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新与老的交锋(2 / 2)

扶苏低下头,却仍小声辩解:"但少师说,商鞅变法......"

"商鞅?"淳于越冷笑一声,"刻薄寡恩之徒,终遭车裂之祸!公子难道要学他?"

见扶苏沉默不语,淳于越语气稍缓:"公子天资聪颖,切莫被这些异端邪说耽误了。明日老臣会亲自向陛下进言,这等误人子弟的学说,不该教授储君。"

离开学宫时,扶苏的脚步异常沉重。秋风卷着落叶在他脚边打转,就像他此刻纷乱的思绪。

到了约定的日子,扶苏换上一身粗布衣衫,悄悄乘着普通马车来到蓝田。推开县衙书房的门时,他看到方铭正蹲在地上摆弄一个奇怪的木制器械,衣袖挽到手肘,脸上还沾着一点木屑。

"少师......"扶苏犹豫地开口,"昨日学生将您的观点告知淳于太傅,他......"

方铭头也不抬,手里的刻刀继续在木头上雕琢:"他是不是说这些都是奇技淫巧?说治国之道全在儒家经典里?"

扶苏惊讶地睁大眼睛:"少师如何得知?"

"猜的。"方铭终于抬起头,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随手抹去脸上的木屑,"来,帮我按住这个齿轮。"

扶苏下意识地蹲下身,依言按住那个精巧的木制齿轮。方铭熟练地将一根木轴安装上去,整个装置立刻转动起来,发出悦耳的咔嗒声。

"你看,道理的对错,不是我说对就是对,说错就错。"方铭指着转动的齿轮,"就像这个装置,它能不能用,不是靠辩论,而是靠实际运转。"

扶苏若有所思地看着手中转动的木轮:"少师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方铭站起身,拍了拍衣摆的木屑,"今天带你去个地方。"

他领着扶苏来到县衙后院,推开一扇不起眼的小门。门外是一片金黄的麦田,几个农夫正在使用方铭改良的曲辕犁耕地。更远处,新建的水车在河边缓缓转动,将河水引入沟渠。

"看那个老农。"方铭指着一个满脸皱纹的老者,"去问问他,是喜欢能多打粮食的新犁,还是喜欢听人背诵《周礼》。"

扶苏踌躇不前:"这......"

"不敢?"方铭挑眉,"那换个方式。"他从怀中掏出一袋钱币,"你去买一斗米来。"

半个时辰后,扶苏捧着买来的米回到方铭身边,额头沁出汗珠。方铭接过米袋,拈起几粒米:"知道为什么这米比宫里的差吗?"

扶苏摇头。

"因为宫里的米是精挑细选的贡品,而这些是普通百姓的口粮。"方铭将米粒放回袋中,"现在你告诉我,是让所有人都能吃上这样的米重要,还是背熟《周礼》重要?"', '')