干啥的?」
金百万猜到老头可能记不得自己了,笑道:「张叔,我是大营村的金百万,前两年给咱厂供应蔬菜;上次来,我还给您带了二斤散酒。」
「嘿,你小子啊,我说咋瞅着这麽眼熟。」老张笑了笑,比之前热情了很多,「厂里的库存多着呢,都快堆成小山了。厂里上上下下都为罐头的销路发愁……」
两人跟老头聊了一会儿,大致搞清了罐头厂的状况:罐头厂没有订单,库存积压;厂里发不出工资,甚至厂里都没有确切的开工日期……
跟老张告别后,两人骑上摩托车离开。
「李老弟,谢副厂长家离这儿不远,要不咱们直接去他家得了。」
「行啊,金哥,谢副厂长主要负责哪方面的工作?」
「主抓采购和安全。不过,像罐头厂这种镇集体产业,有时候分工也不是很明确。前年年底我就去拜访过他,那时候就感觉,这罐头厂的生意可能不大行了。」
罐头厂的生意不好,可能有很多种原因。如果单纯是市场环境原因,对李哲的影响不大。如果是罐头质量不好,那李哲就要慎重考虑了。
金百万继续介绍道:「谢厂长跟我年纪差不多大,以前当过工程兵,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腿部受伤,转业后就到了罐头厂。他这个人比较正派,也比较严格,不过也比较守旧。」
李哲点点头。这个年代很多转业军人都会被安排到基层工作。
……
一栋平顶砖瓦房内。
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坐在沙发上看书,书皮上写着《罐头生产工艺与新技术》。男子看得很认真,一边看,还一边做笔录。
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正在扫地,扫到他旁边的时候,出声提醒:「抬抬脚。」
男子微微皱眉,似乎因为被打扰显得有些不耐烦,但还是抬起了双脚。
女人边扫边问:「今儿个都正月十一了,你们厂什麽时候开工?」
「你以为我不想开工?」男子放下手里的书,想要说些什麽,但话到嘴边又摆摆手,「算了,说了你也不明白。」
女人抱怨道:「你不说我怎麽明白。我就知道,你们厂不开工,你不上班咱家里就没钱,总不能就指望家里那几亩地过活。你这个副厂长听起来挺唬人,结果一年到头还没人家在外面打工赚钱挣得多……」
男子瞪着眼,不满道:「姚翠芬,前些年,我们厂效益好的时候,你可不是这麽说的。」
「哎呀,你也说了,那都几年前的老黄历了。人家都说现在改革开放了,经济一天比一天好,就你们厂越干越差。我看你这个副厂长也干不了……」
「闭嘴!」男子呵斥了一句,猛地从沙发上站起身,「我看出来了,你就是瞅我不顺眼,没事找茬。」
女人把扫帚往地上一甩:「我找茬,我找什麽茬,家里的饭是我做的,孩子也是我带的,你说说你在这个家里干过啥?」
「得了,我不跟你吵。你嫌我碍事,我出去成了吧!」男子站起身,从墙壁的挂钩上扯下军大衣,披上衣服直接出了院子。
女人站在屋门口,叉着腰喊道:「走吧,赶紧走。谢满囤,有本事你就别回来!」
谢满囤气冲冲地出了院门,往前走了几步,就见到一辆摩托车开了过来,与他擦肩而过,恰好停在了自家门口。
他停下脚步,扭头回望。见骑摩托车的胖壮男子有些眼熟,而对方也扭过头来瞧他。
「谢厂长。」骑摩托车的男子直接叫出了他的名字。
谢满囤上下打量对方:「你是金老板?」
见到对方穿戴整齐要出门,金百万下意识问道:「谢厂长,您这是要去哪儿?」
「呵呵,也没什麽事,就是出去溜达溜达。」谢满囤笑了笑,「金老板,您这是来找我的?」
「对。这不是有些日子没见了嘛,想跟您一块儿聚一聚。您中午有时间吗?咱们找个餐厅坐会儿。」
谢满囤很清楚自己媳妇儿的犟脾气,尤其是这两年自己挣钱少了,越发不能容忍。自己这个时候带朋友回去,肯定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
「金老板,去年镇上刚开了一家餐厅,我带您去尝尝。中午我做东。」谢满囤硬着头皮说道。他兜里没几个钱,只能先挂帐。
金百万笑道:「我们哥俩请您吃饭,哪能让您掏钱。」
李哲和金百万都下了摩托车。金百万指着李哲介绍道:「谢厂长,这是我同村的李老弟。」
李哲主动伸出右手跟对方握手:「谢厂长,久仰大名。我叫李哲,是大营村的蔬菜种植户。」
「不敢当,我哪有什麽大名。」谢满囤跟李哲握了握手,见对方衣着光鲜,谈吐不俗,怎麽看都不像是个种菜的,但刚见面大家还不熟,他也不好意思问。
一行三人聊着天,往前走了几百米。谢满囤指着一家门脸不大的餐厅:「这家驴肉馆是去年新开的,年前儿吃过一次,味儿还挺正。」
