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新与老的交锋(1 / 2)
('第二天清晨,扶苏强撑着困意来到学宫。淳于越早已端坐在讲席上,花白的胡须一丝不苟,面前案几上整齐摆放着《尚书》《周礼》等典籍。
"公子昨日睡得可好?"淳于越皱眉看着扶苏眼下的青黑。
扶苏端正行礼:"学生无恙,请太傅授课。"
淳于越点点头,开始照本宣科:"今日讲《周礼·天官冢宰》篇。'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
枯燥的诵经声在学宫内回荡。扶苏跪坐在席上,只觉得那些晦涩的字句像无数小虫在耳边嗡嗡作响。他的思绪不自觉地飘回昨日蓝田县衙——方铭随手转动的水车模型,工坊里叮当作响的打铁声,还有那卷记载着普通百姓生活的户籍册...
"公子!"淳于越突然提高的声音将扶苏惊醒,"请复述方才所讲'九贡'之制。"
扶苏慌忙起身,额头渗出细汗:"回太傅,九贡是...是..."
窗外一只麻雀扑棱棱飞过,扶苏的目光不自觉地追随着那道自由的身影。直到淳于越重重地咳嗽一声,他才回过神来,结结巴巴地背了几句。
"公子今日心神不宁啊。"淳于越失望地摇头,"可是身体不适?"
扶苏羞愧地低头:"学生知错。"
接下来的课程更加难熬。淳于越要求他们反复抄写《周礼》中的段落,每个字都必须工整无误。扶苏握着毛笔的手渐渐发酸,却不敢有丝毫懈怠。当正午的钟声终于响起时,他的后背已经汗湿了一片。
"今日就到这里。"淳于越收起竹简,"公子可还有疑问?"
扶苏犹豫片刻,还是开口道:"学生确有一问。敢问太傅,什么样的帝国才算强大?"
淳于越捋须的动作一顿,显然没料到会有此问:"《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自然是礼乐完备,武备强盛。"
"那...维持帝国强大的根本又是什么?"扶苏追问道,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自然是礼制法度!"淳于越不假思索,"《论语》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扶苏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说道:"可是太傅,方少师说的与您不太一样。他说......"少年公子斟酌着词句,"说帝国的强大在于百姓能否吃饱穿暖,还说要靠'科技'进步......"
"荒谬!"淳于越突然拍案而起,花白的胡须气得直颤,"堂堂太子少师,竟教这等离经叛道之言!"
扶苏被这突如其来的怒火惊得后退半步,但还是坚持道:"可少师举了曲辕犁的例子,说能让粮食增产三成......"
"住口!"淳于越厉声打断,枯瘦的手指紧紧攥住竹简,"《礼记》明言:'奇技淫巧,君子不器'。这些工匠之术,如何能与圣人之道相提并论?"
学宫内的其他弟子都屏息低头,大气不敢出。淳于越深吸一口气,勉强平复情绪:"公子莫要被这些旁门左道迷惑。治国安邦之法,尽在《诗》《书》《礼》《乐》之中。当年孔子周游列国,靠的是仁义道德,而非什么'科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