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后继有人(2 / 2)
他们说着各种各样的“客套话”,寒暄之余却已经把老沈按在了预留出的主位上。
如此情景换成任何人估计都会发懵,老沈努力回忆着那位考察队队员的资料,那上面并没有过多的介绍,只说她是一名孤儿,小时候母亲就因病早逝,父亲在边疆执行任务的时候也不幸牺牲,被同连队的战友抚养长大,后来学成毕业,这才进入到海洋局下属的研究所工作。
“难道你们都是?”
老沈想到了唯一的可能性,而且很快也得到了证实。
“王以德牺牲后,排长本来是要自己把芽儿带回家的,我们都不同意,后来争来争去也没个结果,就决定一起抚养。”
“一晃眼啊,已经三十多年过去了,排长前些年走了,很多老伙计也不在了,现在就剩下我们这15个人了。”
“不过芽儿是真的有出息,考进了北京大学,加入了海洋局工作,现在还成为了南极考察队的英雄,哈哈,真是有什么样的老子就有什么样的崽。”
服务员进进出出,端上热气腾腾的美食,有南煎丸子、扒肉条、熘胸口,还有锅包肉、熏炒伞袋和老式馅饼。
每一道都是经典中的经典,足以让任何食客垂涎欲滴,但此时的老沈却完全没了刚才的“食欲”,他沉浸在老战士们的讲述中久久无法自拔。
“沈记者,不好意思啊,年纪大了就喜欢忆往昔,好了好了,大家今天就不要说这些了,沈记者大老远从北京过来采访,我们作为芽儿的父母,就是配合,绝对要做到知无不言。”
最后还是年纪最大的战士发了话,这场精心准备过的聚餐才回归了正题,所有人都很热情,纷纷举杯敬酒。
老沈也破天荒地没有拒绝,酒量并不好的他努力回应着每一位老战士的善意。
“也不知道芽儿在南极怎么样?听说那边天气很差,动不动就刮十几级的大风,老天保佑,能平安回来就好。”
当年在边疆挥斥方遒的战士,临到饭局结束还是说了句有些“私心”的话,但老沈却没有感觉到哪怕一丁点“突兀”。
眼前这些大叔大姨年轻的时候为了保卫祖国奉献了整个青春,现在的他们虽依然有颗赤子红心,但作为芽儿的“父母”,他们希望孩子能安全回家更是无可厚非。
“沈记者,松花江那边要举办冰雪节了,要不留下来玩几天再走。
菜都吃完了,酒杯也空了,采访任务顺利完成,回到寒风刺骨的街道上,老沈却不似来时那么怕冷。
他只感觉心里热乎乎的,连带着身体也变得格外暖和。
“下次有机会再来旅游吧,五百多名考察队队员的家属,我到现在可连一半都还没走完呢。”
走在马路上如织的人流里,看着街道两侧闪烁的霓虹灯,雪城风光无限好,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这幸福的景象有着芽儿父亲的一份功劳,而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那位英勇烈士的女儿也踏上了为国家进步抛头颅、洒热血的征程。
老沈紧了紧脖子上的围巾,他已经想好了今天这篇报道的标题,就叫《后继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