金百万笑道:「这驴肉可是个好东西,早就馋这一口了。过年的时候我媳妇儿也馋这一口了,我自己买了一些生驴肉炖,虽然也吃着还行,但跟饭馆里比,总感觉差点意思。」
三人进了餐厅。谢满囤跟老板认识,直接要了一个包间,点了一个驴肉拼盘丶一份拌三丝丶一份花生米丶一份皮蛋豆腐丶三碗驴杂汤丶三个火烧。
李哲看到墙上的菜单上还有驴肉馅儿的饺子,又点了一份驴肉馅的水饺。
金百万的摩托车上带着两瓶二锅头,拧开一瓶,倒了三杯酒。
「谢厂长,咱可有日子没喝了,来,我敬你一杯。」
谢满囤端起酒杯,对着一旁的李哲说道:「来,咱们一块儿吧。」
李哲也端起酒杯,跟两人共饮了一杯。
放下酒杯,谢满囤忍不住问道:「金老板,您今儿个找我有什麽事儿吗?」
金百万端起酒瓶,又给对方倒了一杯酒:「是这麽回事。李老弟想购买一些罐头,问我有没有熟人,我就给介绍到您这儿来了。」
一听对方要买罐头,谢满囤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他们罐头厂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订单,积压的库存卖不出去,就没办法给工人开工资。
如果罐头真能卖出去,金百万这可是帮了大忙。
他向金百万投去感激的目光,平稳了一下心情:「李老弟,您打算买多少罐头?」
二姐说的罐头收购订单是100吨左右,但李哲不可能将所有的底子都漏给对方,敷衍道,「大概几十吨吧。」
听到这个数目,谢满囤更加欣喜,这可是个大客户。如果这笔生意能做成,那麽罐头厂就能盘活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李老弟,你打算购买什麽品种的罐头?」
李哲拿出一张纸递过去,上面写着罐头品种的购买清单。
谢满囤接过清单看了看:「您要的这些罐头,我们厂大部分都有。」
李哲追问道:「能说一下哪些罐头没有吗?」
谢满囤指着清单答道:「酸黄瓜罐头和这个青刀豆是没有的。牛肉罐头去年年底卖完了,橘子罐头我们这儿也没有,其他的基本上都有。」
谈话间,包间的门打开了,服务员开始上菜。
三人又喝了一轮酒,一边吃菜一边谈。
驴肉鲜香,刚出炉的火烧又酥又脆,加上驴肉丶蹄筋丶板肠,咬一口有肥有瘦丶层次分明,十分的满足。
李哲几嘴吃了一个驴肉火烧,拍拍手,继续谈正事。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钢笔,划掉了清单上没有的罐头品种。又在酸黄瓜罐头下面重点标注了一下,因为二叔所在的罐头厂也没有酸黄瓜罐头。
「谢厂长,这个酸黄瓜罐头有什麽技术难度吗?为什麽贵厂无法生产?」
「这个酸黄瓜的腌制方法和普通的罐头确实有些不一样,但你要说有多难他也谈不上。」谢满囤吃了一口驴肉板肠,放下筷子,继续说道,
「厂里之所以没有存货,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考虑。第一个方面,咱们国人本身就不爱吃罐头,尤其是蔬菜一类的罐头。这酸黄瓜罐头在国内的销量很少,之前一般都是出口。这两年随着外贸订单减少,需求下降,产量自然减少。
还有一点,这个制作酸黄瓜的品种,跟咱们吃的普通的黄瓜不一样。这一点金老板应该清楚。比如说我们想制作番茄罐头,只要告诉金老板一声,他就能在周边的菜农手里收上来。
但要制作酸黄瓜罐头,就得用专门的酸黄瓜品种。咱们这边很少有种植的。」
金百万补充道:「一般咱们吃的黄瓜都是刺黄瓜,表皮有刺,细长,皮薄,水分多,肉质细嫩,适合生吃或炒菜,但如果用来腌制罐头,就容易变软出水,口感会变差;
制作酸黄瓜的品种,比较短小,表皮较厚,肉质更脆硬。腌制后不容易软烂,能保持形状和脆感,但这种黄瓜,生吃又不太好吃。
所以农户种的大部分都是刺黄瓜。如果临时收购,几乎找不到货源。」
金百万想了想,继续说:「还有这个青刀豆也一样。听说南方地区吃的人不少,但咱们北方吃的不多,种植的也少。很多都是为了出口定向种植的,临时收购也会比较困难。」
李哲大致了解了情况,敬了两人一杯酒。
吃好喝好,在谢满囤的带领下,一行三人再次来到了罐头厂。
老张从门卫室出来,打开大铁门问道:「谢厂长,你怎麽来了?」
「这两位朋友要买咱们厂的罐头,我带他们去仓库里看看货。」
「嘿,那敢情好,我去给你拿钥匙。」老张说完麻溜地跑回了门卫室。
谢满囤说道:「休假期间,间仓库会挂两把锁,一把锁的钥匙在门卫这儿,还有一把锁的钥匙在我和厂长那边。」
拿到钥匙后,谢满囤领着两人进了仓库。仓库面积很大,或许是长期不见阳光的原因,里面十分阴冷。
仓库底下摆放着矮木架,上面堆放着纸箱子,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堆放的老高。
谢满囤介绍道:「我们一共有6个仓库,这个仓库是专门用来放肉罐头的,有午餐肉丶猪肉罐头。以前还有鱼肉罐头,去年因为销量一般,所以就没有生产。」
李哲试探道:「谢厂长,我听说咱们厂这两年的效益不太好,积压了很多罐头。销量不好是因为质量问题吗?」
「不不不,我们厂的罐头质量是绝对没问题的。一会儿我带您看看我们的生产线。我们的机器都是三年前国外进口的新设备。」说到这,谢满囤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也不怕您笑话,前几年市场好的时候,我们厂确实挣了一些钱。后来因为设备老化,经常坏损,每次坏损都会耽误工期。
我们厂咬咬牙就进了一批新的机器,原本是想着大干一场。结果,罐头市场的行情一天比一天差,好机器也使不上劲儿,你说到哪说理去?」
他略带自责的说:「说到底,这也怪我们对市场的把握判断不准。如果当时没有将厂里的钱都拿去买新设备,厂里也不会像现在这麽困难。」
李哲点点头:京城市的罐头厂都不好卖,又何况是一个小镇上的罐头厂。
「谢厂长,我们能看看罐头吗?」
「当然,你看我光顾着说话把正事忘了。」谢满囤拿钥匙划开了一个纸箱子,从里面取出一个肉罐头,递给李哲。
李哲接过一看,是一斤重的肉罐头,上面的日期是去年6月份的,保质期是24个月。铁皮盒子摸上去挺结实,李哲掂了掂,随手往地上一抛,肉罐头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谢满囤先是一愣,随后猜到了什麽:「李老板,您要的这批罐头是准备走外贸出口?」
「没错。」李哲点头,「我接了一个外贸订单,路程比较远,运输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如果质量不好,损耗率会比较高,到时候怕不好交代。」
谢满囤看看李哲的目光有些不同了,这个时候还能接到外贸生意,这人怕是不一般。再看人家的衣服打扮,别说万安镇,廊方市都很少见到。
大营村什麽时候出了这样一个人物?
李哲打开肉罐头,是一盒红烧肉,上面糊了一层油,品尝了一口,又香又腻又咸,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
谢满囤提醒道:「李老板,这个肉罐头现在冻住了,尝不出原本的味道。如果加热一下,味道会更好吃。」
金百万说道:「要不咱们去尝尝水果罐头,那个凉的也好吃。」
谢满囤赶忙说道:「对对对,我带你们去。」
三人又换了一个仓库,打开了一个黄桃罐头品尝。很甜,桃味儿也挺正,是那个经典的味道。
金百万也吃了一块黄桃罐头,对着一旁的谢满囤说道:「谢厂长,能不能给我们带一些样品?我们拿回去试吃一下。」
谢满囤很痛快地答应道:「没问题。一会儿每样罐头给两位装几瓶。」他再次叮嘱道:「肉罐头试吃的时候一定要热一下,这样才能尝出它本身的味道。」
随后,谢满囤给两人装了一些样品,将两人送到了罐头厂门口,问道:「您那边大概什麽时候要货?我提前让工人打包装运。」
李哲说道:「谢厂长,我给您交个实底,我们的利润也不高,就是赚个辛苦钱。之前也去其他罐头厂打问过价格,对市场行情还是了解一些的。
咱都是一个镇的乡里乡亲,如果价格差不多,我们肯定会优先订购咱们厂的罐头。但如果价格差的多,我们也不能赔钱,您说是不是?
所以,我希望您也能给我们报个底价,只要价格合适,咱们可以长期合作嘛。」
李哲虽然说得委婉,但谢满囤也听明白了:「李老板,罐头的价格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您看这样成不成,您给我留个联系方式。等我这边敲定了价格,我再联系您,咱们坐在一块再好好谈谈。」
「没问题。」李哲递给对方一张名片,「谢厂长,很期待能跟贵厂一起合作。」
「我也是。」谢满囤热情地跟两人握手,目送李哲两人离开。
他用力的挥挥拳头:「娘的,终于来订单了,这回老子一定要把握住了。」
这个订单关系到整个厂的未来,也是复工复产的希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